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新县广播电视事业过去发展较为缓慢,直至90年代初,新县境内仅有一座功率为300瓦,始建于1979年的西寨电视差转台,开始省电视台节目的转播,没有自办节目。全县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就有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收看不到电视节目,收视率不及35%;全县32万人口,有12万人收看不到电视。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新县广播电视局采取了“向上级要一点,财政拨一点,自己筹一点”的三点发展措施,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强攻硬上,使广播电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振兴发展之路。新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1995年,当老区新县广播电视

  • 标签: 广播电视局 广播电视事业 电视节目 自办节目 有线电视网 电视差转台
  • 简介:数字博物馆是利用数字技术、现代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将传统博物馆所具备的职能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说就是采用国际互联网与博物馆内部信息网的信息构架,将传统的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与计算机网络活动有机、紧密的结合,构筑信息交换载体,实现博物馆的数字,使博物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实现。

  • 标签: 数字化博物馆 数字化技术 管理体制 陈列工作
  • 简介: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博物馆已成为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又一个可望实现"数字革命"的领域.去年夏天,故宫博物院开通了自己的网站,率先迈出了的重要一步.国家教育部也提出了"对大学博物馆进行数字改造"的计划,教育部和财政部拨款2000万元,配套给15个高校的博物馆进行试点性的一期工程.

  • 标签: 数字化博物馆 数字化图书馆 国家教育部 高校 大学 行数
  • 简介:新千年伊始,2000年1月13至1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了'环太平洋协会'的年会(2000PNCAnnualConference&JointMeetings,Berkeley)。'环太平洋协会'(PacificNeighborhoodConsortium,又称:太平洋邻里协会,简称:PNC)是一个对太平洋周边地区进行研究的国际性学术团体,但是其会员不仅仅来自太平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以研究太平洋为中心的广大环海地区之外的各国学术机构。因此,本届大会有包括世界各大洲的近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00多位学者与会,可以称得上是走入新千年之后的头

  • 标签: 环太平洋 PNC 地理信息系统 CONSORTIUM NEIGHBORHOOD BERKELEY
  • 简介:一、一个未圆的梦:广州建台广播事业未传人中国以前,国民党人为唤起民众的支持,已经办了很多报刊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线电传人中目以后,国民党人意识到了利用广播作政治宣传的好处。而最早有意创办国民党的广播事业并付诸实践的即是陈果夫。1924年,陈果夫受蒋介石委托,正在上海为黄埔军校采办军用品。当时,广东革命政府在孙中山领导下实现了国共合作,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但桂系、滇系等旧军阀的军队仍盘踞在广州附近;英帝国主义也在暗中干涉。广东形势复杂,革命急需扩大影响。当陈果夫在上海偶然听到开洛公司(美商所办)的广播后,立刻敏锐察觉到利用其作政治宣传的价值。他认为,用无线电广播作宣传与教育,比办报要得力得多。

  • 标签: 中央电台 广播事业发展 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 指导委员会 蒋介石
  • 简介:《蒙古秘史》中数字的形式已变为标准文学形式的口传历史,常常保留着最初用于帮助记忆及传承的各种各样的技巧,但在后来的稿本中这一点并不为人们所认识。这类例证包括记忆术的头韵体系、史诗的夸张及文化意义上的对史实的歪曲。成书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就是这类文献的典范,在该文献中历史事实与大量的显系想象的事件、人物结合了起来。恰当的例证之一就是蒙古人传说中的祖先都蛙锁豁儿,他在额头正中长着一只独眼,并可用它看见“三程远的势物”。(罗依果:《蒙古秘史》第1、2卷,1971年,《远东史论文集》4:115—63,117页)这类杜撰就是用来描述某人具有超人能力的史实夸张的主要内容。正

  • 标签: 成吉思汗 《蒙古秘史》 数字 口传者 象征意义 十进制单位
  • 简介: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极大进步,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发展的阶段。社会的网络使“数字经济”、“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等一系列概念不断涌现。“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的目标,已经受到政府、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召开。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之中,纷纷喊出了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上海信息港)、

  • 标签: 广州 北京 数字经济 信息化发展 “数字城市” 新机遇
  • 简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这些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如果机械死板地运用,便觉得“枯燥”、“无味”,但如巧用妙用,同是这些数字,则又有另一番情趣。

  • 标签: 诗歌 数字诗 中国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