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广州市是我国南方的特大城市,1996年是她的建城2210周年。广州既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近百年来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历来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的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口岸。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1252.71亿元,人均1.9万元,是我省主要经济增长中心。其行政区划辖有8个市区和4个县级市。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缘。市区西北部有西江、北江蜿蜒,两江在思贤滘相互沟通,东部又有东江来汇。北部以山区河流为主,南部则为西、北、东江下游水道和珠江

  • 标签: 调水工程 广州市 水资源 水环境 供水能力 西南涌
  • 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 标签: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
  • 简介:本文对目前河流的严峻形势以及西北地区的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水利工程的区别,阐明现代化城市水利必须遵循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工程应力求恢复并合理运用河流的自然功能,并就西北地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提出对西北地区的城市河流设计应注重总体布局、文化内涵和关学理念,规划设计应力求减少泥沙淤积和节约水资源。文章还指出,河流综合治理是一项公益性项目,对其效益应持远见,并对资金的筹措模式提出了设想。

  • 标签: 西北地区 城市水利 城市河流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 简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陆地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本文利用高斯平滑滤波处理的2002—2015年逐月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了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每月减少0.014cm,相当于每年减少53.5亿m3。在空间上,2002—2015年间陆地水储量减少区域约为224万km2,增加区域约为106万km2。各地区陆地水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达到年内最大值,陆地水储量处于盈余状态;冬、春季节为年内的低值区,陆地水储量处于亏损状态;陆地水储量的变化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表明西北地区降水是最重要的陆地水来源。

  • 标签: GRACE 陆地水储量 降水 时空分布 西北地区
  • 简介:坡耕地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具有地面平整度差和水、肥、土流失严重等特点。为探讨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水力学特性,采用张力入渗法、压力膜仪法以及沙箱法,对黄土高原晋西北神池县坡耕地不同深度土层分别进行原位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土壤的累积入渗量与负压水头有关,表层土壤的累积入渗量最大;土壤饱和以及非饱和导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低吸力阶段(h〈100cm),随吸力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逐渐下降,高吸力阶段(h〉100cm)土壤持水能力变化不大;结构性孔隙和基质性孔隙最大值所对应的负压水头分别为-37cm和-325cm。

  • 标签: 黄土高原 坡耕地 试验 土壤水力学
  • 简介:语言纯正癖者把研究定义为旨在拓展人类知识领域的有系统的探究。直观讲,研究本身是有正当目的的。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者认为,研究的价值可通过社会影响来度量,工程界就其本性而言认同此观点。对许多大坝工程师来说,研究的价值可通过其对设计者信心的影响来度量。

  • 标签: 大坝工程 工程建设 施工管理 施工标准 安全法规
  • 简介:人工比测是校核自动监测系统及其测值的有效方法,但在应用中要注意对基本概念、具体方法和注意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做到科学合理。详细阐述了人工比测的概念、要求、资料处理方法及人工比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举了一些详实的例子,可以为人工比测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比测 资料处理 自动监测 精确度 可靠性 大坝
  • 简介:迷宫堰是岸边无闸溢洪道进口采用的堰型之一。其堰顶轴线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状似迷宫,故称为迷宫堰,也有人称为锯齿堰。迷宫堰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不增加泄水建筑物所占河谷宽度的情况下,泄流能力数倍于直线堰,有利于工程布置。无论对于改建还是新建工程,在满足同一前提条件下,用迷宫堰比用其它堰型更为经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迷宫堰的分类、基本参数、过水流态、影响水力特性的因素及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迷宫堰 泄流能力 迷宫堰的分类 过水流态 水力特性
  • 简介:变化环境下湿地水文连通性显著下降,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乃至流域水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风险增大。在定义湿地水文连通性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1980-2009年)和研究探索阶段(2010年至今);重点阐述了湿地水文连通的研究热点及进展,主要包括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湿地水文连通功能、湿地水文连通在湿地保护修复和流域水管理中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湿地水文连通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新时期湿地保护修复和河湖水系连通等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湿地水文连通性 湿地水文连通功能 河湖水系连通 湿地保护修复 流域水管理
  • 简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防洪减灾系统化研究始于1990年代。30年来,在跟踪国际相关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和防洪减灾工作需求,建立了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为中国防洪减灾策略的战略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并持续开展了洪水分析、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损失评估、工程安全分析、情景分析、信息分析及表达、防洪决策支持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技术、模型和产品,不断推动其实际应用,引领了中国防洪减灾领域科技的进步,为中国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 标签: 防洪 减灾 研究进展
  • 简介: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发的SimuDam程序和SAPTS程序,对江口拱坝的河床坝段及6#岸坡坝段的基础约束区,依据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的气象资料、坝体混凝土和基岩材料参数以及坝体施工进度,对不同的温控方案,分别用二维与三维有限元进行了温度场及应力场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河床坝段因坝块横截面积小、气候条件较好,其温度应力较小,只需作较弱的温度控制即可;岸坡坝段因其座落在斜坡上,其温度应力比河床坝段的要恶劣,必须采取严格的温控措施才能满足要求.该成果已用于工程实践,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拱坝 岸坡坝段 温度应力 仿真计算
  • 简介:本文介绍了现代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化的评价指标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 标签: 现代化 综述
  • 简介:截止1996年统计.我省已建水库工程1497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59座,总库容44亿m3,占我省径流总量十分之一,有效库容26亿m2。为我省的灌溉、抗旱及防洪发挥

  • 标签: 病险 库容 水库工程 防洪 大型水库 径流
  • 简介:论文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旱减灾研究团队从2005年成立至今的抗旱减灾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历程。团队始终坚持国家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在抗旱减灾相关的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产出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建立了抗旱减灾学科体系,为国家抗旱减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旱灾学、防旱学和应急抗旱技术等学科方向深入开展研究,为提高我国抗旱减灾管理科学化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 标签: 抗旱减灾 抗旱预案 评估标准 旱情监测预警 旱灾风险评估
  • 简介:通过对铁甲水库整体情况的介绍及水库多年运行积累的资料和经验,总结适合水库科学管理和调度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水库防洪和兴利蓄水的矛盾,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效益,造福于民。

  • 标签: 水库运行 分析规律 科学管理与调度
  • 简介: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科技惠民,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民生水利与科技创新之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 标签: 城市污水 规划 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