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唐宋词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歌妓传唱、文字传抄、印刷传播为主,它们之间呈现出一种不断叠加和综合运用的关系。这些传播方式的变化对唐宋词词体的确立、词史的进程和词风的演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乃至决定其存亡之命运。

  • 标签: 唐宋词 传播方式 词体 影响
  • 简介:传统的记事、表意和叙事,除了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还可以通过物象或图像来实现。用物象和图像作为媒介,通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视觉“组词”和谐音、形容、比喻、象征等视觉“修辞”手段,形成具象的可视符号进行远距传播和错位传播,是历史和民俗中最具“艺术”精神的文化遗产。这种物象表达方式积淀在一定的文化系统或人群(如无文字民族)中,形成种种具象的甚至艺术化的形式结构及“修辞”方式。人们以物为信,用物象来借喻或象征,约定俗成地共享某些可表达、可解读和可传播的视觉语汇,并渐渐固化为相应的认知习惯和符号化系统。直到现在,即使是已经使用文字的人群,物象表达仍然是在某些场合通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身体、动作、图像、空间等一样,物象表达的丰富视觉语汇及其修辞方式,是视觉人类学关注的人类视觉表达行为之一。

  • 标签: 视觉人类学 物象表达 符号 象征 民俗
  • 简介:伴随着新的生活方式,中国民间剪纸不仅面貌发生了转变,而且传承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民间剪纸是通过母女之间、婆媳之间、村内剪花巧手和劳动妇女之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一辈又一辈地传承着。而新剪纸的传承方式打破了这一局限,它产生了教材和"作品集",以出版的方式扩大传播,参与创作人员更加广泛,作者有作品意识与署名权,在传承方式上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得新剪纸作品提升到与主流文化艺术相提并论的地位。

  • 标签: 民间剪纸 新剪纸 传承方式 创作群体 文化地位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认识到了心理学在学生钢琴学习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逐渐将心理智能训练作为钢琴教学中的基础来抓。本文中笔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为例,从读谱训练、技能训练、乐感培养、背谱训练四个方面对钢琴教学中心理智能训练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钢琴教学 心理智能训练 心理学
  • 简介:对于画家来说,画画是表达自己的方式,画展是表达自己方式的延续。对于观众来说,时下有着太多画展,重要的是作品是否让人记忆和回味。什么是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作品呢?当然是好的作品。什么是好的作品?说实话哪怕专业人士也讨论不清楚。那么,什么才是不好的作品呢?倒可以聊聊。“行、俗、野”应该算是不好的作品,“行、俗”是审美品味问题,不可治;“野”有审美问题,也有技术问题。画画这种事,宁愿技术有问题,千万不要审美有问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 标签: 山水画作品 审美品味 专业人士 审美问题 “野” 画画
  • 简介:在当今全球倡导环保的趋势下,手提袋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它不仅注重实用性、装饰性,同时作为一种"移动的广告",可以随着购物者的活动起到宣传产品、树立企业形象的作用。我国的手提袋设计主要包括产品图案、文字介绍、企业标志等,缺乏装饰性和创新性。相比之下国外的手提袋设计不仅主题突出而且极具个性。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国外手提袋的设计方式,打造拥有民族独特内涵的设计产品。

  • 标签: 手提袋 产品主题 创意表达
  • 简介:操作性学习方式是集合了脑、眼、口,四肢等多种感官参与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音乐学习中,操作性学习尤为重要,学生演奏乐器、演唱歌曲、创编歌舞、体态律动,无不都是一种操作性学习,在操作中体验的益处不言而喻。本文是通过对当前中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来反思目前音乐教学的问题,强调“在操作中学习”的理念,倡导“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以期能够引起一线音乐教师的重视,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 标签: 识谱教学 操作性学习 操作性学习的意义
  • 简介:中国山水画学到了明董其昌时代,出现了以禅喻画的“南北宗”之说。董其昌以唐之禅分两宗比拟当时的青绿、水墨两派画系,可谓开中国画学流派分析之先河。北宗重渐悟,南宗重顿悟。北宗画家(以李思训为始)画法谨细,风格粗硬;南宗画家(以王维为始)画法清逸,风格淳秀。北刚南柔,是董其昌对山水画分宗立派的标准。董其昌这一理论的另一创见,是旨在发扬南宗画(文人画)天然淡雅、逸笔草草的风格。故南宗笔墨成为了中国画学之核心,使它的表现最大限度地挣脱了写物的束缚,树立了绘画作品中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因此,董其昌的南北宗说,即使到了今天,于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乃至当代艺术的发展仍具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禅宗 董其昌 南北宗 文人画 笔墨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的政治主张和民主自由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这些知识分子来到延安后相继参与到了边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为边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农民的文化层次与认知水平与自身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的情况下,延安知识分子如何引导民众们参与到边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又是如何建构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社会与农民形象的?本文以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为切入点,从启蒙、代言、想象三个层面探索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构建农村的几种叙述方式

  • 标签: 延安时期 知识分子 叙述方式 木刻版画
  • 简介:女性先锋艺术家南希·斯佩罗1926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1949年在获得了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后赴巴黎美术学院深造。斯佩罗是一位反传统的斗士,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发展,以及艺术主题、材料、视角的扩展,艺术家能够始终坚持个性,并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宣示女性价值。她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女性图像有如百科图书式的收集和世代相传的女人故事来表达画面,艺术家从中发掘出超过300个恰当有效的形象,这些丰富的积淀慢慢形成了庞大的图像库,她的艺术所带来的全新视觉感受在图像时代中进发出了辉煌的光彩。

  • 标签: 斯佩 图像时代 女性主义艺术 芝加哥艺术学院 克利夫兰 巴黎美术学院
  • 简介:“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向西方绘画艺术学习成为当时中国绘画创作的主潮。但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的与西方现代的绘画艺术的关系,绘画大师们则为此进行着各自不同的艺术探索。在众多绘画大师中,以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影响为最大,并形成了20世纪中西融合的三种方式,即张大千以维护传统国画的立场,用“泼墨泼彩”的抽象方式与西方的抽象派绘画相融合;徐悲鸿以批判继承传统的立场,用透视、明暗等绘画技巧来革新国画,使之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相融合;林风眠是以否定中国传统绘画的立场,通过强调线条、色彩等形式来重塑国画,使之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相融合。三位绘画大师在艺术探索中均取得了不小的艺术成就,但也各自存在局限性。凸显其成就,分析其不足,对我国当代国画创作,无不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 标签: 20世纪中国绘画 中西艺术融合方式 张大千 徐悲鸿 林风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