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经常观看短视频的你应该对录制视频一点儿都不陌生吧。就像最早期一镜到底的电影那样,你一般会把手机或摄影机固定在一个位置进行拍摄,而且光圈、焦距都是不变的。可是你知道吗?随着现代电影的摄影水平不断发展,我们现在观赏到的电影往往由上干个镜头素材构成,每一个镜头甚至连0.1秒都不到,导演和剪辑师通过蒙太奇(剪辑技巧)让影视作品更有故事性。

  • 标签: 镜头 影视作品 摄影机 电影 蒙太奇 视频
  • 简介:答:狼毫笔是用黄鼠狼的做成的毛笔,并不是用狼的做的。狼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黄鼠狼的学名叫“黄鼬”,长有棕黄或橙黄色的,黄鼬尾常用来制作狼毫笔,雄性黄鼬的尾又粗又长,用它做出来的笔锋细长刚劲,适合做成狼毫笔头的中心笔柱;而雌性黄鼬尾短小稀疏,柔软细腻,可作为狼毫笔头的披

  • 标签: 灰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黄鼠狼 黄鼬 橙黄色
  • 简介:娅·科瓦茨在此次访谈中介绍了从轰动一时的作品《安全套中的圣母》开始逐渐向风景艺术创作发展的历程,讲解了《山》《树》《所有的海》《空间中的十亿件物品》等多个与宇宙空间和海洋等极限空间领域密切相关的艺术项目,阐释了她是如何将自然科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

  • 标签: 风景艺术 空间 自然
  • 简介:罗马尼亚当代画家艾德里安·格(AdrianGhenie,1977-)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画家之一。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艾德里安·格由国家选派在罗马尼亚馆展出了他的画作。他的作品经常在群展和个展中展出,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画廊和美术馆,例如,利物浦泰特画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佛罗伦萨的斯特罗齐宫。2014年6月,格的油画《假罗思科》售出1426000英镑。

  • 标签: 艾德里安 逃亡埃及
  • 简介:2018冬季学院课程中,纽约大学路易·席德教授主持了《表演奥尔》工作坊,排演了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尔的表现主义经典戏剧《猿》。该剧于1921年首演,全剧共八场,它可能是美国最早的描写劳动阶级在以富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寻找归属感的戏剧作品。

  • 标签: 奥尼尔 工作坊 表演 学院 冬季 1921年
  • 简介:该展于二0一八年四月十七日至六月十八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该展共展出卡塔尔阿勒萨亲王收藏的五百余件稀世文物藏品。

  • 标签: 卡塔尔 收藏 故宫博物院 文物藏品
  • 简介:英国剧场技师协会(AssociationofBritishTheatreTechnicians,简称ABTT,成立于1961年)于1972年制作了第一部剧院设计和规划指南。在1986年修订后,成为任何涉及剧院建筑、装修或者创造一个表现空间的标准参考。2010年由该组织出版、朱迪思·斯特朗(JudithStrong)编辑的《剧院建筑设计指南》(TheatreBuildings:ADesignGuide)一书,是其继承者。

  • 标签: 建筑设计 剧院 指南 帝国 哈克 2010年
  • 简介:中国艺术在印度西亚传播的动因是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艺术在印度西亚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华人华侨、印刷媒介、设施、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等;传播路径主要包括市场路径、教育路径以及国际移民路径等。中国艺术在印度西亚传播使得印度西亚受众对中国艺术的认知有所提高,但并未引起他们对于中国艺术乃至中国形象观念和行为认知的根本变化。针对这种现状,应更加精准细分传播受众、打造中国艺术国际品牌、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介进行传播。

  • 标签: 中国艺术 印度尼西亚 传播 传播受众细分 中国艺术国际品牌 网络新媒介
  • 简介:在威尔第的歌剧中,《埃尔纳》(Ernani)并不那么出名,它常常被人忽视。或许是威尔第出色的歌剧实在是太多,使这部歌剧的地位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威尔第的成名作《纳布科》(Nabucco)又过于光芒四射,它几乎成了威尔第早期标志性的杰作,使得这部创作于《纳布科》两年后的歌剧成了一部过渡性的作品。从内容上看,《埃尔纳》充满了戏剧张力,但又不像《弄臣》《茶花女》那么简洁、抒情、优美动人——显然,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喜欢感官的愉悦,不会像艺术家那样因追求戏剧性而放弃某些感官刺激。

  • 标签: 威尔第 正歌剧 历史 感官刺激 《茶花女》 戏剧张力
  • 简介:罗西写的歌剧种类很多,除了被人熟知的喜歌剧之外,还有滑稽剧、大歌剧和正歌剧等。罗西一共创作了39部歌剧,其中正歌剧就有十来部之多,但另有人说是25部。可见,即使到了现在,歌剧的分类都不是严格的(事实上也无法准确归类)。而所谓的25部正歌剧,是把他创作的严肃歌剧、宗教剧都归之于正歌剧范畴。不管怎么说,罗西创作的正歌剧比他的喜歌剧还要多,这是肯定的。

  • 标签: 正歌剧 罗西尼 米德 历史 喜歌剧 创作
  • 简介:本文分析了意大利马兰戈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点明该模式在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要求三个层面上的特点,并指出,通过课程资源、团队成员、职业能力的“交互”与“整合”,对学生起到了有效的训练作用。该模式重在寻求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对我国设计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提供了一种思路,对我国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 标签: 模块化 交互与整合 平衡发展 多元化培养
  • 简介:拉赫玛诺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极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拉赫玛诺夫作品众多,风格也不尽相同,在演奏方面也各具特色。本文对拉赫玛诺夫钢琴伴奏的特点进行了简要探讨。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伴奏 特点
  • 简介:乔赛亚·迈克尔赫(JosiahMcElheny),集合了雕塑家、行为表演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电影制作人、策展人以及作家等多重身份。迈克尔赫在当代艺术界占据着独树一帜的地位。他最广为人知的创作是用玻璃来做的作品,但其实他也会使用很多其它材料,并且还会和各种不同呼声的人进行广泛合作,其中包括艺术家、艺术史学者还有文学翻译家。

  • 标签: 迈克尔 清晰性 表演艺术家 辩证 电影制作人 文学翻译家
  • 简介:翁·加尔(ManonGauthier)是加拿大蒙特利尔人,是一名自学成才的插画师和视觉艺术家。他曾学习平面设计,并在该领域工作了十五年以上,工作之余自学插画,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设计语言的运用。她的画总是带着种天真孩童的稚气,简单而有趣味的画面让观者心情愉悦。

  • 标签: 视觉艺术家 加拿大 作品欣赏 童趣 拼贴 自学成才
  • 简介:拉赫玛诺夫是二十世纪伟大的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很多的作品,《升g小调前奏曲》是其成名之作。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曲式结构等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演奏经历,细致地对演奏难点进行诠释,为更完美地演奏与教授这首钢琴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前奏曲 创作背景 音乐特征 音乐分析 演奏难点分析
  • 简介:基维·堪达雷里(Givikandareli)国际著名的壁毯设计者和创造者、前苏联功勋艺术家、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美术学院教授,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高比林的艺术创作,是第一个在格鲁吉亚进行壁毯编织的艺术家。历经四十多年的求索与探寻,从挑选材料、到染色再到编织,亲手完成了二百多件大小不同的作品,被艺坛形象的誉为“高比林之王”。

  • 标签: 编织 情感 罗斯 力量 精神 格鲁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