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今春为纪念沪上著名书法家、学者马公愚先生,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一场书画展览会。珍品佳作,令人目不暇接,不少年轻人对这位长辈有了新的认识。这使我想起了马老写于1962年的一副联语。马老被错划为右派后,较早被摘了帽子,因此,1962年的全市书展上,人们又重睹了这位"摘帽右派"的作品。内容是——"明时多圣主,大道弃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故我至今仍记忆清晰。这是自我说法。

  • 标签: 联语 马公愚 圣主 沪上 令人 山不厌高
  • 简介:三国曹魏时期的何晏、王弼提出的"贵"论已进入对人性和个体的讨论,导引出一种合乎自然人性的自然生活态度。与此相应的"言""意"之争,则使魏晋时代知识阶层作为"人"和"士"的主体意识悄然形成。后来"竹林"中人又对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深入论辩,以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最得人心。"贵"论促成了魏晋之际以建立理想人格、争取精神自由和超越为目标、为实践的人文主义大波的兴起。

  • 标签: “贵无”论 生活价值观 得意忘言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简介: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

  • 标签: 厉坛 无祀 礼俗互动 闽西四保
  • 简介: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文件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