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一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冬天,瓷都景德镇颇不平静,凡与陶瓷行业有关人等都诚惶诚恐。御器厂东侧的师主庙内,前来祭拜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妇孺甚至老人向着庙内供奉的神灵长揖在地,口中念念有词,表情远比平日要凝重得多。街道上经常看到有入交头接耳,问话的入神情急迫,而被问的人总是摇头,意为局势并不让人乐观,这样的答案,让问话的人失望不已。

  • 标签: 工匠 陶瓷行业 景德镇
  • 简介:诗文本流传至清代,已经携有了大量的异文。翁方纲出于"考定而成一正本"的目的,在《翁批诗》手稿中对诗异文的辨正作了颇有深度的努力。为推求诗异文何者为正,翁方纲征引了45种直接或间接的四部文献,并运用分析行布、考证出处、辨明声韵、推求正字及主观判断诸方法,以眉批、夹签或子注的形式,将其研究过程及成果记录了下来。这一新刊布于2011年的文献资料,对于当代诗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翁方纲 《翁批杜诗》 异文 正本
  • 简介:宋人赵彦材《诗赵次公先后解》有两大特点:一、对诗系年编次的认定与调整;二、在对更早集异文及旧注辨正的基础上,对诗义旨的独到理解。其中透露出来赵次公“以史证诗”的外证法与“以”(行实)、“以”(诗义)的内证法,在早期注中堪称典型。尤其是赵次公以“诗家之心”解诗,超越了通常注重事典出处的“学术性”注释范畴,具备了“同行评议”的意味,成为诗宋注中独一无二的亮点。尽管赵次公注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作为现存最早诗编年注本,其特点与价值在注历史中具有“导夫先路”的开创性。

  • 标签: 赵次公注 旧次 以史证诗 以杜证杜 以杜解杜 诗家之心
  • 简介:杜甫在京十年之诗,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诗之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化,其中包括诗风"正变"、视界转换以及诗歌"怨"功能的深化。以儒学为哲学思想,杜甫十年之旅京诗歌不再是一个单由机械时间划出的封闭场域,而是因小见大,与日后之创作,乃至与诗歌史呼应,做出意义深远的反馈,最终形成一个以"沉郁顿挫"之气为中心的,囊括其一生诗作在内的大结构体系。

  • 标签: 杜诗 正变
  • 简介: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国内收藏有关杜甫资料最集中的地方。文章主要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的较有代表性的清代集,按印本与写本分类,小类下又按钞刻时间先后为序,作一简要介绍。通过简述每部集版本的版式、主要内容、特色及影响等,使世人大致了解草堂馆藏清代集的情况,为学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 标签: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馆藏 清代 杜集
  • 简介:《钱注诗》是清代诗笺注的开山之作,其笺注者钱谦益博通经史,为清代诗风的重要开创者,且政治身份特殊。本文旨在以钱谦益诗文作品为参照,深入体认牧斋诗笺注中蕴藏的笺注理念及其渊源、对诗的独特理解,以及隐微寄托的故国之思与复明之志。以钱证钱,辅以他证,细致阐释钱谦益诗笺注与诗文作品互证互补的密切关系,希冀为《钱注诗》研究与钱谦益诗文研究提供一新的学术视野与解读角度。

  • 标签: 钱谦益 《钱注杜诗》 互证互补
  • 简介:仇兆鳌注诗,诗句个别字词之下,往往有小字注说。或指出读音和所宜声调,或点出其他版本不同用字。仇氏的去取决定,当中必然有过一番思考过程。只是具体思考过程怎样,不曾说出。本文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尝试通过理性分析,以探测仇氏用意之所在。

  • 标签: 杜甫秦州杂诗 仇注 字词去取
  • 简介:任华的诗《寄拾遗》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与我们文学史描述不一样的杜甫。杜甫拥有不凡的才气与豪情,他的诗风怪异奇特,行为狂歌醉卧,性情仗义直言,在长安就拥有盛名。这些特点有助于纠正以往我们对杜甫的很多成见,是可信服的亲历者的旁证。这对于了解杜甫的清狂性格也具有难能可贵的见证意义和价值。通过任华《寄拾遗》这首诗和诗的自述,可见杜甫沉郁顿挫背后还有清狂的一面。我们应该回到盛唐的现场,复原杜甫的清狂,让杜甫的形象丰满起来,鲜活起来。

  • 标签: 任华 寄杜拾遗 杜甫 清狂 性格
  • 简介:2015年4月25日至26日,在河南省巩义市召开了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主办的“杜甫与地域文化暨杜甫读书会:集形成与传播的复杂性”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20多家单位近3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 标签: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杜甫研究 学术研讨会 地域文化 巩义市 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