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新课程开展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新教材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重视“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和现代科技.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家用电器、汽车、通信工具、节能减排等.教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再创造”,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引入物理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感受物理学科“认识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特有魅力.从而把物理学习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物理知识 学以致用 案例 应用 教学效果 社会实践
  • 简介:实验现象1把一些铁屑装入试管内,并用橡皮帽盖住试管口,然后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在试管下沿同一方向移动几次,如图1所示.试管可以吸起大头针等.

  • 标签: 实验观察 磁现象 实验现象 大头针 试管
  • 简介:江苏无锡人,1945年3月19日生,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家。1967年8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到解放军丹阳湖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3月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1993年聘任为研究员。1990年1月~1991年8月,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

  • 标签: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 加速器物理 马里兰大学 工程学院 副主任
  • 简介: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源照射葡萄糖水溶液,观察到旋光现象,并测出了不同波长所对应的旋光度,从而计算出它们的旋光率.通过分析测量数据得,在一定温度下葡萄溶液旋光率与波长具有对应的函数关系,证实了旋光率与照射光源波长倒数的平方成正比.

  • 标签: 旋光度 旋光率 旋光色散
  • 简介: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享受,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节能观念等都不断在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了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也由此进入了急速发展的时期。建筑电气系统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影响重大。在此背景下,建筑电气设计备受人们的关注。建筑电气设计是实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的关键依据,针对现阶段由于设计因素而造成的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问题,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不断的研究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我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建筑电气设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完善设计结果,从而为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的和谐发展夯实基础。

  • 标签: 建筑电气设计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极为迅猛,相关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电力系统愈加完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加快了更新换代的进程,这种进程变化,使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简便,并且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国家电网的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安全、易于操作。电力系统现阶段境况不错,但就目前的国家电网而言,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去发现问题,并且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去解决这些弊端,采取必要措施并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去增加电力系统极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水平。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安全问题
  • 简介: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1,4-二醇(1,4-BDL)在Pt电极及以Sb和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1,4-二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1,4-二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1,4-二醇在饱和吸附Sb原子的Pt电极上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0V,峰电流增加了1.5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的S原子抑制了1,4-二醇的氧化.

  • 标签: 1 4-丁二醇 PT电极 修饰电极 吸附氧化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电化学循环伏安
  • 简介:摘要变电站作为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电力技术的发展,其中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则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智能变电站运行具有一体化运维操作、智能故障处理、信息交互及时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智能变电站的普及与落实,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同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策略。

  • 标签: 220kV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运行维护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异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捕获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分子内氢键结构对异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捕获自由基的活性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异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高的键离解焓(BondDissociationEnergy,BDE),H原子转移难于发生.但是,它们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分子中引入吸电子取代基(—CN,—NO2,—COCH3)可使阳离子自由基的离子化势(IonizationPotential,IP)值相对于异酰紫草素升高,而引入推电子取代基(-OCH3)可使阳离子自由基的IP值相对于异酰紫草素降低.所研究的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捕获自由基能力,尤其是分子中含有取代基—OCH3化合物.以本体系为例,从理论角度提出了一种研究捕获自由基的活性的方法.

  • 标签: 异丁酰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 捕获自由基活性 氢原子转移机理 电子转移机理
  • 简介:以沙胺醇(SAL)为印迹分子,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为功能单体,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LC-WPBE方法和6-31G(d,p)基组,模拟SAL印迹分子与TFMAA功能单体形成稳定复合物的构型,讨论了其稳定复合物的成键作用位点及数目、自然键轨道(NBO)电荷的转移及其反应的结合能,探讨了SAL与TFMAA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分子印迹中溶剂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SAL与TFMAA印迹比例为1∶4,以氯仿为溶剂时,合成的复合物能量最低,吸附性更强.

  • 标签: 沙丁胺醇 分子印迹聚合物 三氟甲基丙烯酸 溶剂 计算模拟
  • 简介: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进行了研究.样品经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溶解,在盐酸(1.2mol/L)介质中用醋酸酯萃取银与二苯硫脲螯合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方法检出限为0.011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6.0%~12.2%,加标回收率为96.00%~105.00%.能满足地球化学样品中银含量为0.02~5μg/g范围内银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萃取 地球化学
  • 简介:以1,3-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1,3-二醇为核心的柠檬酸-1,3.二醇-柠檬酸(cBc)爪状物小分子;再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集团的硬酯酸、十六醇接枝合成了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1,3-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六醇(CBC-SH).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CBC和CBC-SH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吻合.元素分析确定了CBC和CBC-SH的化学组成依次为C16H22O14和C98H184O15.合成的CBC-SH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将CBC-SH按600μg/g的加剂量添加到不同的轻柴油中,柴油的冷滤点可降低6℃.

  • 标签: 1 3-丁二醇 柠檬酸 硬酯酸 十六醇 爪形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