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法(ARIMA)对宁波市奉化区人口出生率数据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R3.5.0软件对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1983—2013年出生数据拟合ARIMA模型,对模型参数与残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拟合的模型对奉化区2014—2018年的出生进行预测。结果拟合的模型为ARIMA(0,1,0),模型的残差分析表明残差符合白噪声过程。2014—2018年出生预测相对误差最大的年份是2017年为23.40%,相对误差最小的是2015年为3.25%。结论ARIMA(0,1,0)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奉化区出生的时间变化趋势,可用于未来奉化区出生的短期预测。

  • 标签: 出生率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预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孕期妇女膳食营养误区的分析,对孕期合理膳食营养进行指导,目的在启发孕期妇女掌握营养知识、合理搭配膳食,从而减少与饮食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持自身健康及孕期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也阐明了膳食营养缺乏或过剩可能给母子带来的危害。

  • 标签: 孕期 膳食误区 膳食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起进行孕期营养干预,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的孕妇15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15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对比2组巨大儿出生。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出生为2.5%(4/1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13/158),χ2=5.07,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巨大儿出生,建议进行借鉴使用。

  • 标签: 孕期营养干预 巨大儿出生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妇女提供孕期营养干预,探讨巨大儿出生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自愿标准,抽取我院门诊围产检查、提供孕期营养干预的70例待产妇(干预组),并取同期待产妇70例为对照组;干预组妊娠期营养干预、指导,对照组未接受营养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体重、巨大儿出生及并发症。结果巨大儿出生干预组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5.71%;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更慢,并发症更低(P均<0.05)。结论对待产妇提供孕期营养干预,有助于控制孕妇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儿的出生

  • 标签: 巨大儿 营养干预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筛查及诊断对降低缺陷儿出生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二联筛查,所有孕妇均进行跟踪直至新生儿出生,以确定其在降低先天缺陷儿出生的价值。结果:组100例孕妇共检出3例21-三体综合征,所有孕妇均接受引产证实。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简单易行,必要时使用二联查可提高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产前筛查及诊断 缺陷儿出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实施个性化营养指导对于巨大儿出生降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600 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将孕12周按时建卡并定期产检且愿意接受营养指导与运动干预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将其余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结果。结果:实验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孕20周、30周、36周时的临床资料水平、剖宫产、巨大儿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孕期 干预 个性化 巨大儿 营养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前超声检查对先天性缺陷婴儿出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60例怀有先天性缺陷胎儿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给予产前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产后婴儿予以对比。 结果:60例先天性缺陷胎儿中,最终确诊 49例( 81.67%),怀疑畸形 7例( 11.67%),漏诊 4例( 6.67%)。结论:对孕妇予以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检出先天性缺陷胎儿,为了降低漏诊,应注重临床知识水平的提升,以此充分发挥产前超声检查的作用,减少先天性缺陷婴儿的出生,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

  • 标签: 先天性缺陷婴儿 产前超声检查 出生率
  • 简介:人口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就是出生婴儿的质量,先天素质是后天素质的基础,要提高后天素质,必须先提高先天素质,而出生缺陷直接影响先天素质。因此.加强围孕期优生咨询和围孕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亦不容忽视。

  • 标签: 出生缺陷率 人口素质 孕前保健 先天素质 平台 后天素质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为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市于2005年7月启动了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以下简称“干预工程”)政府实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以“预防为手段、宣教为载体、网络为平台、筛查为基础、诊断为依据”的一体化综合干预体系,使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4年9.33‰降至2010年6.62‰,总体下降29.02%。

  • 标签: 出生缺陷 母婴健康 实事工程
  • 作者: 金永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0-05-15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0年第5期
  • 机构:“五一”是结婚旺季。接到亲戚的婚礼请柬,初为人母的芳芳百感交集。儿子满月了,可手腕不能动。检查发现,孩子经母婴传播感染梅毒,导致右手骨折。梅毒是丈夫传给芳芳的,而芳芳并不知情——因为没做婚检,也没做孕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重要性,通过对影响人口比例失衡因素的分析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优化计生工作效率,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 标签: 计划生育 性别比例 传统思想
  • 简介:出生缺陷(birthdefect)也称先天异常(congenitalanomaly),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因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广义的出生缺陷还包括低出生体重、死产和流产等。先天畸形(congenitalmalformation)是指以形态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出生缺陷。胎儿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所引起的胎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异常发育的先天性畸形。

  • 标签: 出生缺陷 先天畸形 死产 先天异常 低出生体重 先天性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21年至2023年间锡山区的出生人口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江苏省妇幼健康信息系统的出生人口数据,纳入2021-2023年这三年的记录,从出生人口性别、生育孩数以及生育年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结果:就性别而言,生育女孩占比逐年提升而生育男孩占比下降;就生育孩数而言,生育一孩和三孩占比整体提高而生育二孩占比下降;就生育年龄而言,25-34岁占比最大;分析生育孩数及生育年龄结构关系,25-29岁生育一孩的占比最大,30-34岁生育一孩的占比上升幅度最大,而30-34岁生育二孩的占比最大而35-39岁生育二孩的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结论:2021-2023年锡山区出生人口受晚婚晚育、二孩三孩等政策影响,性别结构、生育孩数结构及产妇生育年龄正发生变化。

  • 标签: 2021-203年 锡山区 出生人口 调查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婚检下降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9月2209例产妇,共有新生儿2236例,分析产妇婚检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结果共有新生儿2236例,婚检降低与出生缺陷发生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缺陷为多发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随着围孕期保健的普及,可以有效避免缺陷胎儿的出生,使得婚检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并无绝对相关性,但是婚前检查的完善性可有效预防孕期胎儿缺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出生缺陷 婚检 调查
  • 简介:临邑县卫生计生局紧密围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中心任务,通过积极构建“以宣传为先导,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专项检查为手段,以打击‘两非’为抓手”的综合治理机制,2015年1~5月份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09.7,同比下降2.5个比值,其中二孩以上性别比116.3,同比下降8.7个比值,有效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

  • 标签: 出生人口性别比 临邑 综合治理机制 专项检查 计生局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在降低出生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开展产前诊断后活产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出生缺陷的发生。结果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接生13035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儿共计235例(18.03‰);实施产前诊断后,通过终止妊娠方式,足月活产婴儿的出生缺陷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前诊断便于及时地发现出生缺陷,有助于把握住最佳的终止病理妊娠的时机,可以使出生人口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 终止妊娠 应用效果
  • 简介:近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19.4降至目前的116.6,连续4年下降,但仍偏高。据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1980年之前,我省出生人日性别比基本处于103~107,1980年后逐年升高。2011~2013年,全省一孩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二孩性别比偏高,多孩性别比严重畸高。

  • 标签: 出生人口性别比 计生委 负责人 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干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解决方法。方法查阅中国近10年的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和干预的官方文件、专业文献及权威媒体报道,分析中国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干预的问题。结果尽管中国出生缺陷的监测及干预起到了巨大的成就,但出生缺陷发生总数、发生公布的数据多种多样,有基本不变的、还有高有低的,容易引起政府及公众的认识混乱。结论总出生缺陷发生的监测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医学意义;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取消总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发布、干预;改为对重要出生缺陷发生监测、干预。

  • 标签: 总出生缺陷发生率 监测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待产的220例产妇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将其按是否行产前诊断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行产前检查并行产前诊断。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母体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死亡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缺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有13例产妇因产前检查中胎儿存在异常,行产前诊断进一步确诊异常而终止妊娠,对照组所有产妇均进行生产。结论产前诊断能够有效地发现胎儿异常,对于缺陷严重的胎儿采取合理的规避策略,从而降低新生儿的缺陷发生,提高生产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率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