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醒世姻缘传》中已有“X什么X”句式崔山佳近几年来,有一种特殊的句式渐渐多了起来,例如:①神经病。整天写,写,写什么写!有那工夫多赚点儿钱好不好!"我太太不支持。(《小说月报》1991年第10期第5页)②小李赶忙松开了手,说了声"再见",就冲进了厨房...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句式 形容词 《小说月报》 明末清初 汉语学习
  • 简介:<正>鲁迅《故乡》中有“影像”一词,许多汉语辞书都未见收录。《现代汉语词典》有“影像”,其解释是“物体通过光学装置、电子装置等呈现出来的形象”。《中文大辞典》也收有“影像”,其第一义项为“佛家语,谓物体遮光线所生之荫影,喻诸法之自性”。这两者都明显不适用于解释鲁迅所用的“影像”。《中文》此条第二义项“谓肖像、画像也”,却无书证。《故乡》收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课本中注解把“像”简化作“象”(课文中未简化),说:“影象”“是印

  • 标签: 影像 鲁迅 印象 故乡 汉语辞书 中学语文课
  • 简介:X不比Y·Z”是个歧义句式,包含三种语义类型:陈述差异、陈述差距和否定差距。“X比Y·Z”的否定式是“X不比Y-Z”而不是“X没有Y·Z”,“X没有Y·Z”只能部分地代替“X不比Y·Z”。

  • 标签: X不比Y·Z 语义 X没有Y·Z
  • 简介:<正>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对汉语同源词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重点之一。清代学者在寻找词语之间的语源联系时,曾提出了很有影响的“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近人黄侃亦言“音相近者义往往相近”、“凡相类者多同音,其相反相对之字亦往往同一音根”。王力的“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的说明是颇有代表性的。张世禄也说到:“所谓同源词,是指音近义通或音同义近,

  • 标签: 同源词 义素 源线 词义 概念义 音近义通
  • 简介: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教材,采取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紧抓两条线,注重实用性"为原则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既广博又实用的语文知识.何谓"紧抓两条线,注重实用性"呢?

  • 标签: 实用性 语文教育 文学教学 历史 口语能力 口语交际
  • 简介: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语北方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发展演变情况,并且从地域性上挖掘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某些特性;澄清人们在此句式研究问题上比较关注句式发展的时间性,而不注重地域性的挖掘的模糊认识。地域性的挖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又很有意义。

  • 标签: 差比句 时间性 地域性 山东方言
  • 简介:初读《盼》这篇散文,觉似杂花满眼,令人目不暇接。细读之下,才发现作者藏在文字之中的一种匠心和苦心:围绕着简单一个“盼”字,作者引古证今,采用“一线贯珠”的巧妙结构方式,勾勒和渲染出了“盼”的内在意蕴和外在风情,取得了“如丽人行山阴道上,顾盼生辉”的艺术效果。

  • 标签: 《盼》 艺术手法 散文 意象
  • 简介:鲁迅在论及我国传统戏曲的创作时指出:“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致窦隐夫》)案头戏曲剧本多半是文人“掉书袋”之作,故多为历代进步剧论家所不齿,因而我们谈戏曲欣赏,多是对舞台演出的戏曲剧本的欣赏。

  • 标签: 传统戏曲 阅读欣赏 案头戏 舞台演出 生活真实 舞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