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冷战后,澳大利亚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备受关注的实力和影响力?美国是否决意保持她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如何维持太平洋地区的持续和平?本文的观点是:今天的亚洲给我们出了一道全新而独特的难题.这种局势造成的困境需要全新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老掉牙的冷战思维方式.

  • 标签: 太平洋地区 和平 澳大利亚 亚太地区 思维方式 冷战后
  • 简介:和平发展道路是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与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做出的主动战略选择。这一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合理走向的新探索。新时期中国外交需要处理好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以及发挥好国际多边机制的协调与引领作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握好四大原则,即"量力而行""顺势而为""立足周边""放眼全球"。

  • 标签: 和平发展道路 新时期 国际战略 外交总体布局
  • 简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新发展了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对公共外交而言,要进一步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需要集中力量向国际社会讲清楚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性、条件性与贡献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努力平衡好对内与对外、'有为'与'不为'、面向发达国家与面向发展中国家这三对关系。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梦 国际社会 理论与实践 外交工作 “有为”
  • 简介:冷战后建设和平成为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人的安全”话语开始兴起,因此,需要把人的安全置于建设和平的实践场景中来认识。建设和平的两大支柱——制度建设知经济发展与人的安全的两大核心要素——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之间分别存在因果关系。长期以来建设和平建设国家的任务绑架,具体表现为“自由和平”主导了建设和平,结果是对制度建设关注有余,对经济发展照顾不足;重视了人的政治安全,却忽视了人的经济安全。这样,建设和平的结果是建设了“虚幻的和平”,人的安全表现为“虚幻的安全”。崛起的中国的对外援助和经济活动传播了“发展和平”的和平规范。“发展和平”关照了被“自由和平”轻视的经济发展这一支柱,有利于保护人的经济安全。21世纪建设和平应当是“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的结合,是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而人的安全保护则应当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结合。这可能才是建设持久和平之道。

  • 标签: 联合国 建设和平 发展和平 人的安全 自由和平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社会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因各种冲突引发的人权问题。其中,联合国主导的建设和平行动与维持和平行动一样,是联合国保护人权行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合国主导的冲突后建设和平行动,着眼于从社会发展这一根源解决冲突问题,对于帮助刚摆脱冲突的国家实现持久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维持和平行动 联合国 人权保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冲突问题 国际社会
  • 简介:和平学(PeaceStudies)又称和平与冲突研究(PeaceandConflictResearch)或和平研究(PeaceResearch)。其主要观点是:冲突与和平是极其复杂和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中的很多方面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也不存在一个简单划一的方式可以解决冲突。如何对冲突与和平进行开拓性的研究,从而实现一个更加公正与和平的世界,是和平研究追求的目标,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用和平方式实现和平

  • 标签: 和平学
  • 简介:和平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的执政理念和战略抉择。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除了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外,还要处理好作为中国内部事务的台湾问题。

  • 标签: 和平发展 和平统一 中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协调发展 邓小平理论
  • 简介: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其实质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 标签: 和平发展 和谐世界 对外开放
  • 简介:刚刚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震惊世界;大国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大西洋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欧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东局势继续动荡;巴以历经多事之秋;朝鲜核问题举世关注;联合国经受了严峻考验已逐步恢复生机;世界经济步出三年之久的低迷状态,转向复苏。

  • 标签: 国际形势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国际安全 非政府组织 世界和平
  • 简介:尽管和平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文献增长迅速,但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对冲突如何解决,和平如何概念化,以及和平如何达成等问题并不太关注。本文回顾了和平心理学的悠久历史及其宽广的研究范围,并介绍了一个能够用于组织这些研究文献的理论模型。此模型建议。可以在四个不同的干预切入点上促进和平。作者讨论了积极和平与消极和平之间的关系,结构暴力与直接暴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维持和平、制造和平与重建和平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四位作者还对和平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挑战性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在未来的十几年间,对于处理人类最急迫的问题而言,和平心理学是一个关键性的研究领域。

  • 标签: 和平心理学 积极和平 消极和平 冲突 暴力
  • 简介:今年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成员--美国、欧洲、俄罗斯和联合国,分别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文本交给当事国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至此,由美国去年6月24日率先提出,四方会议去年12月20日修改通过的解决巴以问题的国际和平计划终于出笼.巴勒斯坦方面曾对"路线图"寄予厚望,国际社会也希望它能帮助巴以结束长达32个月的流血冲突,并有助于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然而,"路线图"计划能够原原本本实现吗?即使实现,能给巴以带来真正的和平吗?它能帮助巴勒斯坦人圆半个多世纪的建国梦吗?笔者对这一连串问号,找不到乐观的答案.

  • 标签: 中东和平“路线图” 巴以关系 中东问题 巴勒斯坦 伊拉克战争 以色列
  • 简介:根据党的建设新的总目标,党的建设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当前党的建设着重抓好三项关键性的工作: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把党建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广泛开展党的宗旨教育,密切党群关系,进上步端正党风。

  • 标签: 中共 党建工作 邓泪产理论 从严治党 反腐败斗争
  • 简介:1951年春,西藏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重庆,受到贺龙、刘文辉等人的热烈欢迎。刘文辉是西藏人比较熟悉的人物。随行人员金中悄悄对我说:“共产党对这样一个大地主、大军阀,不仅没怎么着,相反,还给他这样高的地位,让他致欢迎词,共产党的政策并不像谣传的那样。”我听了点点头。后来,见到邓小平,他给我讲解放西藏的原因和必须解放西藏的道理,讲了共产党的政策,给了我一份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制定的“十条公约”,以此作为和平谈判及进军的基础。

  • 标签: 解放西藏 和平谈判 内幕 党的政策 1951年 委员会制
  • 简介:提起约旦哈希姆王国,也就是约旦,国人并不感到陌生。它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与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相邻,连接红海的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拥有8.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旦处于"一带一路"西端,国土面积虽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商贾往来的要道,享有"中东和平绿洲"的美誉。自然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约旦自然生态恶劣,东部和东南部为沙漠,

  • 标签: 亚洲西部 国土面积 亚喀巴 中东地区 自然资源匮乏 哈希
  • 简介:中东是上世纪才出现的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人以自己的居住地为起点,将东方国家按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它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来,中东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

  • 标签: 中东和平 阿拉伯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殖民主义 东方国家 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