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罗宾逊·杰弗斯诗歌中有许多生态预警意象,预言人类文明的衰亡、生物界的毁灭、地球向非生命状态的回归以及最终的消亡。这些意象统摄于其独特的"非人类主义"思想,将人类从宇宙的中心流放,消除生物的高下划分,弥合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界线。杰弗斯以坚实的科学理论、不加惊悚的冷峻预言和生动的灾难图景唤醒他的读者,试图医治人类自大骄傲地对待大自然而留下的创伤。

  • 标签: 生态预警 罗宾逊·杰弗斯 未来 非人类主义
  • 简介:随着商品蛋鸡日益的规模化、集约化饲养,粗犷式的饲养管理不能适应现代化养鸡的需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养鸡的每个环节做到更加的完善?

  • 标签: 鸡雏 早期 死亡原因
  • 简介:上海书店出版社于1998年4月出版了6卷本的《黄裳文集》,"都三百余万言,真堪称成果丰硕了"(何满子语)。《黄裳文集》出版后,黄裳先生又想"搜集历年所作未曾收拾的集外文",经由朋友的相助,"到底也有了一大堆",结集为《来燕榭集外文钞》,2006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但他也坦言,搜集到的集外文"才粗具规模","遗漏必多","所谓‘集外文’也还是大不完整的"。2012年9月5日,黄裳先生驾鹤西去,不知先生是否还在惦念他未曾收拾的集外文。

  • 标签: 外文 作家出版社 早期 1998年 黄裳 何满子
  • 简介:当代红学研究者引《慈竹居零墨》等清人文献一般都是为了追溯“红学”一词的起源,很少追问为什么其中涉及的朱昌鼎会从“经学”转向“红学”。本文结合新发现的清人陈忠倚所辑《皇朝经世文三编》中收录的朱昌鼎“经学”范文《格致公例》,尤其是光绪二十三年《万国公报》上刊载的朱昌鼎《(中东战纪本末)序》,对此问题进行辨析,进而阐释“红学”诞生时的文化语境。

  • 标签: 朱昌鼎 《格致公例》 《(中东战纪本末)序》 知人论世 红学语境
  • 简介:摘要《我友诗话》是民国学人王易早年撰写的一部诗话。其中包含了有关王易生平及诗学理论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深入考探,得以较完整地梳理了王易早年的部分行迹,理清了王易与汪辟疆及其他京师大学堂诗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并根据诗话所表达的一系列观点,对王易早期的诗论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我友诗话》 王易 汪辟疆 诗论
  • 简介:因受时代氛围、政治因素及文艺方针政策的影响,1950年代诗歌问题讨论的一个中心议题,是能否在中国古典诗歌五七言和新民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较为普遍的民族化的新形式。在1950年《文艺报》组织的讨论中,诗歌形式的问题就被郑重地提了出来。1953年底到1954年初,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诗歌组召开的诗歌研讨会,进一步围绕格律诗与自由诗展开讨论。1956年8月至1957年1月《光明日报》等报刊进行的争论,则触及未来新诗形式建立的基础。这些议题在1958—1959年间的诗歌论争中得到了更为剧烈的凸显。

  • 标签: 问题讨论 50年代 新格律诗 中国古典诗歌 比照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