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南疆村落马拉传统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说是了解和阐明维吾尔族现代社会结构的基础。本文以马拉的人际交往、互助关系等社会互动网络体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南疆村落马拉传统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功能,从而试图立体呈现马拉传统社会的整体性和其功能的有机性,为今后深入了解和拓宽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探索和制订南疆地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和管理政策提供有可行性的借鉴。

  • 标签: 马哈拉 互助系统 哲玛提
  • 简介:巴”是哈尼族口头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承载了哈尼族许多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智慧和地方知识。但是,不论是在传统社区还是在学界,有关“巴”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模糊不清。本文旨在立足于本土口头传统,重点探究“巴”文类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而非套用民间文学界既有文类名称来直接对应“巴”。厘清“巴”的文类问题,有助于实现学者观念与地方知识的对接,进而反思学界当前对各民族口头传统文类的界定方法及其局限。

  • 标签: 口头传统 哈尼族 “哈巴” 文类界定
  • 简介:作为蒙元时期首座正式以都城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刺和林的军事防御问题受到了统治者的关注与重视。从都城选址到营建,从都城周边的人工防御设施的建立到后勤保障措施的推行,蒙元统治者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城防体系,为刺和林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对蒙元时期其他几座都城的营建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蒙元 都城 哈剌和林 防御体系 考古
  • 简介:“多吉普尔羌”()是藏传佛教萨迦派法舞文化的典型代表,源于萨迦寺,又称“金刚橛法舞”。如今只有在萨迦寺、德格更庆寺()和若尔盖求吉寺()有传承。若尔盖求吉寺的“多吉普尔羌”在原萨迦寺羌原型的基础上,融入本土文化,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法舞仪式,在安多藏区有较大的影响。2006年求吉寺“多吉普尔羌”被列入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法舞仪式随之也得到了重视和保护。文章以若尔盖求吉寺为中心,将“多吉普尔羌”作为研究对象,以宗教学的视角,从仪式本体及内涵入手,重点解析仪式中的各类象征,揭示法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 标签: 萨迦派 求吉寺 法舞 程式 象征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