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丙烯腈(acrylonitrile,ACN)诱导的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对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信号通路的影响,我们将5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以12.5、25.0、50.0mg·kg^-1ACN灌胃染毒,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干预组先用300.0mg·kg^-1NAC灌胃30min后再灌50.0mg·kg^-1ACN,对照组以0.5mL·(100g)^-1的玉米油灌胃,1次·天^-1,6天·周^-1,共计13周。染毒结束后,检测肝脏组织氧化还原酶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GRP78、CHOP及caspase-1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低、中ACN组大鼠肝脏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ACN组大鼠肝脏GSH-Px活力、SOD活力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ACN组大鼠肝脏CAT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AC干预后可逆转ACN诱导的大鼠肝脏GSH含量、MDA含量及SOD活力的变化。RT-PCR结果显示,高ACN组大鼠肝脏GRP78、CHOP、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NAC干预后,CHOP、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与高ACN组比较均降低(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高ACN组大鼠肝脏GRP78、CHOP、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NAC干预后可逆转以上作用。结果表明,ACN慢性染毒对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可激活ERS信号通路,NAC可减轻氧化损伤的程度而阻断ERS信号通路,这可能是ACN产生肝脏毒性的机制之一。

  • 标签: 丙烯腈 氧化损伤 内质网应激
  • 简介: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目前对生产系统危险进行辨别的方法,有利于企业判断生产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及采取对应措施。

  • 标签: 危险源 安全评价 事故
  • 简介:自2004年广东省开展重大危险普查登记工作以来,经过两年来的分批普查,已经初步建立了全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数据库,包括4909家生产经营单位共八类(不包括煤矿)6839个重大危险,其中贮罐区3749个、库区761个、生产场所429个和压力容器1480个,以上四类共6419个约占重大危险总数的94%。在开展重大危险普查登记过程中,发现重大危险辨识标准中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和压力容器四类重大危险辨识标准不够清晰、辨识细则还有待完善等问题。笔者在总结长期协助广东省安监局从事重大危险潭普查登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重大危险辨识标准和普查报表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大危险普查登记的实际操作可行性,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 标签: 重大危险源 辨识标准 普查登记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 压力容器 生产场所
  • 简介:真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在自然界污染的普遍性和广泛的毒性作用,被给予了充分关注。从机理上入手来研究真菌毒素毒性作用的起因具有重要意义。真菌毒素根据结构分类可达400种之多,它们的机理也各有不同,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真菌毒素与氧化应激有重大关联。真菌毒素引起的氧化应激能引起细胞毒性作用,还参与了其他靶点的毒性反应。同时真菌毒素能干扰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功能,降低细胞对毒素的抵抗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真菌毒素中与氧化应激有密切联系的几种毒素的毒性作用,重点阐述了其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真菌毒素的毒性机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 标签: 真菌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伏马菌素 玉米赤霉烯酮
  • 简介:固定烟气对比监测是保证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不规范、手工监测抗干扰能力较差、烟气预处理效果不稳定及监测点位差异影响监测结果比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规范环境监测点位的布置,针对不同的污染确定适合的监测技术方法,研发完善的烟气预处理设施以及建立健全的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对比监测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固定源烟气
  • 简介:为探讨镉(Cd)对血管抗氧化功能及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将180只50日龄健康雌性海兰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0、140、210mg·kg^-1(BW)CdCl2的基础日粮,在饲养20、40、60d后采集主动脉和前腔静脉,测定其MT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Cd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高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2)随着Cd暴露剂量的加大,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4)Cd暴露下,主动脉与前腔静脉各指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以上结果表明,Cd具有血管毒性,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MT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功能失衡有关.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抗氧化功能 血管
  • 简介:通过对茨榆坨潜山烃岩、储层及油气运移等成藏要素的研究,改变了潜山单一油的认识,认为潜山被牛居一长滩、茨西、茨北三个生烃洼陷所围限,油气来源多样.构造作用、岩石类型、岩浆侵入等影响裂缝型储层储集性能.结合裂缝分析及岩性预测等结果,重构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模式,认为不同部位成藏优势不同,储的合理配置是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深入研究及整体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图4,表1,参11.

  • 标签: 茨榆坨潜山 源储关系 内幕油藏 裂缝型储层 成藏模式
  • 简介:目前,各地纷纷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及危险源点普查工作,由于今年两项工作同时布置下来,不少企业在进行这两项工作时束手无策,容易将事故隐患排查与危险普查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联系:

  • 标签: 事故隐患排查 危险源点 普查工作 工作时
  • 简介:<正>1998年11月24日,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在北京召开6城市重大危险普查工作验收总结会议。1996年10月,原劳动部为运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辨识评价技术"专题成果,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岛、成都6城市开展重大危险普查工作试点。其后两年,试点城市排除干扰,精心

  • 标签: 城市重大危险源 普查 安全生产 评价技术 科技攻关 试点城市
  • 简介:以4种辣椒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BA(0~100mg/L)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BA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ABA极显著抑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辣椒品种(系)不同,种子萌发对ABA浓度的敏感性也不同.不同浓度ABA溶液极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对发芽指数的抑制程度逐渐加强,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也被推迟,浓度越高,萌发延迟天数越多.ABA溶液极显著抑制种子胚根和胚轴的分化和生长,ABA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强.图6,表1,参17.

  • 标签: 辣椒 种子萌发 脱落酸 发芽指数 浓度梯度
  • 简介:垃圾填埋场在填埋垃圾以后,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即渗滤液。渗滤液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垃圾填埋以后渗滤液会连续多年持续产生。因此,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填埋场必须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 标签: 垃圾处理厂 污染源 垃圾填埋场 有机物 废水 环境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添加Mo对2种价态砷(As(Ⅲ)和As(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Mo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价态的As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As(Ⅲ)比As(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添加Mo可缓解As对水稻的毒害。As添加可影响水稻根系和茎叶对Mo的吸收积累,但是不同价态As对Mo积累量的影响不一致。同时,Mo的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和茎叶对2个价态As的吸收积累。在100μmol·L^-1As(Ⅲ)处理下,添加0.1和0.5mg·L^-1的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8.8%和52.8%,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5.1%和10.6%;当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0.1和0.5mg·L^-1的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5.4%和62.4%,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11.9%和23.7%。Mo的添加还能显著地降低2种价态As在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富集系数。因此,通过施用适量的Mo肥可以用来防治农田As污染,降低A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标签: MO AS 水稻 胁迫作用 富集系数 根长
  • 简介:摘要:雨水径流是城市地区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可降低邻近地表水的质量和健康,因此,如何截留雨水径流污染物,已经成为当今水资源保护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传统农业废弃物稻壳为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SEM对生物炭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土壤淋溶实验,探究不同量生物炭对土壤截留外Cr(VI)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的表面有清晰的孔隙结构。在0-10 cm土壤中,BC的加入可以提高土壤对外Cr(Ⅵ)的截留效果,并且对外Cr(Ⅵ)的累积截留量随BC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在土壤中添加5%BC对外Cr(Ⅵ)的截留效果最好,累积截留量达到0.482 mg。

  • 标签: 生物炭 Cr(VI) 雨水径流 截留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气污染防治中排放监测与管理的关键策略。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排放的监测方法和管理手段,突出了建立全面、高效的监测体系以及强化源头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对大气污染的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等,以提高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其次,本文提出了源头管理的关键措施,包括加强企业自主监测和数据公开,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推动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国际经验总结,本文得出了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可行性建议,为实现清洁空气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大气污染防治,排放源监测,源头管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
  • 简介: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向信息化、智慧型转型,是新时期新形势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快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的必然途径。

  • 标签: 安全建设 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无锡市 信息化建设 感知 共享
  • 简介:在环境评价中,污染强的确定对环境影响因素评价的分析结果有重要作用.对锅炉房污染物排放的分析表明,影响锅炉房大气污染物的主要因素有燃料的构成、发热量和燃烧方式等.确定锅炉房大气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和经验系数法.在这三种方法中,物料衡算法被普遍采用.在确定锅炉房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时,也可以采用物料衡算法和实测法相结合的方法.

  • 标签: 大气污染源 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 锅炉 计算方法 燃料
  • 简介:采用体外细胞暴露实验研究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单层细胞暴露于50和500μg·mL-1两种浓度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碳纳米管和晶体石英砂等四种颗粒物后产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用细胞活度、细胞内活性氧总量和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量表征暴露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在体外暴露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细胞暴露48h后,三种纳米颗粒物均使A549细胞活度下降,诱导细胞产生过量活性氧,同时刺激细胞IL-8表达量增高;三种纳米颗粒物中,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对细胞活度影响较大,碳纳米管诱发的炎症效应较另两种纳米材料强.

  • 标签: 纳米颗粒 体外暴露 氧化性损伤 炎症效应 A549细胞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