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析正在和即将进行的土地流转的价值和风险,《探索与争鸣》杂志编辑部与同济大学联合召开“土地流转的价值与风险”研讨会。会上,秦晖就这一进程中如何保障人地二权发表了看法。

  • 标签: 保障 《探索与争鸣》 农民 土地流转 同济大学 编辑部
  • 简介:11月下旬,首阳山发电公司举办“大干四季度杯”中国象棋比赛,为职工们再鼓干劲,为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营造氛围。中国象棋比赛活动深受该公司职工们的喜爱,此次赛事共有近百名员工报名。

  • 标签: 象棋比赛 发电公司 首阳山 公司职工 中国象棋 比赛活动
  • 简介:历史转型的肇始向来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除了在一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里有所论及外,针对1949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并不充分。杜英著《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以下简称《重构》)一书引入了西方当代空间理论,使其研究从时间维度拓展到空间维度,弥补了先前研究的诸多不足与不见,为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重构》 文艺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上海 范式 文学史研究
  • 简介:新世纪文化作品创作机制受到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媒介文化的多重夹击,这使得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位移,文学阵地由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文学批评标准由专业人士到普通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由作家到写手等;也使得文学消费方式发生转换,从以读者为中心到以书商为导向,书商、出版人的商业化营销模式使文学消费成了符号经济与粉丝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作品格调不高、

  • 标签: 创作机制 文化作品 作家 文学生产方式 代言 人民
  • 简介:我国外国文学批评界习惯于把文学视为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尤其是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其实,19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文本的意义往往滋生于其自身的智能机制之中。文学文本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被动客体,也不只在传递和记忆信息,还是一个运动的、拥有主体性的生命体,能够通过界限转换、对话机制和时空变化等途径,作用于读者,在读者大脑左右半球的互动中,不断地创造意义。

  • 标签: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本 对话 时空体
  • 简介:“你就写一写程田青吧.”当挂职山西长治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的李明把探询的目光递给我的时候,我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 标签: 田青 山西 董事长 公司 有限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