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实现阶段,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须认真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而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前提就是准确把握当前文化消费的现状与需求。为此,笔者结合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展开了北京市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需求意向调查。

  • 标签: 文化产业链 北京居民 消费调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 简介:近年来,农村信息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农产品电子商务尚未普及。本文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农业电子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 标签: 农产品 电子商务 发展 山东省莱州市
  • 简介: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导向和定位作用。消费主义是一种异化的消费文化呈现,代表了一种为消费消费的意义空虚状态,背离了人类文明的正轨。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弊端,建构科学文明的消费文化,是一项关系整个人类福祉的重大议题。

  • 标签: 消费文化 消费主义 生活方式 科学文明
  • 简介:一项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出于对“幸运”红酒的喜爱,中国现在成为高价红酒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国。中国消费者,包括在香港的买家为一瓶葡萄酒花费10美元的意愿仅次于美国。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在高价位葡萄酒消费上几乎增长了430%。到2017年有望再增长60%。由于近几年的显著增长,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市场。

  • 标签: 中国消费者 消费国 红酒 葡萄酒消费 世界 2008年
  • 简介:时下,会所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词。在整治“会所歪风”专项行动中,一些“会所”为避风头改名为“茶府”。据媒体曝光,有些会所或隐蔽于暗处,或改头换面,依然存在公款吃喝等不良风气。

  • 标签: 会所 公款消费 折射 专项行动 不良风气 公款吃喝
  • 简介:《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日前通过,《意见》的一大亮点,是对过去各种文件、报道中常常使用的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职务待遇、业务消费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改革调整。(9月3日《人民日报》)

  • 标签: 职务消费 央企 泛滥区 货币化 公务用车 国有企业负责人
  • 简介:中国私法领域的立法多借鉴于德国。《德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概念,我国尚没有以法律形式进行明确界定;德国民法改革使消费者法融入民法典,强调消费者合同的私法性,中国消费者保护法多为管理性质的公法性法律;德国法上的一般交易条款和诸多对于特殊交易形态的体系性规定,都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更好的保护。对中德两国有关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

  • 标签: 德国 消费者保护法 比较 启示
  • 简介: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自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通过以来的第二次修正,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符合了市场消费领域的新发展,体现了法律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

  • 标签: 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 消费者合法权益
  • 简介:消费者利益是反垄断所要保护的重要利益之一,反垄断中的消费者利益既包括整体利益,也包括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机关保护和消费者自我实现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两种基本方式。在反垄断实践中,消费者利益的实现存在许多困难如立法博弈的弱势、执法过程的缺位、司法救济的阻碍等。为了加强反垄断中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我国应当提高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改善消费者在博弈中的地位,规范反垄断执法,促进消费者有效参与,完善反垄断诉讼制度,消除消费者维权障碍。

  • 标签: 消费者 利益 反垄断法
  • 简介: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管理水平,实现其标准化、规范化,是企业快速、科学发展的可靠保障。加强企业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就是要做好电子文件的组织管理、收集积累及电子档案的移交整理、保管备份、提供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 纸质档案
  • 简介:从1993年到2013年,20年之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首次全面的修改。从草案的公布到历次修改直至最后决定,这部法律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引发民众的热议。其背后固然是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消费”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此外,20年的历史进程中,在这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民众“消费”的背后,也在折射着消费方式、消费环境和消费心理的巨大变化。

  • 标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意识 个人生活 修改 历史进程 消费方式
  • 简介:从比较法学、法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民法基础理论和我国市场现实情况这些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消费者撤回权的最佳立法模式应是仅在严重影响消费者自我决定自由的上门推销中对于消费者的撤回权采取强制性的规定,而在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进行的远程销售和消费者信贷合同、人寿保险合同等复杂的消费合同中则应采取任意性规定的立法模式。为此,法院或行政机关在适用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时需特别慎重,应兼顾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而不能盲目地倾向消费者。未来我国消费者撤回权的立法模式也应逐渐向这种最佳模式转变。同时,应相应修改《直销管理条例》第25条,并在一些单行法中针对一些复杂消费合同建立任意性的撤回权制度。

  • 标签: 消费者 撤回权 立法模式 直销 远程销售
  • 简介:金融消费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开发、营销上有别于一般商品。本文以北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四个区不同机构青年为例,调查研究北京青年金融消费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深层原因,从政府、金融机构和青年三个层面为北京青年金融消费的健康发展和北京青年理性消费金融提出建议。

  • 标签: 青年 金融消费 调查研究
  • 简介:辽宁省原省长陈政高日前履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一职、据悉,其在辽宁主政期间曾大力开展棚户区和工矿采空区住房改造,有评论认为这意味着住建部门工作重心或将更多向棚户区改造方面倾斜。

  • 标签: 棚户区改造 消费 投资 住房改造 党组书记 部门工作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涉及到公共利益的如环境污染、侵害消费者权益、侵犯受教育权等问题层出不穷,法学界对公益诉讼的立法呼声不断高涨,司法实务界对公益诉讼也进行了各种试点,最终被纳入《民事诉讼法》,但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过于概括,不具有可操作性。笔者希望以已有的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为基础,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公益诉讼相关配套制度构建提出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公益诉讼 消费者 权益
  • 简介:<正>最近身边抽电子烟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认为电子烟比普通香烟健康,二是相信电子烟可以帮助他们戒烟。不过这两条都有争议,迄今为止尚无定论。电子烟其实就是一个雾化器,里面装着尼古丁溶液,原则上不含焦油等其他有害物质。这玩意儿最早是深圳的"如烟"公司发明的,但现在

  • 标签: 电子烟 控烟 呼吸道上皮细胞 年平均 有毒的 成瘾者
  • 简介:“非因质量问题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货。”今后这样的声明将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而无效。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将于2014年3月15日开始实施。新消法在“经营者的义务”一章中增加了“7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条款(新消法第25条),该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7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 标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销售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落地 后悔
  • 简介:随着消费文化在国内的盛行,文学开始关注消费文化,从而使文学具有了某种商品属性,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文本——奢侈品文学,它解构了我国传统文学所具有的价值体系,内涵了一种金钱和奢侈品崇拜的消费价值。本文通过对奢侈品文学的文本特征、书写形式、独特的消费属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论述,旨在引起相关学者对这类文本的重视,进而明确文学的社会属性,更好的引导读者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 标签: 文学 奢侈品 文本特征 消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