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明洪武4年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600多年。"户帖制"是明初户籍管理制度。洪武3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对全国人口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着"钦奉圣旨",

  • 标签: 人口普查 中国 户籍管理制度 户口本 明太祖 洪武
  • 简介:中国有10个民族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统称为穆斯林。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民族人口构成相差悬殊;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穆斯林主体居住在农村,城市化率低于全国水平;穆斯林人口教育水平进展较快,高学历人才增加迅速;从事的职业以务农和经商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穆斯林部分民族人口呈负增长、女性人口教育不重视、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应该引起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重视。

  • 标签: 穆斯林人口 人口特征 人口普查
  • 简介:四川是一个回民人口相对较少的的省份.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赛典赤*赡思丁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元大德八年(1304年)赡思丁第三子忽辛出任四川行省左丞,实行军民屯田制,他们的部属、家眷、工匠、阿洪、随行商人也来到四川,形成较具规模的回民定居人口.明末张献忠转战四川,烽火连绵,四川人口大减.清初实行"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政策,从湖南邵阳等地迁移来大批回民.据卷八记载:当地马姓苏姓回民后裔,除一部分留居宝庆(邵阳)外,有的迁四川成都、泸州、隆昌、富顺、内江、绵竹、罗江、孝泉、新都、土桥、罗江等县镇.又据该地记载,康熙至乾隆年间,有较多的人迁往四川成都府、嘉定府(今乐山)、叙州府(今宜宾)、犍为、隆昌、郫县等地.载,苏氏先后迁徙四川的,有成都市以及隆昌、仁寿、松潘、犍为、武胜、郫县、达县、绵竹、荣县、宜宾、江油、懋功(今小金)、广元、乐山、南溪、庆符、内江等18个市、县,可见当时迁徙规模之大.乾隆和同治年间,清王朝对西北回民血腥镇压中,一部分幸存者逃到四川仁寿青杠桠、成都土桥乡等地定居,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廷将被俘的1000多户回民编成7个营,押至新都唐家寺、郫县安德堡等地管制屯田.现在四川的马姓回民中,尚有"湖广马"、"陕西马"的称谓,反映的就是上述不同的历史事件.

  • 标签: 四川 实行 行商 人口 商人 民屯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常态,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总和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低生育水平基本稳定;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出生性别比偏高且居高不下;劳动年龄人口跨过拐点,步入下行通道,劳动力数量比较优势开始下降;流动人口规模空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家庭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人口发展中呈现的新常态,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是解决人口结构性失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 标签: 人口新常态 人口政策 生育政策调整完善
  • 简介:虽然存在着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随着史料的重新发掘整理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古代社会的人口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力图从原始资料出发,并吸取国内外学者较新的研究成果,对古希腊的人口人口思想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古希腊人的婚育观;(2)城邦人口政策;(3)雅典的公民人口数量;(4)雅典公民的年龄构成和家庭人口规模。

  • 标签: 古希腊 人口 人口思想 婚育观 城邦人口政策 家庭人口规模
  • 简介:斯里兰卡政府于8月11日起,进行了为期3天的“象口普查”,对该国境内野生大象的数量进行统计。专家们估计,目前在斯里兰卡境内的野生大象数量应该在5000至7000头左右。斯里兰卡野生生物保护部表示,历时三天的“象口普查”旨在为政府制定保护大象的政策搜集信息。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认为此次普查只是个“烟雾弹”,其真实意图是捕捉和驯化国内数量已趋减少的野生大象,因此拒绝参与此次活动。

  • 标签: 生物保护 大象 普查 野生动物保护 斯里兰卡 数量
  • 简介:抚州地区位于江西省东部,左枕武夷山脉,右傍赣江。赣江和宜黄河穿腹而过,于抚州市区交汇为抚河,然后北向流入赣江和鄱阳湖,形成赣东地区大片平缓肥沃的土地——赣抚平原。赣抚平原和武夷山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这里耕种劳作和繁衍生息,并

  • 标签: 武夷山脉 文物普查 赣东 十二个 陆象山墓 谭纶墓
  • 简介:商洛人口,由远古时期的本地先民和外地移民所构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蓝武古道的开辟和丹江航运贯通,就不断有外地移民流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进行过人口迁移,即有移民留居丹江流域。随着兵燹战乱,水旱灾荒,民间迁移更为频繁。明清时期,商洛人口锐减,人烟稀少,田地荒芜。

  • 标签: 商洛县 人口 移民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人口是生活在特定区域、特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产生不同的人口问题,也需要研究和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人口志是记叙一定区域人口历史与现状的专志(篇),它以其特有的编纂原则、要求和方法,如实地、系统地反映一地人口之全貌,揭示一地人口发展的规律,是各地进行人口研究、决策与管理等工作的资料库、信息库,有着重要的资治、存史、教化价值。

  • 标签: 人口志 社会制度 篇目设置 内容要素 编纂工作
  • 简介:《全国文物普查软件》,统计的范围很广,内容非常详细,对文博单位的基本情况、陈列展览、业务活动、文物藏品收购收藏、经费收支等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的自然状况、工作简历、科研成果、学术文章等方面都有较全面的记录要求。是一个开发得很不错的软件。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发现该软件运用方便、快捷、功能强大,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有待改进:

  • 标签: 中国 文物普查 软件 数据库
  • 简介:关于的说明1.编写的缘起与目的"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理论研讨会"的组织者认为:民间文化在"人文奥运"的理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人文奥运中有民俗,民俗需要抢救,抢救需要普查.但北京的民俗文化调查、研究工作目前展开得还相对缓慢.

  • 标签: 《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 生活习俗 民间文化 民族精神
  • 简介:2007-2009年巴彦淖尔市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阴山岩画抢救性普查工作.在三年中,普查队员对巴彦淖尔市境内的每一幅岩画进行了编号、照相、线描、文字描述、定位等规范化操作.并对其中可作拓片的岩画制作了拓片.

  • 标签: 拓片 制作 阴山岩画 普查 巴彦淖尔市 规范化操作
  • 简介:<正>为了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积极配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摸清我地区文物分布状况,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我地区于10月17日开始,举办了文物普查训练班。参加这次训练班的有省、地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及专

  • 标签: 文物考古 普查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训练班 贯彻落实 分布状况
  • 简介: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在美国的传播、美国穆斯林人口与社会网络、宗教对话与社会关系重建等问题的叙述和分析,获得了以下初步认识:第一,伊斯兰教在美洲大陆的早期传播几乎与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航海活动同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第二,伊斯兰教是当今美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较高的生育率、移民和宗教皈依等将会使美国穆斯林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三,美国穆斯林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已成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第四,美国穆斯林温和包容,他们以清真寺和社团组织为平台,致力于宗教对话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努力重塑穆斯林的公共形象。第五,受各种复杂因素的持续影响,美国社会对穆斯林的偏见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如何实现穆斯林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取决于穆斯林群体的自我调适,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群体特别是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 标签: 美国 伊斯兰教传播 穆斯林 人口 社会
  • 简介:战国人口考实臧知非现存史籍中,没有直接、系统的战国人口资料保存下来,后人遂据当时各国出兵数而推定之,计有三说:1000余万人,晋人皇甫谧提出,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从之;2000万人,由今人范文澜先生推定,目前论著多从其说;3200万人,此...

  • 标签: 少数民族人口 战国时代 军队 范文澜 五口之家 匈奴
  • 简介:根据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的历史生态与人文环境,吐蕃户均人口系数约为4,少于中原地区;吐蕃王朝时期在军事部落制度下大致每3户出1士卒。利用这些数据可以估算,除去新占领区所控制的人口,吐蕃王朝本土人口当在350万左右。此外,吐蕃社会中亦存在“不在籍”人口,其具体情况与中原地区有差异。在这些人口中,战争移民约占总人口数的一半强,而战争移民所造成的人口数量变化对后世青藏高原的藏族人口及分布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

  • 标签: 吐蕃 人口 唐代 历史 民族关系
  • 简介:西藏的人口与环境王韶泉西藏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了人口密度小、文化程度低、社会发育迟缓和生产力不高的特点。和平解放40多年来,西藏的人口增长很快,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渐渐产生,但是就西藏本身而言,迄今还没有达...

  • 标签: 西藏人口 人口与环境 生态环境 西藏高原 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和管理
  • 简介:人口是整个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在每个地域或范围内,人口总体的数量和质量,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人口各种要素的构成,人口分布与密度等,由于历史发展的背景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在地域空间无不存在着明显差异性。我们在编写《南平市志》人口部分中,采取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以综述历史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以横分现状为主的表达方式,将志书“详近略远”和“详独略同”的原则具体化。

  • 标签: 志书 浅议 编纂 自然增长 成立 新中国
  • 简介:《番禺县杨村士民颂德碑》在花都区北兴镇杨二村高氏大宗祠内。立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碑质花岗石,高1.75米.宽0.87米,碑首呈弧形,篆书题颧.镌刻工良。文中记载:明崇桢初年,钟国让、钟国相、钟国宰三兄弟纠合李三觉等扰掠番禺县杨村(今花都区北兴镇杨二村)等乡。乡绅高林盛、高广率村民配合官军护卫乡里,击溃匪盗。崇桢四年畅村士民倡立此碑以纪其事。碑中特别颂扬了当政者关心民瘼,能急民之所急。

  • 标签: 广州市 发现 查新 文物 花都区 番禺县
  • 简介:花都区发现数座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在花都区发现的新文物线索中,有数座古村落,如黄沙塘村、港头村、马溪村、三吉塘村、西社村、中心村、白石村等。这些古村落规划统一,布局有序.规模宏大,且保存较完整,大多建于清代.少数可上溯到明代或更早。祠堂、更楼、门楼、书塾或书舍、

  • 标签: 发现 文物 广州市 查新 村落规划 花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