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1959年7月16日巴金同志:昨天收到你寄给我的两本书,高尔基《回忆录选》和《巴金选集》,这都是我爱读的书,昨天一收到就看了大半夜,十分谢谢您。

  • 标签: 书简 1959年 回忆录 高尔基 巴金
  • 简介:栏目主持人韩作荣:沈的诗:作品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真意,于世俗的生存状态里体验亲情,并时有洞悟。诗人的眼睛和触觉敏锐,语言发达,真切随意,既有智性的知识,又有对人生的隐忍和慨叹,亦有诗的发现以及属于自己的感受,是对命运的认同,也是对心灵的抚慰。郁雯的诗:一组书写爱欲和内心情感的诗作。作品有痛切的感受、真实的呈现、随心所欲的表达,亦欲语还休、有所节制。直觉、幻觉、渴望、梦境,忧郁、绝望、接受,陈旧、流逝,以及瞬间感觉的捕捉……不同情绪触及了情感的复杂与发酵,是较为动人的心生爱的诗章。

  • 标签: 爱欲 生存状态 智性 欲语还休 栏目主持人 推杯换盏
  • 简介:作家、高级编辑刘永年在4月15日走了,当我知道这一噩耗时,如一声晴天霹雳,让我震惊,让我悲恸.这实在是太突然了,太意外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极力否认,这不是真的,一定是误传,永年比我还小几岁,又是那么随和自然、那么通达乐观,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但我又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编辑的刘永年,他默默奉献,像春蚕吐丝一样,把他的智慧心血献给了文学的编辑事业.

  • 标签: 丝方尽 春蚕至死 至死丝
  • 简介:一吉安市河东,距城二十余里,有一古刹净居寺,端居在青原山。吉水人杨万里,曾自豪地夸耀该山,为'山川第一江西景'。我在日本电影《感官新世界》中,看到男女主人公在平原上分手,背景是隐隐的富士山,周围田野平旷,寺院耸立,河川静流,主人公在雨中握着油纸伞,穿着木屐——黑白画面,给人怦然心跳的忧伤和感动。我想,过去的吉安,也是这样的宁静和文气,有着电影里相似的画面:楼阁素朴静雅,寺庙林立,平原种着稻黍,赣江蜿蜒沉静,充满宗教感和别离

  • 标签: 净居寺 青原山 日本电影 黑白画 油纸伞 男女主人公
  • 简介:今夏气温偏高,进入伏天以后更是燠热蒸人,每日伏案审读,腋窝和膝弯便被汗液浸出湿虽无大碍,但时常痒得心烦。八天,同学聚会,偏又喝了几口,夜里躺在床上,更觉奇痒难实在无法入睡,便爬起来上网,无意中看到了孙友老师逝消息,一时间竟忘了酷热和不升腾起一种难以释怀的悲凉和来。孙友是《章回小说》的功勋之一。从1999年开始,几乎每

  • 标签: 孙方 同学聚会 爬起来 笔记体小说 野莽 浸出
  • 简介:跨越了民国和共和国两个时期的不少现代作家的创作历程往往以"改朝换代"为界,划作前后期,而我这里将令孺创作分期界点划在抗战爆发之时。至于她在共和国时期的作品则不计,因为那段时期令孺作品虽数量不算很少,但几乎全是应时应景的文字,内容既苍白,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特色。能够用以在文学史上评论她的,还是她民国时期的诗文。与之经历类似的许多作家也是如此,有人谓之"何其芳现象"。民国时期,虽被冠以"新月诗人"之名,令孺的诗歌创作总量却少得难以出版一本诗集(那时出诗集本不需要如何多的数量,如臧克家的《烙印》仅二十二首短诗薄薄一册)。

  • 标签: 诗文 外文 民国时期 现代作家 何其芳现象 创作历程
  • 简介:"遇见"《享受图画书———图画书的艺术与鉴赏》(下称《享受图画书》),是因为《中华读书报》记者桂琳女士2012年4月份那一篇对方卫平教授的采访稿。犹记得文章的字里行间皆可触摸得到的先生对于推介以及深度"启蒙"图画书阅读与研究的一腔热忱。如今终于合上《享受图画书》的书页,我一时间竟找不出足够好的词句去描述此刻的心境,直到我把目光定格在书的封面上,微微有些混沌的思绪才渐渐明朗。

  • 标签: 图画书 方卫平 在路上 《中华读书报》 在远方 儿童文学作家
  • 简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③俗话说,一水土养一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水土养一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坑落.

  • 标签: 文学类文本 文本阅读 浙江文学类
  • 简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0分)何容何许人也老舍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第一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 标签: 文学类文本 文本阅读 江苏文学类
  • 简介:何谓文学?翻开任意一本手头的中外词典,都有清晰可见的注解与明确的标示,大致陈述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艺术。即使存在细微的差别与区分,但总体的精髓内核是不会改变的,即都会强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抑或载体,而形象的诉诸与表达则为文学所倚靠的主要表现方式与使用方法,其最终目的则在于表达作者所内蕴的深厚情感及其对丰富社会生活的折射与描摹。

  • 标签: 语言文字 底层文学 立场问题 话语建构 方言写作 方音
  • 简介:一、盗墓小说概念及从中学生群体研究的意义盗墓小说是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由纸媒正式出版的以盗墓为题材的具有惊悚、怪诞、玄幻风格的小说作品,代表作有《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当代文学批评界对以《盗墓笔记》为代表的盗墓网络小说的研究力度还不大,可借鉴的资料较少,目前能够查到的文献有范鹏的《盗墓文学作品兴起的原因及问题现状分析》、朱婉莹的《论新世纪盗墓文学》。前者分析了盗墓小说流行的原因,从好奇心理、寻宝心理和从众心理讨论了盗墓小说与传统文化复兴趋势之间的关系。后者分析了盗墓小说流行的社会因素,指出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是其生产的动力。二人的研究也都涉及了盗墓小说的缺点,如结构混乱、整体水平不高等。类似文献还包括陶东风的《青春文学、玄幻文学与盗墓文学—“80后写作”举要》和马善梅的秽盗墓文学”兴起之源探索》等。

  • 标签: 小说作品 中学生 盗墓 阅读策略 现象研究 当代文学批评
  • 简介:唐代李善以来,陆机《文赋》“浏亮”一词被释为“清明”、“清畅明朗”。有的学者认为其所指是魏晋“新体赋”。本文认为“浏亮”义同“嘹亮”,在当时被用来形容声音的高远嘹亮。陆机不只用它来形容赋的音韵嘹亮,而且藉由“听声形”、“心想其状”的通感方式,兼指赋的辞藻铺排、文采富丽。“体物而浏亮”是陆机心目中赋的理想风貌。毫无疑问,具有这种风貌的,当首推汉代的体物大赋。陆机高度肯定左思大赋作品《三都赋》,也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 标签: 《文赋》 浏亮 听声类形 通感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