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名是人们日常提及最多、使用最多词语之一,对我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重要影响.每个地名都有它产生过程,认识地名起源,对研究一个地区文化有重要意义.地名起源是地名研究重要部分,以往地名起源分类多以概括性为主,缺少系统分类方法.该研究从地理要素角度,将居民点地名起源其分化为自然环境、人文和经济社会三个一级类,二十七个二级分类,自然环境分类又划分了三级和四级分类.根据这一分类方法,以茂名市各个镇地名为例,将居民点地名分类运用到区域地名研究中,并阐述其分类过程中一些基本原则.

  • 标签: 居民点地名 起源 分类 茂名市
  • 简介:通过2012年5月至10月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质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评价得到水质评价结果相对较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评价,仅6月杨坟沟、岱海寨断面及9月杨坟沟断面的水质为Ⅴ类,其他月份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而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评价结果仅9月份杨坟沟断面的水质达到Ⅱ类水质,其余各月三个断面监测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在水质评价中,应根据评价目的合理选择水质评价方法,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 标签: 模糊综合评价 单因子指数评价 凡河 水质评价
  • 简介:介绍了次氯酸钠和液氯2种目前常用处理医院废水方法.对2家医院废水处理过程进行了测试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2家医院废水处理后细菌总数和余氯量未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主要原因是加氯量不精确,加氯后停留时间不足,不能有效杀死废水中病菌.对加氯量和停留时间实验研究表明,每吨医院废水中次氯酸钠和液氯最佳投入量分别为90g和9g,加氯后停留时间不少于60min.

  • 标签: 氯化法处理 医院废水 环境工程 废水处理 液氯法 次氯酸钠法
  • 简介:2003年4月27日,《工伤保险条例》经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公布,正式拉开了我国工伤保险全面推行序幕。10多年间,我国工伤保险在取得丰硕成绩同时,不断面临挑战。站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我们特邀西北大学法学院于欣华副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带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工伤保险点滴故事,观其从何处来,思其将向何处去,领略一番别样工伤保险风情,以飨读者。

  • 标签: 工伤保险 于欣 事故伤害 醉酒驾车 常务会议 劳动合同
  • 简介:电子行业存在普遍职业健康危害且极易被忽视,采用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对电子行业某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毒有害化学物中一个H2SO4检测点、粉尘中8个矽尘检测点和部分噪声检测点超出了我国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各现场采样检测值均不超过我国规定职业接触限值;EPA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接触H2SO4、H3PO4、C3H8O、HCl、V及其化合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存在较大职业健康风险;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除接触到H2SO4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I级轻度作业危害外,其余有毒有害化学因素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无害作业水平,同时接触到粉尘和噪声则达到Ⅲ级高度危害作业水平,存在较高职业健康风险。EPA评估结果普遍比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评估结果高;且EPA适用于电子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中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适用范围比EPA还多一项物理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针对该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建议从加强工艺设备密闭性、提升系统通风性、改善个人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防毒、防尘、防噪风险管理。

  • 标签: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EPA模型 职业病分级法 电子行业 职业健康 风险管理
  • 简介: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掉层跨数、掉层数量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MPA)和传统Pushove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楼层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突变。掉层跨数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山地建筑 掉层框架结构 多模态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简介:火灾给人们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往往是惊人,然而就是那些发生在人们身边火灾,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避免和防范,但一些火灾却总是由于某些人为因素最终造成了巨大损失。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导致火灾的人为因素虽然各有不同,但忽视消防安全却又是共同。那些忽视甚至藐视消防安全,违反消防管理规定,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单位或是个人,法律将给予严厉制裁。

  • 标签: 消防法 财产损失 消防安全 人为因素 消防管理 安全责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坚持设备管理创新、依靠“六控”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提升设备运行指标,促进设备向零故障迈进,确保设备产能和效益最大化。

  • 标签: 设备管理 设备检修 “六控”设备检修法
  • 简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增强环境法律保护成为必然选择,而环境司法保护中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缺少民众对环境诉讼监督等问题却不断彰显。亟需在对民众助及其在环境司法保护中表现加以探讨基础上,完善民众对环境司法参与,加强民众对环境司法监督,增强环境司法保护,以在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中有效发挥最直接民众力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 标签: 环境 司法保护 现状 民众助法 完善建议
  • 简介:200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建国50年来第一部安全生产法律--,从根本上改变了安全生产管理"无法可依"局面,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是实施两年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矿依然存在,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可见该对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不大,难以遏制事故高发,其中原因何在?

  • 标签: 《安全生产法》 法律 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 安全隐患
  • 简介:在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基础上发展一种利用生物膜处理废水新方法─—生物接触氧化。其中心处理构筑物是接触氧化池,池内装有多种填料。从监测结果分析,虽然处理后水质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但BOD5去除率比较低,只有69%,由于监测是在试运行刚结束进行,如果一切运行正常,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是目前比较成熟生化处理方法,对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后污水还可进行灌溉、建筑、冲洗等重复利用。

  • 标签: 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 水处理厂 工艺流程
  • 简介:环境风险预防原则是应对环境风险日益凸显重要原则。通过对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分析,发现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确立中还存在着对其研究程度不够、混同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以及仍惯于事后执法传统思维等问题。面对挑战,应多措并举推进环境风险预防原则建设,例如确立环境风险预防原则作为环境基本原则,转变举证责任主体机制、建立信息公开等与风险预防原则相关法律制度,拟采过错责任为风险预防归责原则,从而预防和遏制环境风险产生与扩散。

  • 标签: 环境风险 风险预防原则 环境保护 原则构建 法律制度 风险遏制
  • 简介:以醇酮模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芬顿和湿式过氧化氢氧化主要因素影响规律,其中包括H2O2加量、pH值、Fe^2+加量、反应时间等。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得到较优反应条件。在较优条件下,芬顿使醇酮模拟水COD去除率达到73.40%,B/C由原来0.15提高至0.30;湿式过氧化氢氧化使醇酮模拟水COD去除率达到73.12%,B/C提高到0.36。两种处理方法较大提高了醇酮模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深度处理创造了条件。

  • 标签: 芬顿法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醇酮模拟水
  • 简介:几年前,郑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郑州某公司会计葛某在郑州火车站候车室上厕所被收费0.3元后不服,为3角钱打起了官司。葛自信官司必赢,因为财政部、国家计委文件明确规定火车站厕所收费在取消之列。不料进入诉讼后,被告却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铁道部文件,该文件解释站内厕所不得收费仅指站台上厕所不能收费,于是谁是谁非一时难以断定。出现在这起案件中国务院相关部门规定不一致情形是一种法律冲突或者“打架”现象,即不同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以致在效力上相互抵触。

  • 标签: 执法 国家计委 法律冲突 厕所收费 候车室 财政部
  • 简介:<正>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安全生产决定。新《安全生产》(简称新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4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

  • 标签: 生产经营单位 基层执法 事故隐患排查 责任保险 监督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