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1很多年前,我在湖南的汨罗江边插队,常听当地一些农民聊天。在我那个村子的附近,山头还有抗日战争时留下的战壕,偶尔还能在草丛或荒土里找到一颗锈垢缠裹的颗粒,磨一磨就亮出铜泽——是子弹。子弹证实了史料上的记载,那里曾经发生中国军队截断长岳公路日军的阻击战。

  • 标签:
  • 简介:  两个人外出游玩,他们来到了山里,在爬了半天山后,一个人累了.这个人便坐下来休息,但坐下后不久,这个人忽然发现他跟前全是动物.大象、老虎、狮子以及野牛、野猪和狐狸等等应有尽有,整个儿一个动物世界了.这个人很怕那些动物,起身要走,但来不及了.野猪猛地拱了过来,一下子就把这个人拱倒了.……

  • 标签: 动物世界
  • 简介:“文学”这个概念是人类古已有之的,而“世界文学”这个观念并非是人类古已有之的。只是在1827年,伟大的歌德才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观念。这距今已经172年了。只是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才在不朽的《共产党宣言》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世界文学”的极其深刻的学说。这距今也已151年了。在人类快进入必将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21世纪的前夕,回顾一百多年来西方、东方是怎样看待“世界文学”的,这应该是更多还原

  • 标签: 世界文学 发展 美国 麦卡锡主义
  • 简介:与其“走向世界”,何妨“走在世界”王一川在《世界文学》1998年第一期上撰文指出,与其继续说“走向世界”,倒不如转而说“走在世界”。“世界”在此有了新内涵:一是指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这是中国文学的丰富想象力的坚实基础;二是指中国所置身于其...

  • 标签: 走向世界 人的生存状态 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了解与欣赏 文化交融
  • 简介:“如果我不说话,那么就是在做梦。如果没有做梦,那么就是正在准备做梦。”一生里的7天1984.12.29——我的生日。1996.10.××——因病休学。1998.12.27——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成了铅字,发表在刊物上。好险,差两天就14岁了。1999.07.02——第一次看《新世纪福音战士》,沉迷不已。这个片子无形中影响了我的创作方向。1999.12.21——把13岁创作的《六扇门》贴到了网上,受到鼓励。对我来说,这有如一道催化剂。1999.12.29——过生日,吃完蛋糕下决心,由电脑游戏评论全面转入小说写作。2000.09.29——清晨六点十四分,第一部长篇小说《尖叫天国》完稿。96年初中一年级头痛病发作,休学。97年复读,不到一个月再次休学。98年底开始撰写电脑游戏评论,第一篇不幸撞车,第二篇《生灵激情》发表在《新浪潮》(1998.28期)。之后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电脑游戏评论写作,笔名唐婵。15岁生日那天,决定转入小说创作,直至今日。长篇玄幻小说《瞑王朝》(上部)曾在《电脑商情报·游戏天地》连载。喜欢看爆笑漫画(每次都笑得在床上一滚),看恐怖小说(每次都吓得疑神疑鬼,毛发倒竖),玩电脑游戏(每次都改得天花乱坠,死机不断),写小说(每次都写得……)。也喜欢在拿到零用钱之后去逛街。买一小瓶香水,或者漂亮的发带,小装饰品什么的。最讨厌的是看上去复杂难懂的东西,比如数理化,哲学什么的,这些东西我从来就没弄明白过。总之,就是个普通女孩子而已。

  • 标签: 电脑游戏 班主任 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 小说写作 评论
  • 简介:渐渐暗下来的河岸边离去的纷纷离去渐渐暗下来的河岸边风吹来了秋天紧迫的寒意风吹着——树叶、时光……什么不在离去?只有那些恋人和座下的石椅风,不能吹走哦,柳枝上还有最后一抹夕光温柔地逗留阳台明亮阳台明亮是因为有人在此凝望晾衣竿的眼睑下,一溜水珠慢慢胀大吸收了这清晨的全部微光不时地,由于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一两颗水珠坠落在那儿只白蝶萦绕不去的丝瓜架上啊,它们的翅膀,多么轻盈的淋不湿的翅膀——我从来没有的翅膀

  • 标签: 世界空旷
  • 简介:玫瑰何以开放——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当代德国曾经评选十大伟人,分别为阿登纳、马丁·路德、马克思、巴赫、爱因斯坦、歌德、古滕贝格、索菲·朔尔、勃兰特、俾斯麦。其中最年轻的索菲·朔尔,死时年仅22岁,而且她是十人之中惟一的女性。她凭什么享此盛誉?看起来简单:她暗中参与制作和散发反纳粹的“白玫瑰”传单,并因此慷慨就义。仔细思想,这极不简单。当时在纳粹德国内部,个人言论受到高度限制,进而形成“沉默的大多数”这等晦暗格局。作为脆弱的个人如何发出必要的声音?索菲和其他白玫瑰小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实践着关于发声的自由哲学。

  • 标签: 安迪 玫瑰 影像 电影节 纳粹 日常生活
  • 简介:我问世界.你为什么辽阔?世界缄默。现在,我远离了深圳,在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走。我坐在飞机里的时候,就重复不断地想,我终于是一直向北了。

  • 标签: 世界辽阔
  • 简介: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小妹安妮·勃朗特有部小说叫《阿格尼斯·洛雷》,这点文学爱好者都知道,但她还有一部长达576页的小说叫《怀尔德费尔府第的房客》这一点则鲜为人知了。今午6月,美国的企鹅经典丛书中将推出这部小说。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代,法律和社会都视已婚女子为其丈夫的财产,而作者在小说中所全力关注的却是妇女权利问题。小说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追求独立的女人所进行的不懈抗争。主人公

  • 标签: 世界文坛 当代小说 安妮·勃朗特 拉什迪 厄普代克 多伊尔
  • 简介:我写过一些小说,但我不是小说史的专家,不是文艺学的专家。写小说的人并不是读小说最多的,因为他把精力都放到写上去了。搞教学的、搞评论的可能读得更多,研究得更系统,所以我讲的不一定符合经典的、史的、论的眼光,只是我个人经验之内的那个小说世界

  • 标签: 小说史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讲故事 文学创作
  • 简介: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曾经塑造了许多犹太人的形象。最近他在小说《多尔恩或童年的博物馆》一书中又成功地描写了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多尔恩的犹太人的一生。该书还被法国拉封出版社翻译成法语。多尔恩1929年出生于德累斯顿,1953年离开民主德国来到西柏林。以后他在西德的威斯巴登市定居,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功,既有权力,又受人尊敬。然而,多尔恩的心中却留着一份苦涩,他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破损的童年——父母离异,母亲早逝。就在多尔恩一心想从物质上找回那些能代表他童年生活的东西的时候,他突然神秘地去世了。

  • 标签: 当代著名作家 世界文坛 阿尔弗雷德 童年生活 多尔 瓦尔泽
  • 简介:基地诗人金斯伯格的新诗集据英国《卫报》周刊95年1月29日报道,著名“垮掉的一代”重要诗人阿伦·金斯伯格新诗集《世界你好》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发行。金斯伯格诗歌中的政治倾向从不需要你费心去索解。从开始写诗起,他就总是直抒胸臆。这本新诗集读起来让人觉得是对接连不断地发生于1986年至1992年间所有重大事件的评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爱

  • 标签: 金斯伯格 世界文坛 “垮掉的一代” 《一千零一夜》 美国通俗小说 马哈福兹
  • 简介:1988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揭晓1988年度美国全国图书奖已揭晓,两位新闻工作者荣膺这项美国最高图书奖,分别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尊路易丝·奈维尔逊的雕塑作品。最佳小说奖由报刊专栏作家皮特·德克斯特获得,获奖作品为《巴黎鲑鱼》(ParisTrout)。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以一名14岁的黑人少女被害为线索逐步展开情节,描写了一名白人店老板如何疯狂地胁迫一黑人青年偿还债务,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这是德克斯特的第三部小说。

  • 标签: 小说叙述 全国图书奖 世界文坛 德克斯特 美国佐治亚州 新闻工作者
  • 简介:又一部亨利·詹姆斯传记问世纽约市昆斯学院英语教授弗雷德·凯普兰的传记新作《亨利·詹姆斯:天才的想象力》已在美面世,这部传记在情感的复杂性与洞察的深刻性方面堪称与詹姆斯本人所写的小说相媲美。这部极其生动的作品描绘出了一幅詹姆斯精致的画像: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为了保持自身的某种独立性而放弃美国国籍迁居国外。按书中所述,詹姆斯在两性关系、社会生活及自己的小说中均采取女性角色。尽管他曾恋上许多男性,但总体上说,他总是压抑自己的同性恋欲望,唯恐自己的性错乱会妨碍自己体验生活的深度。

  • 标签: 亨利·詹姆斯 世界文坛 矛盾心理 维多利亚时代 非洲裔美国人 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