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争议海域的执法问题涉及我国海洋权益保障的重大利益,也牵动着该海域周边国家的敏感神经。在海上执法的过程中使用武力已经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论及争议海域的界定,其中讨论了执法过程中使用武力的法律依据及其限制条件,并最终总结了海上执法的手段。提出海上执法法律体系的完善能使我国的海上执法有理有据,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 标签: 争议海域 执法问题 争端解决 正当法律程序
  • 简介:巴西里约热内卢市警方于近日逮捕了涉嫌谋杀和敲诈勒索的大毒枭席尔瓦。随后,一名巴西女警察上传了自己与席尔瓦面带微笑的合照,这一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巨大争议。35岁的席尔瓦涉嫌参与里约热内卢最大贫民窟最近发生的一起枪击事件,并被指控在那里与其他帮派发生枪战。因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 标签: 女警察 巴西 毒枭 里约热内卢 被捕 敲诈勒索
  • 简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实践中衍生出无涉外因素的国内争议提交域外仲裁这类新型案件。从学理上,判断涉外因素的主流标准“法律关系三要素说”存在简单僵化的弊端;从立法上,法律规定演变的过程中新增了“兜底条款”,这意味着我国从规范上预设到了非典型涉外因素案件的出现。具体到涉外因素在仲裁中的认定,我国现有的仲裁法体系没有明确禁止无涉外因素的仲裁案件提交域外仲裁,然而此前的司法实践和裁判思路却倾向于否定此类仲裁的有效性。我国司法实践对于无涉外因素争议提交域外仲裁的态度,以2015年为重要分水岭,前后显现出较大的转变,最终在2015年底的上海黄金置地案中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涉外因素认定的禁锢,对非典型涉外因素的识别实现重大突破。从法律与经济发展互动的角度观察,“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大经济环境需要中国仲裁制度的进一步开放,而其中涉外因素识别的突破对此意义重大。

  • 标签: 涉外因素 识别 域外仲裁
  • 简介:2012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时新增了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即在第208条规定检察机关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提出检察建议。这一规定就能否对调解进行检察监督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终结了“能否监督”的争议,但“如何监督”尚未解决,学理上对这一规定存在多种解读,实务中法院与检察院的观点与做法也时有抵牾。在梳理调解检察监督的法检冲突、学理争议的基础上,以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定监督职责为基点,围绕调解检察监督的对象是调解还是调解书,监督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两益”还是所有合法权益,以及调解检察监督的案件范围等重大争议问题,从程序与实体相结合的视角展开分析。

  • 标签: 诉讼调解 调解书 检察监督 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 合法权益
  • 简介:直播是如今的行业风口,同时也因“野蛮生长”不时卷入舆论风口。继此前一系列个人拿着手机到处直播引发争议后,一篇90后女生“怒怼360水滴直播”的文章,又将这一话题推向新高度,人们确需进一步审视网络直播的隐私边界。按其官方说法,水滴直播的初衷是方便用户随时分享身边的趣事,“大量小微企业也可以在水滴直播平台推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

  • 标签: 网络直播 公共场所 边界 隐私 水滴 90后
  • 简介: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变化,契合现代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们通过非诉调解协议自发地调整与约束着双方认可的权利和义务,然各类因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发生的案件却动摇着非诉调解协议的价值基础。面对各类非诉调解效力争议进入诉讼领域的司法现实,准确把握非诉调解效力源泉的内在规律,不断探寻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的司法救济维度,建立司法保护非诉调解协议效力的公正程序,是司法公正要求下所必然考虑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三个典型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案件为切入点,通过非诉调解协议效力司法审查的视角,不断思量司法在救济非诉调解效力上的公正维度,以期为法院处理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案件提供一种正当化的法律途径,不断彰显非诉调解的和谐魅力。

  • 标签: 调解协议 协议效力 司法救济 现代和谐社会 调解效力 公正程序
  • 简介:劳动争议的调解意愿是启动调解的首要决定因素,也是缓和劳资冲突的主观动力来源.现实中劳动争议调解意愿形成的障碍来自劳动关系内在特点和传统争议解决方式的对抗性,并可进一步归因于对法律和现实理解的偏差、心理契约与有形契约的失衡和劳资话语空间博弈的失控.从促进劳动争议“调解可能性”的思路出发,调解意愿的形成分为法制机制、平衡机制和导引机制,这三种机制相互作用且呈递进式展开.促进劳动争议由对抗走向对话,关键在于实现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机互动,在界定可调解的法律基准、强化调解人释明作用的基础上,平衡劳动关系现实需求,最终建构可调解的话语空间.

  • 标签: 劳动争议 调解意愿 话语空间
  • 简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通过刑罚手段保障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效果不断显现,但司法实践中对此罪在主、客观要件的理解与适用中存在一些争议和模糊认识,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

  • 标签: 判决、裁定 有能力执行 拒不执行
  • 简介:孟勤国教授的《法官自由心证必须受成文法规则的约束——最高法院(2013)民申字第820号民事裁判书研读》曾引发法律界的激烈论争,几乎酿成一桩公案。遍览该案三级法院裁判、孟文内容以及参与各方攻防论据,大多涉及程序法问题,对该案实体争议焦点如620股优待股权益性质及其处分权利、590股现金股质押的效力、是否违反流质禁止规定、被告有无权利抵扣债务等,均未充分论证。其中优待股虽然在《公司法》中难觅踪影,也与近年推行的优先股有所不同,但孟文质疑的法律效力难以否定。迄今为止,尽管论争几近平息,遗留问题却远未解决。现实中权能特别设计的股权繁复多样,远非普通股、优先股的传统分类所能涵盖,公司章程自治规则应予充分尊重,类别股权益的平衡路径亦宜交由公司自行选择决定。

  • 标签: 优待股 章程规定 类别股权益 平衡路径 公司自治
  • 简介:在行政争议调解中,调解程序的保密性特质与行政活动的公开性要求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实践中,行政机关、法院等部门普遍拒绝对行政争议调解过程信息进行保密,这一做法会阻碍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坦率沟通,损害调解人的中立地位,并影响复议机关和法院对案件的公正裁决,应予纠正。行政争议调解过程信息的保密性规则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将该信息作为法定的豁免公开信息,禁止任何调解参与主体披露该信息;二是当信息被非法披露后,禁止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将其作为证据加以采信。我国现行立法并未确立行政争议调解过程信息的保密性规则,且此种缺陷无法通过法律解释得到完全弥补。未来制定相关立法时应规定保密条款,将其作为信息公开和卷宗阅览的例外规则。至于公众对行政争议调解活动透明性的需求,可通过公开调解协议的方式予以回应。

  • 标签: 行政争议调解 过程信息 保密 信息公开 卷宗阅览
  • 简介:近日,记者在苏州高新区举行的全力推进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系上,通过组建和谐劳动关系讲师团等措施,先后组织培训23起,使辖区参加企业达到了3279家。截至目前,该区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同比下降了11%。

  • 标签: 劳动争议案件 苏州高新区 苏州市 和谐劳动关系 综合试验区 关系体系
  • 简介:“同是乡土一家人,一闹官司恨断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往后还要常相处,何必对簿到公堂……”在江西省南昌市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第一法庭内,案件主审法官胡少林正在对同为樟树老乡却因工伤赔偿相差5000元迟迟达不成合意的老板曾某和员工黄某进行劝说。

  • 标签: 中级法院 铁路运输 南昌市 行政争议 “道” 工伤赔偿
  • 简介:英国传统上形成的单选区相对多数制度并非政党政治时代的产物,由此导致其根本缺陷——无法有效反映政党的实力与影响。尽管该选举制度有助于保证统治的有效性,但由于总是有利于少数大党,选举结果往往很不公正。对这一制度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改革呼声也日渐高涨。改革者们提出了一些替代性改革方案,各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倾向于不同的选项。2010年大选,强烈要求改变选举制度的自民党与保守党联合执政;但2011年由其主导举行的关于选举制度改革的全民公决却被否决。这一结果是英国政党政治结构、国民政治心态、选举制度本身几个层面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共同造成的。此后,英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前景在短期内变得黯淡,但是改革的需求仍然存在,各方争议犹存。

  • 标签: 英国选举制度 政党政治 胜者全得制 代议民主
  • 简介:领土边界争议问题是影响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国家间的对抗和战争。作为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与一些国家存在海洋权益与领土上的争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主要采取了四种做法,包括放弃要求、外交谈判、提交国际仲裁以及搁置争议等。美国在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时均注意追求国家利益和基于某些价值的原则,美国的上述做法也是如此。正是基于利益和原则的双重考虑,美国采取了上述的处理海洋权益和领土争议的做法,从而使之避免了与有关国家的关系恶化和陷入由此而产生的难以掌控的冲突之中。

  • 标签: 美国 海洋权益 领土争议 解决之道
  • 简介:德日机能主义刑法学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甚巨,但并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罗克辛教授主张的刑事政策的机能主义刑法学、雅科布斯教授构建的以规范论为基础的机能主义刑法学以及平野龙一教授提出的可视性的机能主义刑法学,在建构路径、刑法目的、犯罪本质、构成要件、责任本质、刑罚目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立足机能主义刑法的视角,我国应注意回应性刑法及其限度、刑法的去工具化与刑事政策的刑法化、罪刑法定原则与法益保护机能的调和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问题上,建议调整当前立法的情绪化和司法的犯罪化倾向.应当看到即使在德日国内也不乏对机能主义刑法学的质疑,那种认为其可能存在强化社会控制和弱化人权保障风险的观点也日益变得有力,故应谨慎借鉴.

  • 标签: 机能主义 刑法学 争议比较 本土思考 反思调整
  • 简介:德语世界关于农业法基础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特别法还是功能法的路径设想上。其区分和明确工作澄清了所涉及的规范的构成。农村区域法理论超越了传统农业法的领域,并部分居于农业法的概念之上(也包括功能性农业法概念)。它已经不仅仅关注农业经济,而且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存在基础。一个摆脱了农业方面关系桎梏的且由此得到加强的农业法,必能在农村区域法内,与在其之下所包含的其他法律领域的合作和探讨中获得更高的意义。

  • 标签: 农业法 特别法理论 功能法理论 农村区域法理论
  • 简介:提出'中国周边学'这个概念,在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并非没有基础,它的基础不仅是几十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更建立在古代东亚国际关系的丰富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2003年,韩裔美国学者康灿雄(DavidKang)曾发表文章,指出如果仅仅从基于欧洲的历史经验提炼的国际关系理论来理解亚洲,会导致认识上出现很大的偏差,因为亚洲的经验、亚洲的文化、亚洲国家的行为模式与欧洲国家有较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解释亚洲国家的行为,需要对历史上以及当前的东亚国际关系做更为深入和符合实际的研究和分析,需要从亚洲的视角来理解亚洲,而不能只是把亚洲或者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西方国家关系理论的一个普通案例来对待。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历史经验 东亚国际关系 西方国际关系 朝贡体系 周边外交
  • 简介:互联网域名纠纷的解决涉及言论自由保护,这使互联网宪治成为现代功能分化社会中的新问题.互联网是一个运作封闭、认知开放的社会子系统,通过代码实现自我奠基与自我限制.依托互联网系统与法律系统的结构耦合,互联网系统在双重反思性基础上形成宪治过程.通过域名裁判保护言论自由的基本逻辑,呈现为第一性的互联网系统反思和第二性的法律系统反思.真正确保互联网宪治常态化与稳定化的技术结构,则是法律符码与互联网符码混合形成的等级更高的宪治符码.互联网宪治实为互联网领域自我规制失效时的外部规制,言论自由的作用也从限制国家公权力转向限制社会子系统的过度膨胀.

  • 标签: 互联网 宪治主义 域名争议 言论自由
  • 简介:中世纪的“主权”概念分散地体现在法学家、哲学家以及神学家的法律和政治思想片段中,这些思想片段反驳了博丹自认为其主权理论的原创性。由于中世纪各个权力实体在话语的场域中为构建自己的主权话语相互博弈,因此中世纪的“主权”所呈现出的图景并非是集中的概念和围绕着这个概念所展开的理论,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围绕着罗马法概念“管辖权”(iuristidcio)所展开的政治话语角力当中。

  • 标签: 中世纪罗马法 中世纪政治话语 管辖权 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