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汉初服色经历了从"尚赤"到"外内赤"的变化。这是汉朝建立过程中先后袭用楚俗和继承秦制的结果。刘邦起事于沛,属于楚地,为获得楚人的支持,其利用了楚人尚赤的习俗。至汉二年,汉政权以秦朝的继承者自居,将水德作为汉朝的德运,意在稳定秦地、吸纳秦人。根据五德终始说,水德的服色理应尚,但是汉朝并未放弃尚赤的楚俗,最终导致"外内赤"的服色格局出现。由于"赤"和""分别是楚人和秦人崇尚的颜色,"外内赤"这一服色格局也隐约反映了汉初政权中秦、楚两大集团间的博弈与调和。至汉文帝时期,旧的服色体系先后遭到贾谊、公孙臣等人的挑战,持"外内赤"说的丞相张苍遭到了罢免,"改正朔、易服色"的政治举措得到了实施。虽然文帝的改制最终由于新垣平案的发生而不了了之,但终止了对秦朝水德尚的因袭。这为后来汉武帝改制确定汉朝土德、服色尚黄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汉初 服色 五德终始
  • 简介:汉代对官员加封不同质地及颜色的印绶,通过其腰带绶的颜色能判断出其人地位等级,特定色彩的绶是尊贵的象徵,贱人不得佩戴。如《全汉文》卷三九引“《御览》六百八十二”:“昌邑王取侯王二千石墨绶黄绶,与左右佩之。龚遂谏曰:‘高皇帝造花绶五等,陛下取之而与贱人。臣以为不可,愿陛下收之。’”

  • 标签: 墓志 《全汉文》 颜色 汉代
  • 简介:缪宇墓志,是1980年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县西北青龙山南麓的束汉墓志。碑文记载为元嘉元年(151)。《文物》1984年第8期发表了尤振尧、陈永清、周晓陆的《东汉彭城相缪宇墓》,介绍了墓葬的出土情况,并认定缪宇是官秩二千石的彭城相。随后,宋治民发表《缪字不是彭城相》(《文物》1985年第2期)一文,以墓志中记载:“故彭城相行长史事吕守长缪宇。”认为缪宇是代理彭城相长史的吕县县长,其职位与秩级都低于王国相长史,因此称“行长史事”。

  • 标签: 墓志 彭城 青龙山 徐州市 江苏省 出土
  • 简介:《秃鲁帖木儿麻扎志》是一部关于清代后期塔兰奇人的重要文书,对研究东察合台汗国的历史以及伊斯兰教在伊犁地区的传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涉及秃鲁帖木儿麻扎舍依赫家族、塔兰奇人的起源、阿力麻里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名人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介绍收藏在麻扎舍依赫后裔手中的《秃鲁帖木儿麻扎志》,对其作汉译,并简要考释了对该文书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和地名。

  • 标签: 《秃黑鲁帖木儿麻扎志》 研究价值 汉译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陷入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东北义勇军在政府不出兵驱日的情况下,毁家集资,编练民兵,奋起抗日,为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史料是军政部参谋本部第一厅关于吉辽十县义勇军代表孙竞愚呈为组织义勇军苦衷及抗战经过事实致编纂组的公函,反映了东北义勇军早期抗日的决心和艰辛以及他们极希望得到国民政府承认和帮助的迫切心情。

  • 标签: 吉辽黑 孙竞愚 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