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3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时,熊清泉同志谈到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写了一首诗.总书记说:“这首诗我现在还记得.”随即高声背诵起来: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标签: 熊清泉 千重浪 毛泽东诗词 农奴戟 杨开慧 李淑一
  • 简介:'词乃诗之余'的论调使词学难以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从晚唐五代至南北宋时期,词学与诗学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纠结不止的阶段,从欧阳炯到张炎的,完整地展现了这段纠结时起时伏的历史过程,而以为标志,词学终于艰难地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自北宋始词分二派,诗化论与本色论也随之并行发展,但在细节处不断相互纠结.以理论的思维辨析,'豪放'与'婉约'已无关词的文体形式,而是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经典性的艺术风格.

  • 标签: 诗余 诗化论 本色论
  • 简介:词选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南宋词选的兴盛,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尊体意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南宋人的尊体意识大致涵盖以词选宣传复雅、为词存史、开立宗派、扩大词之影响等几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对构建当时词选的兴盛局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词选的编纂及词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尊体意识 词选 南宋 词学 文学评论
  • 简介:词以“婉约”为主流是由词的传播性质决定的,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婉约”、“柔媚”是词创作和理论界对词体性的基本认识,也即在词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对词这种文体特性的“一致概念”。而北宋苏轼以他的“不合理行为”给已经相对稳定的词之示现媒介传播系统带来了“不和谐”因素,或称“不调和”因素。苏轼以及后继之辛弃疾等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引起了词的接受者的三种不同态度:其一是接受者完全认同并赞赏苏轼的创举,主张不应拘于“婉约”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二是坚持长期以来凝定的词之“婉约”本色,反对苏轼的革新;其三是存保留意见,或接受苏、辛词作中偏婉约的部分,却刻意忽略粗豪的那部分,其实质仍是以“婉约”作为词的基本关学要求。尽管经过几代豪放词人的努力,“豪放”终于在“婉约”主流之外别立一宗,显露出独特的关学风貌,但豪放词派的创作和理论引起接受者态度的改变是渐进的,而且始终处于矛盾、徘徊的状态。由于豪放词不能适应词的根本传播性质,因此豪放词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撼动词坛“婉约”的主旋律,就好象交响乐中的“不和谐音”一样,始终只能作为主旋律的对立面出现。

  • 标签: 宋词 传播系统 豪放词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