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人权评估具有监控人权状况、调适人权建设方向、推动人权建设的作用。其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原则。人权指标体系建构包括指标设置、指标赋权和标准设定三个方面,建构过程注意结合学界、政府和公众的意见。人权评估最好由不受委托方和评估对象支配和控制,同时又能够得到他们配合的独立第三方来实施。评估者应运用多种调查方法,从多个独立来源获得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标签: 人权评估 评估原则 评估主体 指标建构
  • 简介: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是地方立法活动的延伸,是检验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我国的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起步较晚,立法后评估的基本概念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理论与实践,并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我国地方立法应当在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提升评估信息透明度、做好中央与地方的统筹与兼顾、处理好评估各环节的关系等方面加以完善,并在立法后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估程序、评估结果运用等环节积极构建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

  • 标签: 地方立法 评估制度 立法后评估制度
  • 简介:"社会建设"的基本含义是对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结合体当中今天依然存在并发挥着积极作用的那些结合体本身进行"建设",其内容主要是包括"民生"和"民和"两个方面。对于政府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我们都无法得出一个终极的答案,我们不应强求一个统一的理论观点或实践模式,而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或实践模式同时并存、相互竞争。因此,对政府社会建设工作绩效的评估应该主要围绕上述"民生"和"民和"两个方面,针对工作的最终成果及最终成果/工作投入之间的比率进行评价,而不应该是对投入状况和具体工作方式、手段进行评价。

  • 标签: 社会建设 政府职能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指标 政府社会治理 政府角色
  • 简介: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是指依法取得资质的专业评估主体,依据有权机关的指定或适格法律主体的委托,基于法定程序和方法量化评估各类损失的活动。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制度是环境损害救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较为完备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制度的国家,包括水污染损害评估在内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在美国被纳入自然资源损害评估(NaturalResourceDamageAssessment,NRDA)的范畴。对美国水污染损害评估法制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环境污染损害 评估主体 美国 借鉴 法制 评估制度
  • 简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是MPA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研究方法是权衡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构建研究类型、研究策略和研究技术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对六届86篇全国优秀MPA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是MPA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从趋势上看,混合研究日益增长,一手资料收集逐渐上升,二手资料利用逐渐下降,高层次的统计分析日趋增多。进一步提升MPA论文质量,需要加大对研究方法的课程教育,增强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

  • 标签: MPA 专业学位论文 研究方法
  • 简介:本文从政府、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机构和项目业主单位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节能评估与审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其一,政府方应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对评估机构的管理,完善节能专家信息库,加强能评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修订评估审查标准体系,加强对社会公众和企业教育;其二,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机构方要明确评估依据和边界,强化现场调研考察过程,对节能评估文件编制工作负责;其三,项目业主单位方需自觉强化节能减排意识,树立绿色发展观念,积极配合参与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

  • 标签: 节能评估与审查 固定资产投资 博弈论 协同治理 优化建议
  • 简介:由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化程度越来越高,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社会也需要专门对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那么如何建立这一评估体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同时也对传统的五大土地估价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五大评估方法究竟在地下空间应该怎样具体操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 标签: 地下空间 土地使用权 房地产估价
  • 简介: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 标签: 灾害风险 减灾 体制机制改革 平台 备灾 灾后救助
  • 简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基于投入、产出和效果三种视角,选择若干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与指标,对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公共服务投入和产出方面,不同地市之间的差距整体呈现缩小态势;在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有所提高,不同地市之间的差距变化不大。强化公众需求导向,加大对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薄弱领域的投入和服务,是未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方向。

  • 标签: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享发展
  • 简介:当前,海南省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整体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无法开展整体办学水平评估。应抓好培训项目质量评估这个"牛鼻子",以此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推进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评估工作,应当强化干部教育培训评估理念,构建项目质量评估主体,明确项目质量评估内容,确定项目质量评估指标,建立项目质量评估机制,用好项目质量评估结果。

  • 标签: 海南 干部培训 项目评估
  • 简介: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学院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目前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体系、流程体系以及培训成果转化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对策。

  • 标签: 党外代表人士 教育培训 效果评估体系
  • 简介: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各省市自治区扶贫任务正在有序进行,脱贫攻坚工作已初见成效。构建脱贫工作体系,理清脱贫责任,完善脱贫考核制度,对脱贫工作进行督查、验收,裨补缺漏,需要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第三方评估"是检验脱贫实效的重要手段,利用其对脱贫攻坚进行倒逼,推动精准脱贫持续深入。

  • 标签: 第三方评估 脱贫工作 检验 全面小康社会 扶贫任务 考核制度
  • 简介: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社会而言,风险评估制度能够发挥降低行政决策的风险性、协调系列决策和保护相对人信赖利益的作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面临地方性立法、评估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和民众程序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责任追究机制、提高民众决策程序和权利救济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标签: 行政决策 风险评估 保障措施
  • 简介:科学立法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法律评估,而要对法律进行有效的评估,就需要一套完备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成为提升立法评估水平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旨在建立一套容纳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测度指标,测算法律可能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从而使法律评估更具操作性、客观性与精确性。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需认真区分不同的时限、地域和法域,从而明确指标体系适用的基本时空维度。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提出,对于当下全面推进我国的立法水平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 标签: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法律影响后果 立法评估 立法科学
  • 简介: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争论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道德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工具理性),还是人生应追求的终极目标(价值理性)?社会转型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是在滑坡,还是在爬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发展方向是应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应全面超越这一经济形态?通过分析认为,把追求崇高道德视为主体自我超越的目的较具合理性,而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促进人性从“恶”向“善”的超越过程;“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都有合理性又都存在理论缺陷,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来观照“道德之破”更为重要;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引导和超越。

  • 标签: 社会道德状况 道德滑坡 道德爬坡 自我超越
  • 简介:2015年《立法法》修改,大量的设区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维护法制统一的困难进一步被放大。为了避免出现"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法制化"的"立法割据"现象,并维护社会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必须不断完善设区市地方立法的规范体系。具体而言,设区市地方立法规范体系就是设区市立法的质量保障体系,具体要求是立法权限、立法选择、立法内容、立法程序、立法体例、立法语言、立法衔接等各个立法环节科学规范,符合统一的立法标准,目的是保证设区市地方立法工作如同现代化的生产线一样,在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的衔接配合之下保证立法产品的规范化。因此,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设区市地方立法规范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则是以科学评估为基础的。

  • 标签: 立法规范体系 立法选择 立法程序 立法衔接
  • 简介: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改进和提高政府绩效的有效途径。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经过10余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存在诸如传统管理观念僵化、公民参与能力和素质不高、法律保障不健全、参与方式及技术不完善、评估结果缺乏合理使用等问题。基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转变传统行政管理观念、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强化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参与评估技术方法、有效运用评估结果等方面提出改进对策。

  • 标签: 政府绩效 公民参与 绩效评估
  • 简介:公安基础信息化绩效评估以江苏公安基础信息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专家评议等方法和手段,探索提出了构建公安基础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设计原则、框架结构及主要指标内容,并根据推广应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供同行参考借鉴。

  • 标签: 公安基础信息化 公安信息化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实践中陷入了象征性执行困境,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做表面文章、走过场、制作虚伪文本材料等“仪式化策略”,使稳评成为一个“制造同意”的过程.地方政府自身存在的“发展与稳定”双重任务之间的“张力说”虽具有很强解释力,但这种解释框架建立在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张力不可调和的假设基础之上.“国家-社会”模式的建构可以达到发展与稳定的有效融合,“国家-社会”模式本身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

  • 标签: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发展与稳定 国家与社会
  • 简介:从整合主义的视野来看,绩效评估应依据“绩效来源——价值标准——评估主体”的逻辑进路,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并重。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应体现在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改善上,也应体现在政府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在绩效来源上,政府购买服务的总绩效应包括前期准备、服务购买、项目产出和消费评价四个环节,应整合前期准备与服务购买中产生的“隐性绩效”和项目产出与消费评价的“显性绩效”。在评估主体上,可借鉴360度评估法,将政府购买服务的利益相关者整合到评估主体当中,涵盖政府内外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克服单一主体评估的弊端。基于此,我们所构建的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估模型是多重绩效来源、多方评估主体和多元价值标准的组合。

  • 标签: 政府购买服务 绩效评估 价值标准 利益相关者 整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