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从深入少女卖淫、脏器买卖等社会阴暗面的《黑暗中的孩子们》(2008)到为胜新太郎①最出色的角色画上休止符的《最后的座头市》(2010),阪本顺治②一直在不断挑战困难的题材,而与编剧丸山升一合作的《变色龙》(2008)以及上一部作品《误闯入的街道》,

  • 标签: 顺治 导演 采访 戏剧 拍摄 镜头
  • 简介:温和文雅的迈克尔·凯恩爵士在银幕上妙语连珠,曾与诺埃尔·考沃德、劳伦斯·奥利维埃、肖恩·康奈利抗衡。但这位演员从不允许公众忘记他原名莫里斯·約瑟夫·米克尔怀特,出生在伦敦南部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海鲜市场的搬运工,母亲是按日取酬的杂役女佣。

  • 标签: 迈克尔 演员 采访录 偶像 实力 普通家庭
  • 简介:围绕记忆展开的爱情故事荒井晴彦以说是当今日本影坛最具代表性的编剧之一,他和曾根中生、藤田敏八、神代辰已等一起搭档为日活公司拍摄了大量杰出的浪漫色情片,尤以描写男女之间难以割舍的爱与欲而闻名。荒井编剧的新作《大鹿村骚动记》可以说既是一部群像喜剧,同时又是一部曲折的“难以割舍”的男女爱情故事。对于这部计划由原田芳雄主演的电影,阪本顺治导演无论如何都“想请有过同样时代经历的荒井先生撰写脚本”,于是继《绑架金大中》之后,二人时隔十年再度携手合作。而这一次,写作手法越来越纯熟的编剧终于开创了“生活喜剧”的新境界。

  • 标签: 喜剧 生活 剧作家 采访 哀伤 爱情故事
  • 简介:2011年末至2012年初,5000万台币投资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掀起观影热潮。在台湾、香港均取得令人瞩目的票房佳绩,而该片在大陆公映前,尽管网络上已有未删节版视频流传,但公映后还是取得了7683万人民币的票房。这样一部怀念青春、怀念初恋的电影所取得的惊人票房连导演九把刀都很惊讶,不停“谢票”。在内地电影人感叹这部台湾青春片的票房奇迹时,不知是否有人记起在《那些年》之前,大陆早已有导演在感怀青春,并感动了众多的70后、80后。2010年末,肖央导演的42分钟短片《老男孩》风靡网络,

  • 标签: 心理慰藉 台湾电影 映照 2010年 《老男孩》 青春片
  • 简介:文中从心理学角度将歌者这种紧张心理作了简单的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以此收到显著效果。

  • 标签: 声乐 舞台表演 心理技术
  • 简介:<正>心理素质指的是人的大脑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客观现实的应变能力,它应当是介于生理素质与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思想文化素质之间,起着平衡和中介的作用。表演者的心理,应该是说与表演有关的行为和精神

  • 标签: 音乐表演 心理素质 心理紧张 情绪和情感 音乐学习 歌唱状态
  • 简介:灾难深重的故事背景也许更能成就一部厚重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关键是如伺叙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也是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主题。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金》)再一次选择这场民族伤痛作为叙事的背景,

  • 标签: 叙事心理治疗 电影叙事 金陵 “南京大屠杀” 1937年 故事背景
  • 简介:纵观我国1981~2011年的音乐审美心理的相关文献,其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和21世纪以来的飞速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见证了我国音乐审美心理研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重大成就。但由于我国把音乐审美心理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历史并不长,我国音乐审美心理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应用研究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音乐审美心理 中国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 简介:书法教学是当前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书法教学实践,主要从书法对学生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两个角度分析并探讨其重要性。

  • 标签: 书法 文化素质 心理素质 培养
  • 简介:对于心理变化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关注当代许多问题还不好定位,关注历史则有许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对于心理变化比较强烈的历史时期,心理剧变与艺术创造力的提升二者之间的关系则显得更加直接明了。晚明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思想领域、文艺思潮和社会变革等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分析 浪漫主义 晚明 现代 嬗变 书风
  • 简介:本文是以震害中个人自救减灾模式为主要的研究平台,探讨了现有地震灾害中个人应急自救产品的设计问题。并引入"危机决策理论"等心理学研究成果,为自救产品的设计研发探寻本源性的心理学依据。

  • 标签: 危机决策 自救产品 设计 心理学
  • 简介:译者前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主任、副教授朱塞佩.哲比诺(GiuseppeGerbino)先生于2011年4月13日下午4点在中央音乐学院作了题为《文艺复兴音乐的两种灵魂说:反思亚里士多德式与柏拉图式的心理学》的讲座,本文据其发言稿译出。文章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两类音乐心理学理论,一类来源于柏拉图有关宇宙灵魂起源的记载,带有神话色彩;另一类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理论,更接近于现代心理学。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作者迈出了重构文艺复兴音乐心理学的第一步。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 亚里士多德 心理学理论 灵魂 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