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秀拉》是诺贝尔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叛逆黑人女性秀拉的塑造,为我们揭示了在男权至上以及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艰辛。本文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作为依据,更为深入的对黑人女性自我迷茫与缺失进行了分析,同时充分体现了秀拉在进行自我构建的艰辛历程。而秀拉作为一个追求自我的独立黑人,被孤立的她更是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成为了新一代黑人的先锋,成为追求自我的先行者。

  • 标签: 托尼·莫里森 秀拉 迷茫和缺失 自我建构
  • 简介: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仅体现在外在形式上,而是更注重文章的内涵价值。女性文学和黑人文学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紫色》,整篇小说细致入微的展现了爱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观点,使其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更加与众不同。《紫色》中蕴含的内容非常的广泛,比如对黑人文化的探讨、对种族制度的讨论等,该篇小说成功的将具有反抗精神的黑人女英雄塑造的活灵活现,主人公的身上也将作者的审美特征进行了体现,

  • 标签: 《紫色》 黑人女性 种族制度 妇女主义 整篇小说 黑人文化
  • 简介:托尼·莫里森作为女性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对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压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作品《秀拉》中,莫里森分析了造成女性悲惨处境的原因,同时也对黑人女性如何建构自我身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 标签: 《秀拉》 黑人女性 建构自我身份
  • 简介:电影以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南部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强调人的发展成长,尤其是黑人妇女在种族与性别双重压力下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奴隶"走向独立的过程,彰显了妇女间的团结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探索男人成长产生变化的可能性.

  • 标签: 种族歧视 父权思想 黑人女性 抗争
  • 简介:奥古斯特·威尔逊的系列剧,不仅反映了二十世纪美国黑人的历史,而且记录了美国黑人女性意识觉醒和嬗变,是一组反映黑人女性自我重构的史诗。戏剧中所折射出来的剧作家的“双重女性观”,体现了他对身受双重压迫的美国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 标签: 奥古斯特·威尔逊 美国黑人女性 女性意识 自我重构 双重女性观
  • 简介: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自1635年以来就沦为了法属殖民地,至今尚未独立。在40多万的人口中,90%以上为非洲或非洲—白人—西印第安混血人种。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有着极高知名度的岛上现代绘画与雕塑,既不是传统艺术的自然延续,亦非土著文化的演变产物。

  • 标签: 加勒比学派 加勒比海地区 绘画 雕塑 本土艺术 黑人艺术
  • 简介:1989年11月,当横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愤怒的示威民众打开一条缝隙时,数万计的东德人从这条缝隙涌入西德境内,他们奔向各大超市和录像制品商店,几小时之内,超市的货架上,快餐食品和录像片和除臭剂就被扫荡一空,被扫荡一空的还有第三样货品,那就是:录像带。

  • 标签: 西德 超市 货品 商店 货架 录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9-24
  • 简介:在非洲黑人的舞蹈音乐中,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特点    在,鼓在非洲黑人舞蹈音乐中起着引领舞曲节奏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浅谈非洲 舞蹈音乐 非洲黑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0-18
  • 简介:在非洲黑人的舞蹈音乐中,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特点    在,鼓在非洲黑人舞蹈音乐中起着引领舞曲节奏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舞蹈音乐 谈非洲 非洲黑人
  • 简介:纵览整个美国电影史,在银幕上出现的人不外两类:演员和黑人演员。演员——不言而喻是指白人演员,他们在各种影片里扮演各种角色,从动作片英雄到性感尤物,从恐怖片到历史片。黑人演员受到种族的限制,只能演某种角色——一般是助手、仆人或罪犯。既使有少数几个黑人演员能当上主角,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五、六十年代很红的黑人明星西德尼·波蒂埃往往只演一些宣传种族平等的影片,而八十年代最红的黑人影星艾迪·墨菲也很难跳出喜剧的框框。所以说,黑人演员在好莱坞很难有机会获得好的角色。丹泽尔·华盛顿凭借着不错的外型和精湛的演技,为自己在好莱坞争得一席之地。他曾因影片《光荣》而获得第六十二届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而在今年

  • 标签: 好莱坞身价 演员丹泽尔·华盛顿 身价黑人
  • 简介:2月lO日,著名美国黑人女高音歌唱家莱昂汀·普莱斯将迎来90华诞。莱昂汀·普莱斯的人生故事并不神奇。她20世纪40年代在密西西比州长大,像其他非洲裔美国人一样,她只希望在音乐会上演唱,黑人是无法奢望成为歌剧明星的,也没有机会到音乐学院从事教学。

  • 标签: 女高音歌唱家 美国黑人 非洲裔美国人 人生故事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20世纪有很多别名:“婴儿潮”世纪、美国人的世纪、种族灭绝纪、原子弹的世纪、大众文化时代、福利政府时代、极权主义时代。但是,这个世纪最典型的特征恐怕正是历史学家提姆·博兰宁所谓的“音乐狂欢的年代”。可以肯定的是,在18世纪以及19世纪的西方,音乐就具有难以置信的力量——从国歌创作到作为一种真实表达的民间音乐.

  • 标签: 黑人音乐 美国人 电影音乐 碰撞 大众文化时代 20世纪
  • 简介:帕西·格兰杰是美籍澳大利亚钢琴家、作曲家、民歌搜集者、作家、教师,这样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音乐家对管乐合奏、民族、民间音乐,音乐人类学以及音乐教育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达荷美黑人步态舞》是一首音乐会拉格泰姆,创作于1903-1909年,音乐素材取自美国本土音乐喜剧《在达荷美》。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格兰杰音乐中丰富的和声和织体以及多层旋律间精致的对位等手法的运用,同时能够看到他将传统和创新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格兰杰的音乐以及他对音乐的独到见解。

  • 标签: 格兰杰 达荷美黑人步态舞 钢琴 音乐分析
  • 简介:路易斯·莫劳·戈特沙尔克(LouisMoreauGottschalk)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的音乐创作深受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和民族乐派的影响,喜爱从母语音乐文化中吸取素材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大多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标题性钢琴小品。戈特沙尔克的钢琴作品蕴含母语音乐文化的特质,充满了向往祖国的赤子情怀和永恒的青春活力,具有跨越国界和跨民族的艺术魅力。戈特沙尔克彰显母语文化特质的钢琴作品创作,对当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有重要启示。

  • 标签: 戈特沙尔克 克里奥尔 母语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02
  • 简介:野营会歌曲 灵歌    美国黑人音乐文化传统多种多样,灵歌一直是黑人音乐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野营会歌曲是黑人灵歌的原型之一

  • 标签: 发展渊源 文化特征 渊源音乐
  • 简介: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伴随着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而响彻世界的呐喊曾经感召了一个时代.6月21日晚,历史传记戏剧在东方先锋剧场上演,该剧由国家话剧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马丁·路德·金研究教育学院合作推出,马丁·路德·金第一次在中国的舞台上用中文说出了他对人类社会的梦想.……

  • 标签: 上演黑人 公益上演 加盟助阵
  • 简介:塔特·泰勒的影片《帮助》在2011年备受瞩目。影片根据泰勒儿时的伙伴凯瑟琳·斯托基特的同名小说改编,透过民权运动时期密西西比州杰克逊的黑人女佣的视角来看待周遭事件,忠实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及其社会地位,还有她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影片并不冷酷,充满着温情、幽默和欢笑。

  • 标签: 《帮助》 泰勒 黑人 平凡 编导 故事
  • 简介:当你第一次站在她的作品面前时,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刚涉足艺术圈不久的女性画家的作品,画面中驰聘的激情使你惊愕,再细品读,又会被画面中出现的赤裸裸的象征生命元素的符号所震惊,你难以想象她那么快就可以在自已的作品中驾轻就熟地表达自己的观念.

  • 标签: 女性画家 生命元素 画面 艺术形式 曾文
  • 简介:女性绘画根植于西方的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要研究女性绘画必须首先研究女权主义。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 标签: 女性绘画 女权主义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 政治运动 社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