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唐诗于声律、意境、情思等方面积极思考、多方尝试,经过积极探索,为盛唐气象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文章四友、初唐四杰等人从创作数量到质量上都较前人有所突破,为沈佺期、宋之问最终完成律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陈子昂首次明确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结合起来,使唐诗内容里注入了'风劲骨力',为'盛唐气象'的到来从内涵上做好铺垫。刘希夷和张若虚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结合',开拓了初唐诗境。经过初唐几代诗人的不懈努力,唐诗逐渐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境界,迈向盛唐的辉煌。

  • 标签: 初唐诗人 盛唐气象 声律 风骨
  • 简介:唐诗张祜诗简论吴在庆观存张枯名下的诗歌有四百六十多首,除一小部分乃他人之作混人外,其余是可靠的。这些诗歌是丰富多彩的,有山水寺庙题咏,宫庭及宫女生活的记述,有友朋送别及投献述怀之篇,也有感怀咏史怀古,以及描绘自己乡居生活,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怀才不...

  • 标签: 晚唐诗人 山水寺庙 张祜 题咏 皮日休 中晚唐
  • 简介:《全唐诗》断句商兑景翰中华书局版《全唐诗》,用圈号为所收诗全部作了断句,这无疑给读者提供了方便。但其中也有少数断句似欠妥帖,现列举数条,以供商讨:①元结《演兴四首·讼木魅》:“谅理性之不等于顺时兮。不如怨吾心以其想。终念此兮不恰。”(卷241,页27...

  • 标签: 《全唐诗》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内容与形式 理性 “龙”字 语言研究所
  • 简介:埃默森在跟豪厄尔斯一次谈话中说,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一个“丁当诗人”(TheJingleMan)。这大大贬低了爱伦·坡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他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我们知道,埃默森与爱伦·坡都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伟大诗人。但是他们的创作指导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爱伦·坡反对“说教式”的诗歌。他认为诗歌既不能用以教训人,也不能用以劝诫人;而是应当以其自身的真与美去感化人,以其真实情感去陶冶人的性情。相反,埃默森则把自己的诗歌视做传播真理的媒介。他反对爱伦·坡的唯美主义

  • 标签: 爱伦·坡 浪漫主义文学 诗歌形式 埃默森 十九世纪 美国文学史
  • 简介:1999年8月号《诗刊》上,有一篇古马先生的文章:《他们与诗歌一起活着——兰州诗群随录》。文章中有这么一段:娜夜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多年前,她和阿信应西宁某家报社朋友的邀约去玩,顺便也想拜访生活在那座城市的诗人昌耀。在酒桌上,为维护他所尊敬的诗人昌耀先

  • 标签: 文字 兰州 昌耀 诗歌 报社 朋友
  • 简介:视角,是指诗人观察、描写景物的视点①和方向、角度。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诗人在写作过程中,诗中的“景语矽是按一定的视角来“编码”的,那么,读者的理解和欣赏,也必须从同样的视角来“解码”,才能准确无误地获得信息。而这个“编码”——“解码”之间的信道,并不总是畅通无阻的。因为,写景的视角是千变万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会随视角的移动变换而呈现出千姿百态。“一切景语皆情语”。

  • 标签: 景语 唐诗 鉴赏 修辞 自然景物 写作过程
  • 简介:唐代律诗和汉字都有"并置呼应"的表意形式,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为英文译文再现唐诗的"并置呼应"之美提供了指导原则。笔者首先论述了汉字表意原理和唐代律诗意境生成之间的共同模式,即"并置呼应"的表意模式、"时空和构"的表意结构和"此非非此"的表意形态,强调了两者之间在工作机制上的共源性和独特性。接着论证了唐诗英译的特殊要求及"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许先生的"三美"原则,翻译了四首唐代律诗并比照了许先生和笔者的译文,以探讨还原原诗的押韵、对仗之美的途径。

  • 标签: 并置呼应 时空和构 此非非此 三美理论 唐诗英译
  • 简介:唐诗宋词的鉴赏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唐诗宋词色彩词汇的运用有同色系、对比系或多种混合色彩的形式出现,色彩词汇运用之作用为渲染外界环境,精致主题人物,或融入主观情感,展现作者内心的情感.最后,唐宋因时代特点的不同,使用的色彩特点是有差异的,与同期欧洲色彩使用也有区别.

  • 标签: 唐诗 宋词 色彩运用
  • 简介:“镰”,一件普通的农具,一直和“乡土诗人”连结在一起,就不那么普通了。作者把这种连结“演绎”得简洁、形象,于是,如干柴迸发的火焰,便有了这些诗句:

  • 标签: 《镰·乡土诗人》 中学 语文 教学 阅读 李钧
  • 简介:北宋诗人徐积用韵研究张令吾1.1徐积(1028-1103),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著有《节孝集》30卷,《宋史》卷459有传。他的作品很有特色,苏轼称“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卢全)”。徐积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

  • 标签: 《广韵》 徐积 欧阳修 《古汉语研究》 借韵 用韵研究
  • 简介:《黄州竹楼记》中的"茶烟"一词,各家注释众说纷纭,各种辞书均未立条解释.为此,本文通过对《全唐诗》、《全宋词》的全文机器检索,发现"茶烟"共有43例之多,除不成词者外,少数是指焙茶或"烹茶炉火的烟气"、"煮茶的烟火",更多的则是指茶水热汽.

  • 标签: 茶烟 《全唐诗》 《全宋词》 全文检索 茶水热汽
  • 简介:南社诗人苏曼殊、叶玉森、杨铨分别于1911年、1913年、1914年各自发表雪莱译诗一首,是为中国翻译雪莱之发端。通过对三首译诗和雪莱原诗文本及文本外因素的描写性研究发现,在初始常规层面三位译者的翻译均以译诗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接受性为重,基本常规层面翻译选材功利性不强,操作常规层面翻译全面归化,因袭古诗形和文言,不拒白话。三首译诗与三位译者主流文学活动均关联不大,反响寂寂,却为雪莱诗在中国的百年翻译悄然拉开序幕。

  • 标签: 南社诗人 翻译雪莱 描写性研究
  • 简介:“我叫马修,来自哥伦比亚,今年24岁。”接受本报采访时,讲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马修发音吐字抑扬顿挫、近乎标准,让人不禁好奇:这个来自南美洲的大男孩,与中国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缘?其实,曾关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人应该对马修有印象。当年,从97个国家的133名选手中,马修脱颖而出,赢得了美洲洲冠军。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希什金是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巡回画派中颇负盛名的风景画家,毕生主要研究和描绘俄罗斯北方的森林原野。通过大自然题材,希什金真实而充满诗意地再现了俄罗斯的美丽富饶。这既为他本人在俄罗斯绘画史上赢得了光荣的一席之地,也得到了世界各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广泛地喜爱。

  • 标签: 希什金 大自然 风景画
  • 简介:从文献材料可知,宋人不但将叶音用于解说古诗用韵,也用于当时诗歌创作之中。宋代实际有“古音叶音”与“作诗叶音”两种叶音法。宋人诗歌创作叶韵实例,所叶之音都有其文献记录或实际语音的根据。因此,诗歌创作叶音与古诗叶音一样,都只是标志突破礼韵规范的“多音定读”以谐韵而已。两种叶音的精神相通。文章还分析了两种叶音的差异,指出要全面了解宋代叶音,就不可忽视“作诗叶音”现象。

  • 标签: 宋代 诗歌创作 叶音 通语 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