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正>《芳备祖》是我国宋朝诗人编撰的一部植物学专科类书,也是分门别类地提供植物学知识和有关材料的专著,功用与今天的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相同。就目前所知,这样的植物学专门学科的“百科全书”,在世界上以我国此书为最早,故《芳备祖》有“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之称。

  • 标签: 植物学 百科全书 工具书 刻本 抄本 所知
  • 简介:略谈句说明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孙静萱实义切分理论将句子切分为主题和述题。其中与句内容发生联系并将句子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明的部分叫句说明语。句说明语一般有两种类型:1、表示主体或客体意义的句说明语。例如:2、表示疏状意义的句说明语,比如地点、时间...

  • 标签: 说明语 句子 句法功能 实际切分 外语教学与研究 构成词
  • 简介:<正>《广韵》系统的金浊声母並定澄从崇群等在现代闽方言读清的塞音、塞擦音,其中多数字不送气,少数字送气。这种不送气和送气之分,并不以《广韵》的韵类或调类为条件,这是其他方言所少见的情况,成为闽方言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究竟送气与不送气分化的条件是什么,许多学者都在进行探索,也提出过种种解释。作者思索多年,对已有的几种说法尚未敢苟同,又深感这一现象虽不容易解释却是涉及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现对此试作视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属于古並定澄从崇群等声母的字约有四分之一在今闽方言多数点读为送气清音,陈章太同志与我合写的《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一文已经罗列了一些材料。本文加以补充,得出下列四十个字,这四十个字是口语中比较常用的,能单用,而且各地读音比较一致。现把福建境内有代表性的六个点的读音列表对照如下(若有文白异读的只列白读音):

  • 标签: 闽方言 古全浊声母 送气不送气 送气音 广韵 历史层次
  • 简介:<正>0.古汉语浊声母发展至今,在浊声母消失的方言里,大致有三种类型:①平声送气,仄声不迭气;②平仄声都不送气;③不论平仄声,一律变为送气清音。第③类的方言分布情况是,客家话、赣方言、山西西南部的河东方言,以及下江官话里的泰州话、上江官话里的大冶话、西北官话里的天水话、商县话。1.最早出现古浊声母仄声字读送气清音的历史材料极少。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有一处写道:“今荆襄人呼提为堤,……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其中“稻”字中古是定母上声字,属浊声母仄声。“讨”字中古是透母上声字,属送气清音。所谓“坊中语”即口头语。

  • 标签: 古全浊声母 河东方言 客家话 不送气 山西西南部 清音
  • 简介:语言教学法(wholelanguageapproach)是20世纪70年代北美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法.本文探讨了将其原则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可行性,认为语言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翻译教学的不足,更符合翻译教学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因此,对我国当前的翻译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全语言教学法 素质教育 传统翻译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中国语言地图集》指出,“古浊声母字徽语都读清音,多数地点也读送气音。休黟片送气音比不送气音多.送气与否,总的说还看不出条例。婺源北部古人声送气,严州片的建德古去声送气,条例比较清楚.”本文具体讨论徽语古浊声母今读的几种类型.

  • 标签: 徽语 古全浊声母 演变
  • 简介:我国现代修辞学,半个世纪来,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80年代,现代修辞学就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相形之下,作为修辞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的修辞学史的研究就显得过于冷清了。80年代中期,我们才看到一部外国教授写的中国修辞学史。这部史书总的对修辞学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对中国现代修辞学史的论述过于简略,不足以反映我国现代(特别是80年代)修辞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兴旺局面。值得高兴的是,今年2月,宗廷虎新著《中国现代修辞学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专著才能真正把中国现代(特别是80年代)修辞学研究的繁荣兴旺的景象,恰当地反映出来。

  • 标签: 修辞学史 中国现代 浙江教育出版社 修辞学研究 现代修辞学 80年代
  • 简介:官话方言浊清化的一颗活化石──四川境内的现代“老湖广话”及其他黎新第生物学中有所谓“活化石”(如熊猫和水杉之类),语言学中也同样存在。对于研究官话方言的浊清化来说,四川境内的现代“老湖广话”,就是这样一颗珍贵的“活化石”。在现代官话方言中,浊清...

  • 标签: 官话方言 全浊清化 全浊声母 浊塞音 浊音清化 平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