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67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9年,发热2天,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于1999年4月18日入院。查体:体温38.6℃,血压140/90mmHg(19/12kPa);神志清,失语,全身皮肤粘膜无异常,咽充血,双肺底闻及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Ⅱ级,头颅CT示脑梗塞(左)、陈旧性脑梗塞(右)。入院诊断:多发性脑梗塞、肺内感染。入院后给予环丙沙星、β-15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治疗5天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用药第7天全部液体输完后约半小时,病人出现呼吸急促,皮肤潮红、搔

  • 标签: Β-七叶皂苷钠 药疹 药物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简介:患者男,51岁.因外伤后腰部剧烈疼痛,活动不利1h,于2004年2月22日入院.入院体检:T36.6℃,P92次/min,R20次/min,BP130/80mmHg(1mmHg=0.133kPa).第一腰椎棘突压痛,活动受限,无双下肢放射性疼痛.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肝肾损害 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β-注射液引起的静脉炎,比较用两种湿敷法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30名因静滴β-注射液发生无外渗原因静脉炎的脑出血、颈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本药湿敷组)和对照组(33%硫酸镁湿敷组)各15例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6.7%,好转率33.3%,无效率0%;对照组有效率40%,好转率46.7%,无效率13.3%。结论用本药湿敷的效果明显优于33%硫酸镁湿敷。

  • 标签: 湿敷法 &beta -七叶皂苷钠 静脉炎 护理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对其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6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液)和常规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选择30名健康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发病后24h、7d、14d血浆TNF-α和血清NSE的含量.结果常规组血中TNF-α和NSE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两者在发病后24h已明显升高,7d时达高峰,14d时又明显下降;两者含量与出血量均呈正相关,NSE含量与TNF-α含量也呈正相关.组血中TNF-α和NSE含量与常规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可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和NSE含量,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出血量越大,血清TNF-α和NSE含量越高,两者均可作为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记物、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NSE TNF-α 含量 脑出血 患者
  • 简介: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总中水溶性甾体,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酸水解、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IR,NMR,MS,HMQC,HMBC)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穿龙薯蓣总中分得2个甾体(1个水难溶性和1个水溶性),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I),薯蓣元3O[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II)。结论 II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穿龙薯蓣Dc。

  • 标签: 穿龙薯蓣总皂苷 甾体皂苷 穿龙薯蓣皂苷Dc
  • 简介:我科从1996年2月至今临床应用β—皂甙治疗手外伤肿胀15例,取得明显效果,现将一年来的应用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10例,女5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24岁。1.2病种断指再植8例,肌腱断裂缝合术5例,手指皮肤缺损植皮术2例。1.3肿胀程度判定指标较正常皮肤肿胀,但皮肤纹理尚存在为(+),皮肤肿胀,伴皮纹消失但无水泡为(++),出现水泡即为(+++)。1.4临床上皮肤肿胀情况皮肤肿胀(++)13例,(+++)2例。1.5β—皂甙使用方法β—皂甙20mg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后,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 标签: β—七叶皂甙钠 消肿作用 手外科 临床观察 手指皮肤缺损 正常皮肤
  • 简介:目的:研究刺五加(ASS)对心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和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sarcolKATP)的作用,探讨ASS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酶解法获取兔心室肌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SS对mitoKATP的作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SS对sarcolKATP的作用.结果:对照组观察10min线粒体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ASS30、100和300mg·L-1组均可见用药后线粒体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分别增加(14.8±3.6)%、(30.4±4.3)%和(38.4±5.7)%.3μmol·L-1格列本脲不影响线粒体荧光强度,但可以阻断ASS对线粒体荧光强度的作用.而对照组、ASS10、100和300μmol·L-1组的IK-ATP峰值无明显差异.结论:ASS对mitoKATP有开放作用,而对sarcolKATP没有作用.ASS通过开放mitoKATP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刺五加叶皂苷 心肌细胞 ATP敏感性钾通道 膜片钳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从中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eclalbasaponlnsII(1),I(2),III(3),3-O-[β-D-l比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16α-乙氧基-齐墩果酸-28-O-β-D-l比喃葡糖苷(4)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5).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clalbasaponinsxI和eclaIbasaponlnsXII.化合物1和5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中药 新化合物 葡糖苷 齐墩果酸
  • 简介:1临床经过患者陈某,男,62岁,住院号974385。体验:T37.4℃,BP22/13KPa,HR68次/分,站立不稳,步行困难,营养缺乏,头颅CT示小脑部存在血肿的高密度阴影,并发现脑水肿,其余检查正常,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张某,男,68岁,住院号991114。体验:T36.5℃,BP23/13KPa,HR78次/分,左侧肢体乏力,行动不便,营养缺

  • 标签: Β-七叶皂甙钠 过敏性 注射用 过敏反应 营养缺乏 脑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β-皂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静脉滴注血栓通和β-皂甙,14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查电测听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平均听力提高40dB,总有效率93.3%,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血栓通联合β-皂甙能有效治疗突发性耳聋。

  • 标签: 血栓通 Β-七叶皂甙钠 治疗 突发性耳聋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研究花刺参体内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SephadexLH-20,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和HPLC对花刺参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三萜类化合物: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烯-3β,23S-二醇(Ⅰ),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8-烯-3β,23S-二醇(Ⅱ)。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variegatusideA和variegatusideB。

  • 标签: 花刺参 海参 三萜皂苷
  • 简介: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49种微生物菌株对人参Rg1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发现小型丝状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3.1858)与蓝色梨头霉(Absidiacoerulea3.3538)具有转化能力.经正交试验优化转化条件,放大培养,制备得到产物MT1与MT2,经化学与波谱技术鉴定,MT1与MT2为同一产物即人参Rh1.运用TLCS方法探索了真菌体系中底物人参Rg1与转化产物人参Rh1的生物转化动力学曲线.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MT2 TLCS 首次 微生物转化 波谱技术
  • 简介:对知母中菝葜元含量测定的显色问题与同行商榷.显色后的菝葜元斑点稳定性与显色剂的质量、显色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有关,只要严格按要求操作,能够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 标签: 知母 菝葜皂苷元 显色稳定性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鹿鞭回春胶囊中人参Re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溶液(100:4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人参Re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n=5),RSD=1.8%。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故可用于鹿鞭回春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鹿鞭回春胶囊 人参皂苷RE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