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宪法秩序和法律框架确定了在立法过程中人大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实际考察法规立项、法规起草、提案、法案审议、法案表决等立法过程,会发现实践中人大在立法中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人大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可以从明确主导立法工作的自我定位、改革组织协调立法的方式、完善立法工作程序、强化过滤作用四个方面来强化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 标签: 人大 主导作用 立法
  • 简介:情报主导警务是21世纪最具深远意义的警务变革,由西方国家兴起,随后引入中国。情报主导警务的运行为国外警务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但由于我国的国情、治安形势等与西方国家不同,国外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因此,我们需要对情报主导警务进行本土化,使情报主导警务更加契合我国公安工作实际,使公安工作的开展更为顺畅。

  • 标签: 情报主导警务 本土化 警务工作模式
  • 简介: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地方人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写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后,学者和业界对此无不感到精神振奋,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观点或论断,但从实务出发,实际上部分学者和业界所提出的观点或论断已经偏离或误解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本意,

  • 标签: 人大立法 立法项目 法规草案 基层代表 立法规划 不等于
  • 简介:意大利在司法改革中确立了多元化的刑事特别程序。但是,立法突进引起"文本法律"与"实践法律"冲突:司法适用率低、被告人权利保障不力、诉讼周期依旧漫长等一系列问题。意大利对刑事特别程序不断修正,平衡个人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权利主导型模式:一方面赋予被告人更多程序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保留部分职权主义传统,赋予法官更多程序审查权和检察官更大司法权力。我国刑事司法也存在人权保障和司法效率问题,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的权利模式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颇有启示。

  • 标签: 权利主导 刑事特别程序 意大利
  • 简介: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走依法治国道路。"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法治,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学习领会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的能力。

  • 标签: 法治精神 历史坐标 中央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行动纲领 党的领导
  • 简介: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35年之后的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执政党的转型和国家未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转折性的意义,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这样的重大转折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社会全面和深入转型的需要,一方面,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提出有着历史、经济、社会和执政党哲学认识方面的深刻背景;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后现代化国家中的国家治理问题与西方先现代化国家的治理有着明显的重要的区别:在现阶段的中国,所谓国家治理问题与西方国家是完全不同的——特殊的发展方式积累起来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以及独特的政治制度促成了中国国家治理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注意到,目前中国的国家治理问题的关键应该是"治理国家",也就是进行深入的执政党建设和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

  • 标签: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后现代国家 中国国情
  • 简介:政府,尤其是西方政府,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已经彻底改变了,这通常是因为那些拥有宏大抱负的坚定的人们努力工作从而改变了政府。不仅是民主国家中的普通公民忽略了实际上政府是可以改变的这一事实,西方的统治者们也并没有很好地领悟马歇尔对国家宝贵性和可塑性的洞察。现在,第四次革命已经开始了,但目前哪些国家将塑造这次革命,以及它们是会主要从西方自由民主的优越传统中还是从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更新的威权统治形式中汲取经验,尚不清楚。

  • 标签: 国家 政府 守夜人国家 第四次革命
  • 简介:11月8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举办了“青年服务国家国家成就青年”主题对话会。各位嘉宾就国家、青年、团校,青年责任与历史使命,青年发展的时代特点,成长与母校,团校助力创新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此外,在“对话”环节中,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积极提问,就青年工作创新、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创业、青年社团活动、青年生活方式等问题与在座嘉宾进行了探讨,各位嘉宾的观点独到犀利,语言风趣幽默,获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

  • 标签: 青年服务 “对话” 国家 成就 青年志愿服务 职业学院
  • 简介:刘亚洲在2015年8月20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习近平主席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体系,是引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思想。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体系,要注意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视角、大战略、大标准。中国的国家安全正处在一个全面的拓展期,安全内涵和外延空前丰富,时空领域空前宽广,

  • 标签: 国家安全观 《学习时报》 思想体系 习近平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论述.是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自信、开放、多样、创新、务实”的文化安全观,大力推进以意识形态安全、核心价值观建设、现代传播能力建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安全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安全 机遇 挑战 对策
  • 简介:人大在主导立法过程中,须突破藩篱,要直面矛盾。依法对抗“强势部门”,摆脱地方、部门利益的牵绊拉扯,以最广泛的代表性,发挥“利益调节器”的功用。

  • 标签: 立法实践 人大 保障 制度 路径 部门利益
  • 简介:政府加快农地流转进程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政策推进,因此,我国农地流转表现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是由作为权力精英的党政干部或三农专家通过走群众路线考察和聚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向决策系统输入的过程,是典型的政策内输入,这种政策模式的运行机理取决于政府内输入机制和公民利益外部输入的有限性。但是,内输入机制在降低决策成本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它削弱了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推进农地健康有序流转,政府必须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改善政府行为,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网络。

  • 标签: 政府主导 农地流转政策 内输入
  • 简介:爱尔兰的法律规定,男女结婚时需在教堂里互相承诺:“只有死亡让我们分开。”无论何种原因离婚(即使配偶去世也不例外),都被视为违背誓言而不被允许。这个规定有着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爱尔兰,大约有92%的人信仰天主教,在天主教的教义里,离婚是一种罪恶的行为,这是最初宪法规定禁止离婚的一个主要原因。

  • 标签: 爱尔兰人 婚姻关系 结婚登记 宗教观念 首席法官 法定解除
  • 简介:治理是现代民主政治世界广泛运用的规则技艺,并逐渐演进至国家治理层面。公法学的核心任务是规范多元政治控制符合人权保障的有序运行。国家治理是国家行政、立法、司法、政党、军事及其他国家资源的重置,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应上升到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等重要地位。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能力现代化符合人权保障要求,具有民主化、科学化、效率化、文明化、法治化等内涵,防止滑向专制集权,促进人权进步。

  • 标签: 治理 国家治理 人权 公法
  • 简介:"自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不过,"私法自治"这一概念在古希腊却并不为人所知。在希腊的国家和法哲学中,个人并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整个共同体、整个城邦的利益而存在的。个人的使命即为集体服务。在罗马,家父的自治权力与自由奠定了罗马国家与法律制度的基础。中世纪时,神的意志被认为是尘世法律的基础,自治这个概念并不为人知晓,或者仅被做狭义的解读。私法自治在近代的复兴始于对人的尊严的认可。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想被格劳修斯(Grotius)运用到了法学领域,并创立了现代自然法理论。康德则将意志的自治进一步发展,并将其作为自己整个哲学体系中结构性的原则。其后,萨维尼(Savigny)将私法自治视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自由和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公民"成为1896年德国民法典的"标准像"。私法自治并不仅仅是一项私法中的基本原则,更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项基本原则。私法自治的理念要求国家法通过确立辅助原则对其作出呼应。国家是为公民的利益、而非公民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存在的。在对现代宪政国家的"合法化论证"中可以找到辅助原则的依据。国家辅助既是国家的任务,又为国家职能的发挥设立了界限。在基本权利的框架内,个人的行为优先于国家的行为,社会的自我规制优先于法律。私法自治这一理念在东亚的法律、社会结构及宪法中能否得以实现?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这些都是东亚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标签: 私法自治 人的尊严 基本权利 辅助原则 宪政国家
  • 简介:“受委派从事公务”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特征,也是认定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关键。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国家出资企业中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的组织被纳入委派主体的范畴,该组织在实践中应界定为国有出资企业中的党委或党政联席会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从事公务”作为认定的实质性要件,可从职权性和服务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理解,并正确把握公务和劳务区分。

  • 标签: 国家工作人员 委派 公务 职务犯罪
  • 简介: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强调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两份新时期的重要文献均专门提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并把推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为当前的重要目标。

  • 标签: 国家治理 能力建设 能力提升 当代中国 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当前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自主性理论对当下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某种理论依据和思路启示。本文拟从国家自主性的独特视角提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路思考。

  • 标签: 自主性 国家治理 现代化 限制权利
  • 简介:日军入侵给市政建设初具现代化的桂林以毁灭性打击,全城房屋、工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几乎毁灭殆尽,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战后为重建桂林城,国民政府及桂林市府曾对桂林的未来发展做了规划,并实施了一些举措;但因战争破坏严重、连年灾荒、内战干扰和市政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战后桂林市政重建事业步履维艰,喜忧参半。

  • 标签: 抗日战争 桂林市政重建 市政规划
  • 简介:民族国家既是“政治一法律”共同体,也是“历史一文化”共同体。民族国家的存续和发展有赖于民众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同,对发展道路的认可,有赖于人们形成共属一体的文化心理想象,以及建构起超越于各个民族的共同的民族观念。现代国家需要切实保障和实现人们的各项权利,提升人们的福祉,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认同,将各民族的认同融合到作为整体的国家认同之中,从而增强国民的政治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

  • 标签: 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