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纳米氧化钛(Nano-TiO2)颗粒对人胚肺(HPF)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影响,使用粒径10nmTiO2暴露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24h,提取RNA,应用基因芯片方法,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分类.结果表明,纳米TiO2暴露人胚肺细胞,导致514条肺中表达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基因分类显示400条基因涉及生物学过程;415条基因涉及分子学功能;391条基因涉及细胞构成.纳米TiO2作为外界刺激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影响钙、钾离子通道,上调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TNF、IL1B、IL1A等基因表达.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基因表达 人胚肺细胞 基因芯片
  • 简介:为探讨纳米氧化钛(Nano-TiO2)对人胚肺(HPF)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相关通路的影响,采用半致死浓度(0.437mg·mL-1)的10nmTiO2暴露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24h,提取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纳米TiO2对基因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暴露人胚肺细胞,导致514条肺中表达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涉及多个KEGG通路和BioCarta通路.纳米TiO2暴露人胚肺细胞可能产生以下生物学效应:1)众多位于细胞外区域和细胞膜上的基因(特别是细胞膜受体基因)差异表达,对外界环境胁迫产生应激反应;2)与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大量改变,调控细胞的炎症反应;3)钙离子通路的膜受体基因差异表达,导致大量钙离子内流,调控钙离子信号传导;4)某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如OCLN下调),降低了细胞紧密联接力;5)与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刺激产生大量白细胞以抵抗感染.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基因芯片 人胚肺细胞 通路分析
  • 简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治疗。为探讨诺氟沙星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海月水母螅状体为受试生物,考察了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和不同暴露时间对GTP结合蛋白(GTPbindingprotein)、氧化应激蛋白(oxidativestressprotein)和热休克70kDa蛋白(heatshock70kDaprotein,Hsp70)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48h的半致死浓度(48h-LC_(50))是415.1mg·L^-1,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毒性属于低毒。随着NFLX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Hsp70基因在第7天浓度300mg·L^-1时表达量受到显著性诱导(P〈0.05),较对照组升高9.1倍;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急剧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个基因均在第1天受到显著性诱导(P〈0.05),分别在NFLX浓度100mg·L^-1和300mg·L^-1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升高10.15倍和50.5倍。Hsp70基因、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在实验期间都对NFLX表现出较好的响应。

  • 标签: 诺氟沙星 海月水母螅状体 HSP70基因 GTP结合蛋白基因 氧化应激蛋白基因 基因表达
  • 简介: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食品。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丁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进人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破坏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并没有差别。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脱氧核糖核酸 外来基因 基因技术 作用原理
  • 简介: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β-carotene-15,15'-momoxygenase1,bco1)是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过程中的关键酶,bco1与bco1l是编码此酶的主要基因。本实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的与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编码相关的基因bco1与bco1l,以便深入开展对斑马鱼bco1的功能研究。分别在斑马鱼bco1与bco1l基因2号外显子选取sgRNA识别位点,体外转录制备sgRNA并与Cas9mRNA混合对斑马鱼Ⅰ细胞期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24h后收集部分胚胎进行PCR检测并将PCR产物进行单克隆测序确定sgRNA的有效性,构建首建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PCR检测、凝胶电泳及测序筛选可遗传突变体。本研究分别获得了bco1基因突变与bco1l基因突变,分析表明这些缺失和插入均可导致编码序列的移码,为研究鱼类胡萝卜素代谢及相关发育过程等后续研究提供了材料。

  • 标签: β-胡萝卜素-15 15'-加氧酶 斑马鱼 CRISPR/Cas9技术 基因敲除
  • 简介:在去年年中的时候,著名的分析机构Frost&Sullivan公司发表了一项报告,他们认为2002年基于CCTV的数字系统应用会首次超过模拟系统的应用,并且预测这个转换过程可能在2008年之前就会完成.目前世界上有超过400家的DVR制造厂商,他们都宣称DVR将会成为数字CCTV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DVR技术的本质吧.

  • 标签: DVR NVRS 模拟技术 数字技术 CCTV 网络时代
  • 简介:圣经提到的审判,往往是收割自己所撒下的种子。审判是得到自己行事的结果,这是自然法则。由于转基因的问题,会出现许多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人类会遭到自己酿成的结果和审判。

  • 标签: 转基因种子 自然法则 粮食危机 审判 收割
  • 简介:<正>光收发器的发展历程随着对网络容量的需求急剧增大,光收发器种类和复杂程度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IEEE已经为未来10G以太网标准批准了4种光接口;光网络论坛也为OC-192VSR标准通过了4种光接口(也许最终会有第5个);负责光纤网络的美国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的T11为它提出的10G标准规定了5种光接口。而

  • 标签: 收发器 光接口 光纤网络 以太网标准 网络论坛 信息技术标准
  • 简介:然而,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便会发生多少有些不同的价值判断.低起点上的进步会是显而易见的,但要使进步具有本质的而非仅仅是形式的意义,人们面对的问题就会复杂起来.今天,我们能够生产出优质美观的产品,这是因为制约我们的技术因素减弱了.今天,我们的个人防护用品行业尚未形成一个稳定、清晰、高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则是因为制约我们的经营机制因素并未减弱.相反,单个厂家、产品的技术质量优势,被规则尚不健全的市场竞争所淹没.

  • 标签: 中国 产品 产出 问题 技术因素 PPE
  • 简介:基因作物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转基因作物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可能会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但目前转基因作物对鱼类的饲用安全性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转基因作物作为鱼饲料原料对鱼类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鱼的生长表现、生理生化、脏器功能及发育、组织病理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转基因作物 鱼类 生态毒理学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 简介:身处云南,有近水楼台之便,时间久了,对建水紫陶独特的阴刻阳填工艺情有独钟,但也一直有点遗憾和揪心,因为阴刻阳填工艺的复杂性且成品率不高,能够一直坚守并有创新的制陶师已是为数不多,更不奢望能有眼前一亮的作品了。

  • 标签: 陶艺 成品率 复杂性 工艺
  • 简介: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用以检测类,抗雌激素化合物和环境样品的类,抗雌激素活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人雌激素受体(hER)基因,构建诱饵质粒pGBKT7-ERLBD;分别提取并纯化两种含有ER共激活因子基因的靶质粒pGADg24-GRIP1和pGAD424-SRC1;诱饵质粒和靶质粒同时转染酵母细胞Y187,于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上筛选阳性菌落,分别构建两种ER双杂交酵母ER+GRIP1和ER+SRC1.考察双杂交酵母与不同激素:17β-雌醇(E2)、氢睾酮(DHT)、孕酮(PG)以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结合情况,并考察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羟基他莫昔芬(4-OHT)与酵母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R+GRIP1和ER+SRC1酵母均能够专一性的和E2结合,并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E2对ER+GRIP1和ER+SRC1酵母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诱导的EC50值分别为7.3×10^-11mol·L^-1和1.5×10^-10mol·L^-1,其中ER+GRIP1酵母细胞诱导产生的酶活性值明显高于ER+SRC1-酵母细胞.4-OHT能够抑制E2诱导ER+GRIP1酵母细胞产生的酶活性,并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IC50值为1.0×10^-7mol·L^-1.表明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可以用于检测化合物和环境样品的类,抗雌激素活性.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人雌激素受体 重组基因酵母 抗雌激素活性
  • 简介:细胞凋亡是调控机体发育和维护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在克隆了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肝脏组织中凋亡相关的bcl-2、apaf-1、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之后,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aspase-3和caspase-9基因片段与唐鱼(Tanichthysalbonubes)相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而bcl-2、apaf-1基因片段则分别与鮈鱼(Gobiogobio)和鲤鱼(Cyprinuscarpio)相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和89%。基于稀有鮈鲫和已知物种的caspase-3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稀有鮈鲫与唐鱼、斑马鱼(Daniorerio)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金头鲷(Sparusaurata)、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外源性化学物质对鱼类的毒理学机制及其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数据,同时也为稀有鮈鲫在鲤科鱼类的分类及进化地位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重要参考。

  • 标签: 稀有鮈鲫 基因克隆 同源性分析 系统发育树
  • 简介:苯酚(H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污染物,其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存在及迁移转化会产生一定的健康和生态风险。探究卤苯酚在环境中的转化行为非常重要。光降解反应是酚类物质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实际水体中的有机质等对卤苯酚的光降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大连市区6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卤苯酚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出水中总HPs的浓度范围为77.2~168.6ng·L^-1。在所有检出的卤苯酚中,五氯酚和2,6-氯酚浓度较高,且检出频率均为100%,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10.8~166.7ng·L^-1和0.1~72.2ng·L^-1。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选取2种氯酚和2种溴酚研究它们在污水样品与纯水中光降解行为,从卤原子取代的程度和种类两方面对不同卤苯酚光降解的规律进行类比,分析了其光降解特性。此外,对比分析了不同污水厂出水的对同种卤苯酚降解速率的影响,发现出水的pH值、溶解性有机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卤苯酚的光降解。

  • 标签: 卤代苯酚 污水处理厂 出水 光降解
  • 简介:<正>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法规标准,用法规性标准手段规范安全管理活动,规范人的作业行为,控制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生产目的。中国兵器工业第0研究所在科研生产中重视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工

  • 标签: 安全管理人员 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标准化 不安全因素 安全系统
  • 简介:为揭示浑河流域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态的潜在风险,利用兼并引物扩增获得鲫鱼卵黄蛋白原(Vtg)和核糖体蛋白L-7(RPL-7)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分别为825和450bp),建立以RPL-7为内参基因、定量鲫鱼Vtg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定量浑河野生鲫鱼肝组织Vtg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上游对照点(S1)相比,7月下游各点(S4~S8)雄鱼、S4和S6点雌鱼肝组织的VtgmRNA表达水平皆显著升高(P〈0.05);11月在雄鱼中未检出VtgmRNA的有效表达,雌鱼也仅在S2和S3点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研究表明,浑河流域野生鲫鱼尤其是在7月明显受到了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的影响。另外,qRT-PCR方法能够灵敏检测出鲫鱼Vtg基因表达的时空差异。

  • 标签: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卵黄蛋白原 实时定量PCR 浑河 鲫鱼
  • 简介:我爱平安绿每当我看到那株青萃的榕树心头就涌上一阵甜甜的暖意它蔚蔚然耸立在忙碌的厂区慷慨支撑起一穹平安的绿荫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希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专为优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性能而设计的SV35.5系列硬盘。希捷SV35.5系列硬盘针对苛刻的24x7全天候视频监控应用而设计,具

  • 标签: 希捷科技 推出新一代 数字视频监控
  • 简介:目的了解衡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中国传统习俗在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衡阳市随机抽取4个社区,再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产后2~4周的妇女共492例,利用“EPDS量表”和自编的“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EPDS≥13定义为抑郁症患者,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92例产妇中共有107例抑郁症,抑郁症发生率为21.75%.产妇的年龄、“坐月子”的地点、家庭经济收入、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无关(P>0.05),产妇的文化程度、婴儿的健康程度、性别、与期望性别的一致性、家人对婴儿的心理接受性、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7个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衡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1.75%,中国“重男轻女、传宗接”的传统思想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

  • 标签: “传宗接代”思想 产后抑郁症
  • 简介:得克隆(DechloranePlus,DP)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氯阻燃剂,具有POPs特性和环境毒性,但其生物毒性数据非常有限。本文选择水生初级生产者纤细裸藻(Euglenagracil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藻细胞生长状况、光合色素水平、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醛(MDA)含量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DP对其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DP对纤细裸藻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DP浓度较低时(0.1和0.5mg·L^-1DP)类胡萝卜素含量受到轻微抑制;较高浓度DP暴露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增加,同时高浓度DP(8mg·L^-1)下MDA含量显著上升,提示膜结构受到损伤;表明较高实验浓度范围内,DP对纤细裸藻的生长及抗氧化系统均产生一定影响,结果将为DP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得克隆(DP) 纤细裸藻 毒性效应 生长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