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一《时间深处的爱》,诗集,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作者刘江,未曾谋面。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华北油田工作时,刘江在《中国旅游报》文艺副刊当编辑。1989年10月,我有一首题为《有一伙外国人游碑林》的诗,寄给了《中国旅游报》,是刘江编辑发表的。从此,他与我书信往来,有时也约稿,成为神交。这本诗集是1991年春寄赠我的,是刘江的第一本诗集。

  • 标签: 刘江 华北油田 中国旅游报 文艺副刊 中国妇女出版社 未曾谋面
  • 简介:鹏河从广寒寨倒下来。冲刷溜黑的板石,打个花旋,绕过挂壁岩,自东南缓缓流入鹏家湾。一点,一横撇,一捺,写了一个躺着的“之”字。荡荡漾漾走了七八华里,生下三个水潭。西拦河坝再高,也拦不起它。轰隆隆的摔打声中,它离开了鹏家村。鹏家村上有几棵银杏,都上了百年。三棵在聚龙庵,一棵在杏花屋。国仁和他的战友们第一晚就住在聚龙庵。银杏散发的清香腐蚀了他们整整一晚。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泥土在春天用的是白墨四月,春草如在显影剂里刚刚露出一点轮廓,还没形成势力,梨花已经开放。梨花以花瓣试探天气,摊开瓷器似的白花瓣。而红花在六月之后才露头,红在炎热里不容易凋谢。梨花瓣单薄后仰,像小女孩用手黏在褐色的枝上,四五瓣围成一朵花。只有豆芽十分之一粗细的花蕊戴着小黄帽,像杂技演员躺地上用脚蹬坛子。春草埋伏在旧年的枯叶里,弄不清是转世还是新生。春草在边边角角偷着绿,枯叶掩护它们朝山坡潜行。

  • 标签: 春草 黄帽 一朵花 杂技演员 边边角角 野百合花
  • 简介:白桦之诗一个人走多么孤单。一个人回到生活或者内心同样像一声流水我不能就这样留下你和苍狼一同沉默或者和山鹰一起盘旋我想让你回到我九月深处的心灵

  • 标签: 组诗 山地 个人 心灵
  • 简介:那遍地都是诗人的八十年代早晨江上的鸥鸟,也像一群争先恐后的诗人在江水的丝绸上写下过流动的诗篇

  • 标签: 组诗 八十年代 诗人
  • 简介:古木甲在晋祠听那风声,望大树顶端在风中摇曳;草木众多,置身树间,往来游人就在旁边不远处的行道喧哗,但是听不到他们说什么,树木将人发出的卑微声响悉数消匿。只听到风声,风掠众木而去,萧萧的声音波延而去,那萧萧声博大而寂寞,让人莫明地感动和敬畏。站在树下,人如此矮小,树的高大令人羞惭。人的思绪波动,如树木在风中的微微摇曳,如树木发出的萧萧声,而人的思考那般微不足道。

  • 标签: 晋祠 难老泉 木甲 悬瓮山 圣母殿 凤尾柏
  • 简介:一湛蓝的天空下的永明县,一个叫上江圩的乡村,时断时续地传出一种类似于鸟叫的声音。伴随着这种声音,一群穿蓝色印花布衣裳的农家女从她们各自的家门走了出来。她们手里或挽着一个竹篮,或提着一只木桶,结伴朝着一个河畔走去。一路上,那种类似鸟叫的声音就像一粒一粒种子,洒在她们行走过的田野上,洒在她们洗衣的码头上,洒在她们打猪草的山坡上,洒在她们说悄悄话的树底下,最终化作一种文字的生灵。

  • 标签: 女书 打猪草 鸟叫 书女 江永县 上江圩镇
  • 简介:多读书,方能举目千里;常读书,才能洗涤灵魂。——题记"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确,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识明智审,还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藉。自小我就与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80年代初,别说是奢望拥有一本自己心仪的课外,就是得到一本教科书已是上乘之喜。

  • 标签: 举目千里 书缘 课外书 一本 文学里 人生之路
  • 简介:"每一本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当我读到高尔基这段话时,就深深地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了。,我每天与它形影不离。当我为考试考得不好而闷闷不乐时,它总会让我开朗起来;当我做了某件后悔的事而伤心流泪时,它会让我坚强起来;当我离开父母独自在校寄宿无人诉说心事时,它会一直陪伴着我!

  • 标签: 字印 一本 吴钩 静夜 使人 生动感人
  • 简介:大山大水大画卷陈孝瑞老师是楚雄本土著名画家,他的山水画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他从事绘画三十多年,创作了几百幅美术作品。其中巨幅山水画《云岭春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获得好评。陈老师的画基本是山水画,他画楚雄州北部的大山乌蒙山。

  • 标签: 美术作品 乌蒙 文化旅游 三实 陈老师 陈孝
  • 简介:阮义忠的一瞬之光到现在我都很庆幸自己,见阮义忠先生之前,对他没有太多的了解。他出现在我面前,跟其他普通长者一样,只是前辈,有台湾的地域背景,吃素,还有,他在大陆出的一些作品,如《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正方形的乡愁》、《失落的优雅》和《想见、看见、听见》等在我所供职的报纸版面上都有过推荐。后来我反问下自己,为何在没有了解之前,会对阮义忠的作品第一

  • 标签: 义忠 报纸版面 地域背景 慈济 董桥 幼狮文艺
  • 简介: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在大后方文化界曾经发生过轰动全国的“援救贫病作家张天翼运动”。当时,困居于湖南宁乡的作家张天翼,不幸罹患严重的肺结核病,由于贫穷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大后方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大中学校师生、文化人士,乃至城市平民百姓,纷纷慷慨解囊,募捐救济,终于使张天翼从死亡边缘脱身。

  • 标签: 忘记 文化人士 张天翼 四十年代 肺结核病 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