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四”是一个有趣的数字,有人不喜欢,因为它与“死”字谐音;但很多人却爱用它,如“四季平安”、“四海同心”等,又有“四大天王”、“四平八稳”等词,在香港就有“四大天王”男歌星,

  • 标签: 黄公望 “死”字 “四” 天王 歌星
  • 简介:镇纸,又叫纸镇、文镇、书镇等,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此也称作镇尺、书尺、压尺等。顾名思义,镇纸是压纸的文具,文房中的"小五",一是古人写字作画时用以平压纸张,二是阅览书籍时平整书卷。

  • 标签: 螭龙 书镇 文镇 怡情 平压 镇宅
  • 简介:关于“喜”的来历,民间流传好几个版本,影响最广的是宋人王安石创造囍字的故事。经过考证,王安石发明“囍”是不能成立的。

  • 标签: 王安石 民间 故事 宋人
  • 简介:王夫之将"气"提高到本体的地位。他从气本论出发,批评朱熹的"理"僵化不动,批评王阳明的"良知"是虚幻的、空洞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质中之性"来消解宋明理学中"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双重人性论。他以气本论为基础的性论,认为人性是实有的,是变动的。性的实有性与变动性是王夫之以"气"为本体的心性论区别于朱熹以"理"为本体的心性论和王阳明以"心"为本体的心性论的根本特点。

  • 标签: 王夫之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气质中之性
  • 简介:20时期90年代,陕西西安北郊发现了大批秦封泥,这批秦封泥出土之后,已有多篇文章与书籍作了介绍,并报道了部分研究成果。2002年第5期《考古与文物》又刊载了《秦封泥再读》一文,此文不但新公布了一批秦封泥的拓片,而且还刊出了著者对这部分秦封泥的考释。新公布的这批秦封泥,数量多,内容广,涉及秦国历史的多个方面,是研究秦国历史.特别是职官史、政区史的珍贵物证。研究与使用这批秦封泥,

  • 标签: 秦封泥 《考古与文物》 90年代 研究成果 历史 秦国
  • 简介:每个中国人的梦里部有一只猴子,从童年开始它便驾着五色祥云迤逦而来,然后在各种比喻、象征中追随我们成长的脚步,直到老去还有人带着自嘲与欣喜而自称“老猴子”。猴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带着浓重的中国文化基因,渗入民众生活的细节之中。

  • 标签: 文化基因 民众生活 中国人 猴子
  • 简介:《朔州市朔城区志(1989--2010)》共分两册,总计209万字,2014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自此志林再添佳作。笔者以为,该志符合《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提出的关于“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即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述通顺,文字端庄,印刷规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该志在记述内容和表述形式上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体现了创新精神与时代风貌,代表了二轮志书的新追求、新高度、新境界,其思想性、资料性、著述性、学术性均达到一定层次,是一部值得广大修志者品味鉴赏和分析研究的资料性文献。该志的突出特点有如下数端。

  • 标签: 朔城区 朔州市 佳作 赏析 志书质量 记述内容
  • 简介:满族部反映了满族及其先世从远古至清末、民国的不同时期的生活,其中的“乌勒本”至迟在辽金时期应已趋于成熟。目前,很多传统的满族部已散佚,有的因为年长者的离世而不再为人所知,有的仅保留在民众的记忆中,有的仅有片段留存。从已出版及即将出版的51部来看,满族部的文本演述、传播主要经历了七个时期:口述记忆时期;以口传为主,讲古习俗盛行时期;明末清初新说部大量产生时期;清代康乾至宣统讲述说部习俗定型期;辛亥鼎革影响下对满族母族文学有意识传承期;满族部与乌勒本定名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迄当下的定型期。

  • 标签: 满族说部 乌勒本 演述 传播
  • 简介:二十多年前,对于紫砂花盆这类藏品,很多收藏人都不屑一顾,原因是当时主流藏品可挑选的余地很大,许多藏家没太多闲钱来光顾这些"非主流藏品"(业内称杂项)。比如你喜欢瓷器,当时有大把明清瓷可挑选,有钱人选官窑,一般收藏人也挑清三代的民窑精品。再如你喜欢紫砂器,大藏家追时大彬、杨彭年、陈曼生、顾景舟等大名家的壶,普通收藏者则选小有名气工匠的作品。

  • 标签: 收藏者 紫砂器 非主流 藏品 发掘 明清
  • 简介:日本学者吉田盏先生指出,霞浦文书《兴福祖庆诞科》中有敦煌摩尼教写卷《下部赞》第二首音译诗偈的异译,本文将此两种音译本进行参校。本文利用西方学者德金与莫拉诺2010年重新校勘的伊朗语文本、克拉克2013年校勘、英译、评注的回鹘语文本以及芬克校勘、英译、评注的未刊科普特文本,吸收吉田登对汉文的校改与中古汉语注音,重新参校《下部赞》第三首音译诗偈,且辨明其并无错筒。并比照汉文摩尼经的意译用语,对二首音译诗偈加以拟译。

  • 标签: 阿拉姆语 帕提亚语 粟特语 回鹘语 霞浦文书
  • 简介:"行国政治"是草原民族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最高首领及其宫帐的居止之所,亦即国家阙廷之所在,也就是举国的政治中心。文章利用唐代汉文文献、古藏文文献"大事纪年"及相关史料分析吐蕃政权的性质问题,进而论证"行国政治"之成立,具体表现为吐蕃社会"逐水草无常所",政府官员扈从赞普及其大拂庐,组成一个移动迁徙的中央政府,常年在夏季草场和冬季草场之间迁徙游牧。

  • 标签: 吐蕃王朝 行国政治 大拂庐 “大事纪年” 季节性营地 逻些
  • 简介:几年前,笔者在南疆一个古玩市场淘到一张1898年沙俄发行的一卢布纸币,该纸币长150mm,宽90mm(如图)。钱币正面呈蓝墨色,

  • 标签: 殖民统治 沙俄 伊犁 古玩市场 纸币 卢布
  • 简介:金文中有如下形体:一些早期着录书籍所附释文有"惠"②、"[之專]"③、"疐"④、"彙"③等不同释法。其中释"[之專]"(或将形体与"去"联系起来)为现在众多学者所采信。

  • 标签: 甲骨金文 《说文》 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