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6-06
  • 简介:    一、植物染料的提取和存储技术的提高使织物色彩丰富    我国对纺织物进行设色的原料中,套染是将织物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而在印染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不只促进了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应用

  • 标签: 科学技术色彩
  • 简介: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早已进入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以克隆技术为标志的基因工程也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与此同时,在艺术创作的一些领域,高科技新型材料的运用,以及现代数字技术制作的应用,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对艺术的审美也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是好是坏,的确是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

  • 标签: 介入艺术 审美思考 科学技术介入
  • 简介:科学技术的提高、使用与流行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回顾我国的文明进步历程,能够看到科技与哲学两者之间是有着密切关联的,科技自动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环境,同时也对哲学观念有着相当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哲学两者之间相互的关联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现代科学技术 哲学 观念 影响
  • 简介: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同样也推动油画的发展,科学技术对油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 标签: 科学技术 油画 人类进步
  • 简介:本文以中国舞蹈博物出访韩国、瑞士的考察资料为基础,对"博物"这一人类文明形式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当代艺术博物的收藏、教育、研究、运营等职能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舞蹈博物的建设开拓思路,使舞蹈艺术成为创造文化国家、美育国民心性的良好途径。

  • 标签: 艺术 文化 博物馆
  • 简介:1936年的一场大火,使我们今天无缘亲炙那座由设计过温室的约瑟·帕克斯顿爵士设计、曾经震撼到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并且在伦敦海德公园重建的"水晶宫"了。不过,无论是莫里斯还是拉斯金,在19世纪中期这样一个转折的

  • 标签: 水晶 中国馆 19世纪中期 莫里斯 拉斯金 设计
  • 简介:中国美术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从1月19日起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们。敦煌艺术大展的展品绝大部分来自敦煌研究院提供的自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复原洞窟、敦煌石窟壁画临本、敦煌石窟彩塑真品和复制品等。展出面积4000多平方米,使用了美术一层全部9个展厅,其中,敦煌石窟壁画临摹品120幅,从题材内容上看,包括佛像、飞天、伎乐天、供养人等,其中不乏鸿篇巨制,如《千手千眼观音》、《张骞出使西域》等作品都是长达数米的完整壁画临品。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飞天 敦煌研究院 敦煌艺术 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
  • 简介:5月20日下午,"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举行。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长范迪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等文化艺术界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 藏品 同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 简介:中国的设计艺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设计遭遇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普通人都能看到的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与生活相关,又与文化相连的设计艺术,在文化的前沿迎接着各种最新的艺术思潮。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设计艺术 国际 日常生活 经济全球化 艺术思潮
  • 简介:本文从部门组建者的高度,以世界上博物现象从古至今的宏观发展为线索,完整梳理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博物从无到有,从想法初探到着手实施的过程,系统陈述了中国舞蹈博物的概念阐释、功能定位、使命职能等方面,是一篇关于"舞蹈博物"这一世界范围内文化前瞻举措的专业理论文章。

  • 标签: 博物馆 中国舞蹈博物馆 定位 建设
  • 简介: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典藏结缘——郑作良、韩卫国、裴建国、丁宗江、崔光武作品展”近日亮相京城,六位画家各展倾心创作的这一批新作向人们展示了其不凡的功力和无限的美感。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结缘 典藏 画展 画家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推出的"中国国家博物典藏——中国古代书法"专题陈列展,由甲骨开始,直至明清墨迹,一百二十余件文物精品展示出中国古代书法魅力。本文选取其中从唐至清有代表性的法书墨迹十四件,其内容包括写经、私函、题跋、诗词,形式包括手卷、立轴、楹联、尺犊。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书法 墨迹 典藏 赏析 书法家
  • 简介:2010年3月13日,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中国水墨现场·2010上海”展在上海美术一层展厅开幕。著名水墨画家陈心懋、陈九、蔡广斌、何赛邦、靳卫红、陆春涛、李戈哗、王煜、张正民、郑在东等10人的80件作品参展。学术主持肖小兰,策展人杨维民,上海水墨沙龙协办。展期20天,4月3日闭幕。

  • 标签: 上海美术馆 水墨 现场 中国 2010年 陆春涛
  • 简介: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制作精美、工艺考究,反映了当时高超的技术与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制作青铜器的青铜属于合金,其成分主要由红铜、锡和铅等物质组成,这几种物质经过高温熔合在一起,使青铜具备了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较之纯铜具有硬度高、熔点低、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

  • 标签: 博物馆馆藏 司母戊鼎 云雷纹 妇好 饕餮纹 兽面纹
  • 简介:中国美术最近举办了"中国美术五十年捐赠大展(1961-2011)",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一般来说,一流的美术是与它的收藏有关的,而捐赠的艺术品又往往构成了一座美术的经典藏品。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捐赠 作品 艺术品
  • 简介: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美术倾力打造的“中国美术五十上捐赠作品大展”隆重推出,此次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从一九六一年建馆伊始的第一批捐赠的收藏品到刚刚入藏的新捐赠作品中的五十年积累的经典名作,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捐赠 作品 收藏品
  • 简介:当今书法创作、书法评论、书法研究等领域,日益模糊苍白。从小学生到耄耋老人,不时冒出书法明星、书法官员,产生一个个方生方死的书坛新闻。书法越来越像个大江湖、大酱缸,什么人都可以装进来,鱼龙混杂的乱象令书法发展岌岌可危,以致人们对书法越来越审美疲劳。纵观中国书法史,当今的书法没有形成历史性突破和进展,不能不令人深思。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评价体系 科学精神 书法创作 书法评论 书法研究
  • 简介: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市场》美术馆主办,《艺术市场》杂志社江西省工作站、北京拾英堂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江西同人文化陶瓷园公司协办,知名陶瓷艺术策展人张杨策展的“视觉中国洲际行——中国陶瓷艺术展”于2013年12月8日在艺术市场美术盛大开幕。

  • 标签: 中国陶瓷 艺术市场 美术馆 艺术展 视觉 艺术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