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正>关于辞书评估,1989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上曾经初步谈了一下。近来看到《辞书研究》1990年第1期上发表的第二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我因故没有参加)综述,才知道这一议题在这届会议上得到了深入的讨论。该刊同时还发表了金常政先生的《论百科全书的评价标准》一文,提出了我国百科全书

  • 标签: 辞书编纂 语文词典 综合性百科全书 辞书学 普通词语 评估
  • 简介:反意疑问句除一般的构成外还有以下类型:1.祈使句+疑问部分:用来表示请求或提醒。例:Givemeahand,won’tyou?Doitnow,won’tyou?2.感叹句+“be”的一般形式所构成的疑问部分:用来加强感叹句的语气。例:Whatagoodcomrade,isn’the?YouareMr.Liu,areyou?

  • 标签: 动词形式 否定形式 部分和 LISTEN 肯定形式
  • 简介: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日语》课本(第一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新编著的课本,新课本和旧课本的不同之处,是新课本的单词标上了金田一式的语调标记法,这样从基本上加强了语音的学习与应用。关于「行」鼻音化问题,第三课有如下一段话:在词语中,这五个假名处于第二拍以后的位置,或作助词时,发出的声要鼻音化。同时举出三个单词作例。笔者认为,应再补充说明,还有哪些

  • 标签: 鼻音化 二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五三 标记法 五百
  • 简介:<正>马真先生在《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一文中(见《汉语学习》1991年第2期,以下简称《程度副词》),对程度副词“很、挺、怪、老”等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对正确认识和运用这几个副词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该文对副词“怪”用法的说明似有补充的必要。以下准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程度副词》一文指出,“很、挺、老”不要求一定带“的”,而“怪”要求必须有“的”与之相配。有些虚词书,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也有类似的说法。然而,“怪”后必须有“的”与之相配这个结论并没有得到语言事实的支持。《程度副词》一文中提到的“怪”的用法,主要是这样几种:“怪”修饰形容词;“怪”修饰表心理、

  • 标签: 程度副词 有“的” 用法 虚词 述宾结构 西南官话
  • 简介:高级阶段精读课的语法教学应当是一项“综合工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即系统层面的串珠式教学法、句子层面的模块式教学法、语篇层面的衔接式教学法以及语体层面的转换式教学法。通过这种多维互补的教学策略,探索科学而高效的高级阶段精读课语法教学的理想模式。

  • 标签: 高级阶段 精读课 语法教学
  • 简介:<正>在语言和文学之间,有一个广阔的领域。这里有大量同文体、语体、风格、修辞有关的现象,可供我们长期深入研究。如果单纯用西方或苏联的标准看问题,上述四个概念有时竟难以区分。同样一个stylistits(英),stylistique(法),Stilistik(德),(俄)可以同时译为文体学、语体学、风格学、修辞学。原因是西方或苏联对这门学科只保持一个术语名称的一致。假如认定汉语"风格学"一名与之对应,也只是保持表面形式的一致。究其实际内容,不同国家、时代、流派互有出入,所以又可以译为别的名称。

  • 标签: 修辞相互关系 文体语体 语体风格
  • 简介:<正>近年来国外对汉语之研究,在语用学(pragmatics)方面,似乎渐有进展。影响所及,不但开展了汉语语用学的研究,而且对语法及语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盖许多原来在语法及语意上无法获得圆满解决的问题,由于语用学上的解释,乃使之迎刃而解,同时,也简化了不少语法及语意的解释。本文将简介两篇博士论文及一篇最近发表之研究报告,供国内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界参考。

  • 标签: 语用学 主题串 语法 动词词尾 语意 第三人称代词
  • 简介:提起格助词,尽管人们对它已经有了很深的研究,并对其用法进行了归类,但是在有关的问题上仍有继续探求的余地。(1)木枝折。(2)足折。(3)道右侧步。(4)每朝八时家出。(5)寝五年送。(6)子供泣。迄今人们从各个角度对上述六个句子中的格助词进行了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

  • 标签: 格助词 内在意义 外在形态 句法功能 动作行为 句子
  • 简介:《中国语言地图集》B3图示,郯城、平邑方言是带有北方(冀鲁)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区郑曹片方言。从两地与相邻、不相邻的几地方言的一致性来看,它们是不带有北方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地图集》不必把它们从周边方言中孤立出来。

  • 标签: 郯城方言 平邑方言 中原官话 北方(冀鲁)官话
  • 简介:人们在讨论明晰语言与模糊语言的选择之时,往往喜欢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考虑选择哪一种更好。其实,人们在表达某一个意思的时候,并不都只能是在明晰与模糊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相反,常常是把明晰语言与模糊语言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即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时候,往往上文使用模糊语言,下文则使用明晰语言,从而使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达到互补的功效。例如:

  • 标签: 模糊语言 明晰 语言环境 意思
  • 简介:本文考察汉语相互句中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通过比较汉语和英文相互句中名词短语的多种解读,我们发现,汉语和英语的相互句具有相同的语义特点:(1)该句型中的论元必须是复数名词短语;(2)该句型中的复数名词短语不可能指称总体,只能指称总体中的个体或一部分。因此,汉语和英语标志交互性的不同方式并不影响该句型的论元结构,也不影响该句型中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

  • 标签: 名词短语 指称对象 复数性 分指性 相互句
  • 简介:本文通过对阿尔泰语系三大语族语言的数词"一"进行词源及其之间关系的探讨研究,认为:①阿尔泰诸语之间,仅就数词这个层面上,蒙古语和满语数词"一"具有同源关系;而突厥语数词"一"另有来源;它们没有共同的词源关系.②阿尔泰诸语之间,在同源词这个层面上,数词"一"在蒙古语、满语、突厥语中都有其同源词.③在词源上,阿尔泰诸语数词"一"都来源于母系社会时期共食制条件下的食物分配.阿尔泰语诸语之间存在着发生学联系.

  • 标签: 阿尔泰诸语 数词“一” 相互关系
  • 简介:“行文时间”这一概念,对应用文的写作至关重要。根据工作发生与相关公文写作之间的时态关系,我们可以把应用文划分为事前行文的应用文、事中行文的应用文和事后行文的应用文三大部类,分别实现应用文的科学预测、中期控制和评估总结的管理功能。

  • 标签: 应用文 相互作用 文种 公文写作 科学预测 行文
  • 简介:传统语言学派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技能,前者为吸收性技能(receptiveskill),后者为生产性技能,(productiveskill)。因而,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阅读和写作截然分为两门课程。由于'吸收'比'生产'容易,所以学习这两种语言技能的顺序是先读后写。换句话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

  • 标签: 写作能力 语言技能 外语阅读 相互关系 阅读过程 课程设置
  • 简介: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图式理论和van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为外语教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探讨把图式理论和宏观规则即删略规则、概括规则、组构规则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的互补性,试图提供一种新的听力教学的研究视角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途径。

  • 标签: 图式理论 宏观结构 英语听力教学 互补作用
  • 简介:网上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正与传统课堂教学并存,且相互。目前,如何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上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和研究,认为,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有一致性,但由于教学条件的不同,两者在教学方式上有其各自的优越性。本文着重对传统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课堂教学 网上教学 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