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蒋介石的工于心计有多种形式,总与地方实力派人物结为金兰之好换贴结为盟兄弟即是其惯用伎俩,1928年二次北伐前又与冯玉祥这个老对手结拜。见面后互拜四拜.

  • 标签: 蒋介石 兰谱 李宗仁 冯玉祥 历史考证
  • 简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河南郑州市中心有一座深宅大院,院子正中,是一座歌德式建筑,高高的塔尖俯视郑州全市,塔尖上的十字架,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座教堂。这所大院是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驻地。

  • 标签: 冯玉祥 蒋介石 嘲弄 国民革命军 二十年代 市中心
  • 简介:对于蒋介石所奉行的私情治国,余英时称之为"结金兰"的政治观,傅斯年称之为"法治观念极微"的"内心之上海派",史迪威称之为"无知、专横、顽固"的"威恩兼施"。

  • 标签: 蒋介石 治国 私情 法治观念 政治观 余英时
  • 简介: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发现蒋介石的名号实在太多,常见的就有“委员长”、“总裁”、“委座”、“校长”等等,可见这个老蒋在其“职场”里的傲人经历。

  • 标签: 蒋介石 兼职 辞职 电视剧 委员长 经历
  • 简介:蒋介石一生效法曾国藩为人处世,在用人上也套用此法。他通过细微小事、语言交流。观察对方,看其是否可用,然后决定取舍。凡是被他所相中的人就可以提拔重用,反之,即使你有天大的本领,也会被搁置起来,甚至被怀疑、提防。

  • 标签: 蒋介石 识人 为人处世 语言交流 曾国藩
  • 简介: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 标签: 蒋介石 李宗仁 副总统 行动 共产党 次任务
  • 简介:何贤是有眼光、有见识的澳门著名人士。台湾当局对何贤恨之入骨,曾经多次部署谋杀何贤第一次是50年代初,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为了警告何贤不得亲近共产党,派了个姓颜的胖子坐镇香港,准备对何贤下毒手,他们趁何贤到九龙的龙琼酒楼参加香港友人儿子的婚礼

  • 标签: 杀何贤 蒋介石杀
  • 简介:1926年冬,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时,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首次来到庐山。除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外,蒋介石还踏访了庐山的主要景点和名刹古寺,对庐山的秀美风光赞不绝口,叹为“奇绝”。不仅如此,蒋介石还对恬淡宁静的庐山萌发“异日退老林泉,此其地欤”的感慨。

  • 标签: 蒋介石 庐山 北伐战争 北伐军 司令 景点
  • 简介:陈诚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他有政治头脑,处事考虑周全,廉洁奉公,对蒋介石忠贞不二,所以他一直受蒋介石的重用。后来,陈诚成为国民党中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

  • 标签: 蒋介石 陈诚 廉洁奉公 国民党
  • 简介:这是一个值得追念的历史人物。他曾是蒋介石的军事高参,在“第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战等新军阀混战中,多次的蒋介石出谋划策,扭转危局,为蒋介石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 标签: 蒋介石 军事 杨杰 历史人物 军阀混战 中原大战
  • 简介:蒋介石为人阴暗、城府极深,向来不苟言笑,但每当对人谈起他打天下的大本营——黄埔军校,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立时情绪高涨,口若悬河。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蒋介石一共培训了23期黄埔学员,其中一期和四期的毕业学员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吕梦熊,贺衷寒,

  • 标签: 蒋介石 林彪 黄埔军校 毕业学员
  • 简介:陈独秀以其号角性的文章。集聚起一批知识界的精英分子。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共早期党首,实乃一介书生领袖;蒋介石早年混迹于上海十里洋场,后由黄埔军校起家,以北伐胜利居功,进而掌握党政军大权。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竟被时势的惊涛骇浪推至历史的前台.作为代表各自政党和阶级利益的领导者,在云谲波诡的大革命舞台博弈。

  • 标签: 蒋介石 陈独秀 博弈 领袖 中国共产党 黄埔军校
  • 简介: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印共同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宣布废除美英两国历史上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无疑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

  • 标签: 蒋介石 不平等条约 闹剧 九鼎 治外法权 近代外交史
  • 简介: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八九月间,蒋介石在四川峨眉山举办了一、二期“峨山军官训练团”。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部分随行官员登峨眉山金顶的一段颇具传奇性的轶事,至今鲜为人知。

  • 标签: 蒋介石 宋美龄 峨眉山 民国历史 奇闻轶事
  • 简介:蒋介石败逃台湾后,面对当时“台独”分子的猖獗活动,毫不手软,坚决镇压。日本投降后,岛内出现多种“台独”势力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宝岛台湾,日本当局及驻台的军政人员对此极不甘心。为了继续操控台湾,在原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策划下,日本人组织成立了一个“台湾自治委员会”,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台培养的一些汉奸和暴发户网罗进该组织,并策动他们谋求“台湾独立”。

  • 标签: “台独”分子 蒋介石 台湾独立 严惩 日本投降 “台独”势力
  • 简介: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美国著名的五星级上将,曾任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要职,功勋卓著。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却被蒋介石骂作“昏昧无知”、“顽固执迷”、“褊狭冷酷,诚小人之尤者也”。甚至,为泄愤,蒋介石刻意将马歇尔写为“马下儿”。蒋介石为什么如此痛恨和贬低马歇尔呢?

  • 标签: 马歇尔 蒋介石 五星级 国务卿 参谋长
  • 简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渗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为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刊特邀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团队撰写“走向抗战‘月读’《蒋介石日记》(1937)”的系列文章、透过此一特殊视角,看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的感召下,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巨大的压力下,是如何走上抗战之路;看国共两党是如何相向而行,中国人是如何从内战的厮杀,走向共同抵御外侮的全民族抗战的。

  • 标签: 抗战胜利 蒋介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日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贵州、云南、四川之后,又组织指挥了“西昌战役”,实行南北夹击,聚歼了蒋介石在西昌设的“大本营”及其残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固守西昌三个月,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迷梦,拔除了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军事据点,于1950年3月27日解放西昌地区的各族人民。

  • 标签: 蒋介石 1949年 “西昌战役” 胡宗南 解放战争
  • 简介:1952年1月,蒋介石题写"毋忘在莒"四个大字,刻在金门太武山的悬崖上,让岛上的官兵天天都能看到,刻在心里.他还到处鼓吹演讲,甚至开展大规模的运动,用来激励一些人时刻不忘"反共复国",随时准备"反攻大陆".

  • 标签: 蒋介石金门 金门岛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的诱降活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可以说诱降与勾结,贯穿于抗战的全过程。特别是一九三九年春到一九四○年冬的一段时间里,日、蒋之间的接触和会谈极为频繁,但是,尽管日寇对诱降工作紧抓不放,有时软硬兼施,有时恩威并重,而蒋介石集团却“谈而不决”、“投而不降”,最终没有就范,致使日寇的诱降活动未能如愿以偿。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 标签: 蒋介石集团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 陶德曼 恩威并重 汪伪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