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画有“经”也有“权”。所谓“经”就是不变的内核;而“权”就是“随时代”的变化。但是,中国画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经”。所以,什么是“中国画”,一望而知。

  • 标签: “经” 中国画 “权”
  • 简介:学林,教授。一九四六年重阳出生,江西人。师承陆维钊、余任天、吴蔬之、严群等先生。一九八〇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研究生班,导师为诸乐三、陆抑非、朱颖人先生,现在该院执教。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八大山人研究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标签: 学林 会员 中国画系 余任 中国美术学院
  • 简介:繁英档案繁英,1956年生,天津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兰亭奖”,全国第三届书法刻字展,第二届、三届全国正书展,中国书协首届优秀会员作品展,获第四届全国楹联大展奖。

  • 标签: 书家冉 冉繁英 青年书家
  • 简介:不久前,在沈阳市辽宁体育馆举行了“李慕良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的压轴节目是国内著名二胡演奏家惠芬表演的二胡独奏《逍遥津》,第一次目睹惠芬登台演奏,使我兴奋不已。只见她手托二胡,英姿潇洒地走上舞台。她身披一件色彩斑斓的轻纱外罩,飘然欲仙,落落大方,端坐舞台正中。由李慕良长子李祖铭亲自操琴伴奏的乐队奏出一段情绪激愤的引子之后,惠芬便引弓长吟,用二胡“唱”起了这段脍炙人口的老生唱段。这段唱腔是京剧爱好者十分熟悉的。用乐器模拟唱腔,此前并不新奇。如用不同型制的大小唢呐“卡戏”,或用大擂(亦称擂琴)“拉戏”,表演

  • 标签: 闵惠芬 二胡演奏家 作品音乐会 拉戏 擂琴 逍遥津
  • 简介:牟墓为东北古代地方政权高句丽的重要墓葬之一,它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洞沟古墓群下解放墓区南部平原上。1935年,此墓由日本学者发现,据墓室墨书题铭记有“牟头娄”而称之为“牟头娄冢”。牟墓志题写在该墓室正壁梁枋上,正文79行,每行10字,纵横间以界格,另有题首2行,总计81行,全文约800余字。可惜文字漫漶甚多,可辨识者仅约300字左右,略知其内容为高句丽开国

  • 标签: 高句丽 墓志 日本学者 吉林省 地方政权 辨识
  • 简介:宁德市(俗称闽东)从2002年开始贯彻实施“2131工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宣传、文化、电影等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62156场.观众达1200多万人次。2008年。若按九县(市、区)共2113个行政村,应放映25356场.实际完成了28616场.完成率达112.85%.在全省率先实现“2131工程”目标。今年“两会”时.就有代表委员作为提案推广宁德的经验。4月上旬.宁德市政府又一次隆重表彰了县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和“十佳”放映员。

  • 标签: 电影放映工作 农村电影工作 “2131工程” 气势 宁德市 代表委员
  • 简介:泼洒到一个废画框后,它就不是一种“待定义”性质,而是具有一种新定义特征,即它可能是一幅新派的“抽象画”。相对而言,涂墨砾石的钢框更像是一件“纯粹”的材料实验,即石头、墨和刚性结构的材料感性在一起的“搅合”。它比“空”框架更为“无意义”,相比另两个钢框中的墨书和抽象墨象的“坏画”,砾石、墨及钢框的感官组合是一种近于“零度”材料的实验性组合。当然,包含自然材料的“人工”装置,吸收了日本的“物派”和英国的理查德让的大地艺术有关自然物的最低限人工处理的概念。

  • 标签: 装置 感官 自然材料 坛场 人工处理 “纯粹”
  • 简介:上个世纪,吴昌硕与日本艺术家日下部鸣鹤、河井荃芦、长尾甲等人交往的历史已为世人所熟悉,笔者近日读到刘江先生所编的《吴昌硕印论图释》,发现其中有16方"千寻竹斋"、13方"园丁"、带有"园丁"字样的印面24方,"翊"和"翊印"13方。如此之多的相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印章,都是吴昌硕为一个叫泳翊的人所刻。

  • 标签: 吴昌硕 印章 交流 印学 中韩 边款
  • 简介:我和惠芬的同窗之谊,是从1961年我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她从初中升入高中开始的,我们同被分在高一甲班。1964年,我和她又一起跳过高中四年级,免试直升上音本科,直到1969年大学毕业、1973年分配工作之前,我们都在一个班。从附中起,同学们就称她为“老”,称我为“老居”,“二老”由十多岁到二十多岁,前后同学达12年之久,彼此知根知底,相处也十分融洽。参加工作之后,我先在上海歌舞团,后到中国艺术研究院,5年前又调到南京艺术学院;而她一直在上海民族乐团度过了30多年的二胡演奏生涯。

  • 标签: 二胡曲 闵惠芬 听后记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创编
  • 简介:每每提起刚这个名字,就让人联想到染颜色的“大染缸”,或许就是这个名字让他和少儿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让他走上了为之一生奋斗的少儿美术教育的道路。他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强调的是美学涵养和发散思维培养而非美术技法的训练,他也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不同的课程,在整个教学中还要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

  • 标签: 少儿美术教育 版画教学 真情 课堂 大爱 发散思维培养
  • 简介: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中,一种具有显著标识性声音的出现,历经长期的积淀、流传,凸显着其音乐表述的意义。在所显现的二度创造中,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定向听觉的声音意义。陆春龄、惠芬先生成就的经典,是他们对民间音乐的感知、想象成就了艺术审美取向的代表,也是进入中国器乐表演实践、理论研究、美学观照的一个特有现象之一。

  • 标签: 感知 约定性 想象 陆春龄 闵惠芬 二度创造
  • 简介:一、行博物馆内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概况(一)馆内陈列状况行博物馆成立于2093年,共有两个陈列馆,其中的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内共有乐器100多种500余件。馆内工作人员以馆藏乐器为基础,配合了一些乐器的照片、音响资料等辅助展品,将乐器分为体鸣、气鸣、膜鸣、弦鸣四大类别,向观众展示了乐器不同的发声方式和声学原理。

  • 标签: 中国民族乐器 陈列馆 博物馆 工作人员 音响资料 声学原理
  • 简介:惠芬在中国二胡音乐中,以专业化语汇诠释了民间艺术的音韵,以传承、创新的理念树立了当代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念。她特有的执着与纯粹,对二胡艺术的追求、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希翼,透过她生动的艺术历程,释放出一位优秀艺术家独特的精神情怀。

  • 标签: 闵惠芬 二胡艺术 传承 诠释 艺术观念 民间意味
  • 简介:本文主要以更顿群培的弟子,热仁布齐的访谈为主要内容,对更顿群培的绘画实践活动,以及他的艺术观点进行了论述.文章进一步说明更顿群培不仅积极吸收和学习了外来绘画的影响,批判传统的保守艺术思想的同时,包括藏族传统艺术在内的东方优秀经典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有较广泛的研究和高度的评价.他的绘画作品在学习外来艺术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东方艺术的神韵和启蒙主义的现代色彩,他在绘制作品的过程中自觉地融入了他对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理解,这些绘画作品从他个人的视角表现了他所关注的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的众多题材,这在早期西藏现代美术的发展史上具有前无古人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更顿群培 启蒙 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东方艺术
  • 简介:惠芬老师以器乐演奏声腔化为主题举办了二胡专场音乐会暨惠芬二胡艺术学术研讨会。音乐会上声腔化的典型范例《游园》等作品,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民族拉弦乐器声腔化作品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让我们感知到了古人对“唱调”艺术形式喜爱的原由。尽管时代不同,但“器乐演奏声腔化”与“唱调”对于艺术的追求却同根同源,同时,也彰显出我国民族音乐悠远的历史渊源。

  • 标签: 闵惠芬 二胡音乐 声腔化 唱调 《游园》 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