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世界上好音乐真是多得是,只是我们的耳朵不够用。据说,因为进入网络时代,电脑的发达,媒体的多样,文字的功能将让位于屏幕和画面,人们读由文字组成的文学会越来越少,眼睛的功能将由此转移到网上。我想,即使有一天人们的眼睛彻底从文学的书籍中撤离而逐渐退化,人们耳朵的功能不会减弱,因为音乐不会消失,人们对音乐的选择,一定会远远胜于文学。

  • 标签: 布鲁克纳 宁静 网络时代 音乐 功能 耳朵
  • 简介:瓦格纳的歌剧《西法尔》,多方面证据显示出作曲家将多重的思想寓意寄予其中。歌剧首先显示出明显的基督教内涵,并且在场景、剧情等方面使人联想到基督教的教义。而在基督教的表象之下,歌剧也体现出佛教的某些寓意,这一点从歌剧中对于重点剧词的强调,对人物整体经历和命运的设计中能够揭示出来。不仅如此,众多评论家的全方位解读,也使得歌剧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寓意内涵,包括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内容不断地成为重要的话题。瓦格纳呈献给世人的这部复杂、如谜一般的经典作品,也将随着它的广泛上演展现出更为多样的思想内容。

  • 标签: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思想寓意 基督教 佛教 种族主义
  • 简介:莱奥什·雅切克(LeosJanacek),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捷克作曲家。他是大器晚成者,早期作品并不成功,直到四十岁创作了第三部歌剧《耶奴发》才开始声名鹊起,之后创作的灵感从未枯竭。他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作于1928年,他逝世的前半年,是他最后一首室内乐。作品原标题为“情书”,乐章间尽是雅切克对比他小三十八岁的卡米拉斯托斯洛娃的情感。

  • 标签: 雅纳切克 弦乐四重奏 早期作品 《耶奴发》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 简介:正熟悉的陌生人伦特·尼尔森(LennartNilsson)是谁?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是说到他最著名的摄影作品,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伦特就是拍摄《三个月大的胎儿》的摄影师。1922年,伦特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以西70公里的一个小镇。他在12岁前后接触摄影,成年后曾经是一位自由摄影师,1945年拍摄的挪威解放运动是他早期的几个专题之一,

  • 标签: 尼尔森 微观世界 弗莱 电子扫描显微镜 镜头 纳特
  • 简介:1494年至1498年间,吉罗拉莫·萨沃罗拉领导的重建民主政府的改革运动像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佛罗伦萨,它给佛罗伦萨的政治文化和艺术思想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政治文化上复兴了共和自由的理想,并把共和价值深深地印在马基雅维利和圭恰迪尼等政治思想家的心中。在艺术思想上,萨沃罗拉提出了返璞归真的思想,并将其与基督教信仰结合,产生了以纯朴为美的新观念,不仅启示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发展,还促进了米开朗基罗和波提切利等艺术家去探索人类心灵的归宿和寄托,使他们的艺术风格由快乐活泼向深沉悲壮转变。

  • 标签: 佛罗伦萨 萨沃纳罗拉 政治文化 艺术思想
  • 简介:《卡斯》是当代奥地利德语剧作家彼得·汉德克影响最大的“说话剧”,其戏剧主题是探讨现代舆论对人思维的控制,以及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关系。主人公卡斯习得语言,沦为语言相对论与大众文化制造的产品,成为流行文化和媒体文化下我们每个人的象征和写照。通过对舞台传统戏剧性的消解与汉德克式的荒诞,彼得·汉德克把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倾向推向极致,以语言游戏本身来批判语言的合理性及其对人的压迫。

  • 标签: 《卡斯帕》 彼得·汉德克 奥地利戏剧 德语戏剧 说话剧
  • 简介:西法尔》是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因其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庄重自持的音乐风格而备受争议。本文认为歌剧透露出的基督教思想绝不是为了迎合公众的愿望和趣味,而是体现了尼采“精神三种变形”之说的第三个阶段“孩童”,即个体生命成长的第三向度,是晚年的瓦格纳对人生历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前奏曲中,瓦格纳用最简洁的音乐语言,通过核心主导动机的音响结构力,直指戏剧的核心内涵,戏剧与音乐浑然一体,体现了作曲家最为成熟的创作手法,是其一生创作辉煌的完美终结。

  • 标签: 瓦格纳 《帕西法尔》 前奏曲 主导动机 精神三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