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焊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方法,以参加体检的电焊作业人员46人92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不接触电焊的其他工人45人9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眼部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以结膜炎(50.00%,46/92)、角膜知觉减退(33.70%,31/92)、黄斑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阳性(27.17%,25/92)较高;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工龄≥10年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工龄<10年作业人员(P<0. 05)。观察组作业人员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依次为前囊膜(56.25%,9/16)、后囊膜(37.50%,6/16)和赤道部(6.25%,1/16);黄斑改变OCT图像依次表现为黄斑区的视细胞内外节连接部分(IS/OS)局部微小缺损或断裂(100%,25/25)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部微小断裂或缺损(52%,13/25)。结论电焊弧光能引起作业人员结膜炎、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多种损害,应重视角膜知觉及OCT检查,便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视网膜 晶状体 电焊 作业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企业石墨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收集2019年1至8月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某石墨烯生产企业中54名接触石墨烯粉尘的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分析年龄、工龄与心肺功能的关系,用χ2检验比较体检指标的差异。结果该企业共有石墨烯作业人员54人,职业健康体检异常15例,异常率27.8%,其中右心功能异常7例,肺功能异常8例。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心功及肺功异常率有升高趋势(χ2=0.042,P<0.05)。结论随着石墨烯的研发及大量生产,工作人员接触与暴露石墨烯的机会增多,本文旨在了解石墨烯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是否存在威胁,为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早期依据。

  • 标签: 石墨烯 职业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职业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和职业健康检查系统,收集株洲市136家企业7 80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基本信息和体检信息以及企业行业、类型、规模等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对辖区内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和企业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株洲市7 806名噪声作业工人年龄为(36.1±9.3)岁,工龄为7.0(3.0, 11.0)年;检出听力损失工人1 270人,检出率为16.27%;疑似职业性噪声聋51人,检出率为0.65%;噪声聋1人,检出率为0.01%。男性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 0.05);不同工种工人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金属矿采选行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33.33%,14/42),小型企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19.32%,296/1 532);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私营企业工人的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较高(1.29%,36/2 782)。结论株洲市噪声作业危害严重,应加强非金属矿采选行业和小型、私营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健康。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和血糖的影响。方法以某职业病防治院2017年对某汽车制造公司一线在职作业工人健康体检对象为研究对象,共670人。按照噪声接触与否,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143人)和接触组(527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及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噪声对血糖、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OR及95%CI值。结果对照组和接触组作业工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29±8.03)、(40.88±8.8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工人高收缩压139例(20.7%)、高舒张压154例(23.0%)、高血糖63例(9.4%)、心率过速29例(4.3%)。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作业工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组作业工人以≤35岁及>35岁年龄分层,与各年龄层对照组比较,对应年龄层接触组作业工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工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保护性因素(OR=0.970、0.973)。结论噪声接触可能有增高作业工人血压和血糖的作用,对心率的影响尚无法判断。

  • 标签: 噪声 血压 血糖 心率 作业工人
  • 简介:【摘要】病例 患者黄某,男, 66 岁,因“左侧肢体无力 4 月余”于 2018-05-15 入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实时减压方案的理论计算方法。方法根据Haldane理论[1],确定适合实时安全减压方案计算的假定时间单位、理论组织分类、氮过饱和安全系数及其选取方法,建立实时安全减压方案的计算方法;通过112只羊次,28个加压方案观察动物出舱后的行为学改变并检测多普勒气泡音。结果出舱后动物均未出现行为学异常,多普勒血流气泡音检测均为零级。结论理论计算得到的减压方案安全可靠。

  • 标签: 假定时间单位 氮过饱和安全系数 安全减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深海作业遇险人员搜救体系具有联合指挥高效、方法灵活多样、装备成体系、训练针对性强等特点。本研究报告主要围绕深海作业这一平台,分析深海作业事故特点,从力量、指挥、装备、技术等方面分析救援需求,提出初步行动方案,构建深海作业遇险人员搜救体系,理清建设思路,为深海作业遇险人员搜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助力。

  • 标签: 深海作业 遇险人员 搜救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舟山市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测资料,为健康监测和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集舟山市37 826名作业工人在岗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等社会学特征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测情况。结果2016至2019年舟山市作业工人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1.09,P<0.05)。舟山市在岗职工职业健康检查以小型企业(59.72%,22 591/37 826)、私有经济企业(65.32%,24 707/37 826)、男性(82.03%,31 028/37 826)、30~49岁(59.11%,22 359/37 826)、接触噪声(67.06%,25 365/37 826)的作业工人为主。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均以微型企业、男性、≥60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9个月且同时接触化学和物理有害因素的工人较高。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在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性别、年龄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的苯类作业工人中,除职业禁忌证工人中女性工人A/G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工人(P=0.04),其余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舟山市微小型、私有经济企业作业工人,加强≥60岁年龄层接触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男性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规范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切实保护职业人群健康。

  • 标签: 职业病 职业健康检查 疑似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 职业病危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业治疗作为康复治疗的亚专业之一,以作业活动作为治疗媒介或目的,以生活参与为治疗目标,满足了日渐增长的康复需求。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制定的《作业治疗师培养教育最低标准》(minimum standards for the educ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制订了符合自己国家或地区特色的教育标准,并结合当地文化与制度进行人才培养。相比较而言,我国大陆地区作业治疗师数量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作业治疗学已经有独立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成熟。本文在总结实践经历和检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学制与认证、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作业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为大陆地区作业治疗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康复医学 作业治疗 教育 硕士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作业训练治疗方法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精细运动障碍患儿中选取其中 6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将所有的研究对象根据 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运动、感觉统合训练、推拿、高压氧等疗法。对照组( n=34)患儿接受以上疗法,观察组( n=34例)患儿除了接受以上治疗方法外,还接受祖业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 3个月)后,观察和分析患儿的临床状况,并使用( F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且将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 FMFM)评分、治疗效果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和常规疗法+作业训练治疗的观察组,比较 FMFM评分,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相对较低,同样具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治疗中,采用作业训练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还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脑瘫 精细运动功能 作业训练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睡眠质量及其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采气油田1 726名野外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等,评价作业人员的个体特征、职业应激因素、应激调节因素、应激反应及其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情况。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睡眠质量与职业应激的相关分析采用Sperman秩相关,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岗位、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吸烟与饮酒情况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班制的作业人员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评分与工作满意感、回报、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正性情感、尊重、自尊感、控制策略、支持策略和自我效能评分均呈负相关(rs=-0.361、-0.311、-0.238、-0.261、-0.248、-0.212、-0.139、-0.188、-0.152、-0.226,P<0.01),与社会支持、付出、每日紧张感、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s=0.312、0.279、0.547、0.493、0.429、0.599,P<0.01)。与睡眠质量评分高组比较,睡眠质量评分中、低组的付出、工作单调性、每日紧张感、社会支持、抑郁症状、负性情感评分均较低,尊重、回报、工作满意感、正性情感、自我效能、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多发、每日紧张感高、高负性情感、工作单调性高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OR=3.417、2.659、2.913、1.543)。结论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负性情感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睡眠 质量 职业应激 野外作业 个体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远航期间不同阶段舰员认知功能和作业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心理仪器注意分配仪(EP708A)、手指灵活性测量仪(EP109)及连线测验分别于出航1、6个月时对执行"和谐使命-2018"长远航任务的舰员进行部分认知功能和作业能力的测量。结果出航6个月时与出航1个月时相比,舰员对高音、中音、低音3种声音反应的正确次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中音和光的反应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低音反应的错误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线测验A系统的完成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线测验B系统的完成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灵活性任务用时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舰员认知功能和作业能力在长远航后期总体优于长远航早期。

  • 标签: 长远航 认知功能 作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镍接触对作业工人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5家电镀企业及1家塑料五金企业,以159名镀镍工人作为接触组,以66名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镍浓度,以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两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血糖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血镍浓度及镍检出率较高,FIns水平较低,HbA1c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男性血糖指标变化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FIns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8.264,P<0.05)。结论长期镍接触会对FIns、HbA1c等血糖相关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职业暴露 血镍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苯接触作业工人健康现况,为制定合理的健康监护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月,收集2017年江西省150家企业7 810名苯接触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年龄、性别和工龄等一般情况及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职业健康监护数据,评估健康状况。结果7 810名苯接触作业工人中男性5 451人、女性2 359人,平均年龄为(40.5±9.9)岁,苯接触作业工龄中位数为3.5年。苯接触作业工人高血压检出率为17.0%(734/4 317),尿常规异常率为15.7%(1 227/7 810),肝功能异常率为8.6%(356/4 147),心电图异常率为12.3%(963/7 810)。苯接触作业工人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指标减少检出率以及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4.6%(360/7 810)、1.4%(108/7 810)、4.2%(330/7 810)和1.4%(110/7 810)。女性工人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苯接触作业工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和工龄增大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苯接触作业工人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及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外商经济企业较高,其次为私有经济企业;不同企业规模苯接触作业工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及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微型企业较高,其次为小型企业。结论江西省2017年苯接触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对微小型企业、外商经济企业和私有经济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完善健康监护,切实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健康 监护 职业卫生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社会支持水平及其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0月对某采气油田1 726名野外采气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野外采气作业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个体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以及职业应激相关因素资料。采用Sperman秩相关分析社会支持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比较不同社会支持评分组间的职业应激相关因素水平。结果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社会支持评分的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为24.00(19.00,28.00),不同工作岗位、工作班制作业人员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评分与付出、每日紧张感、负性情绪、工作单调性等均呈正相关(P<0.05),与工作满意感、回报、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等均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评分高组作业人员的付出、工作单调性、睡眠障碍和每日紧张感等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1),社会支持评分低组的回报、自我效能、正性情感和工作满意感等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缓解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的职业应激,保护其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职业性应激 野外作业 个体特征
  • 简介:摘要:应用统计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传统的应用统计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佳。“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应用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作业”模式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重点研究了这种模式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标签: 应用统计学 “互联网+作业”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下背痛(LBP)是海军官兵中常见的职业病,本文回顾了近几年不同岗位海军作业人员下背痛的发病情况,结合不同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职业特点等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旨在阐明不同岗位海军官兵下背痛的发生原因,以期提高官兵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在训练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该职业病的发生率。

  • 标签: 职业病 下背痛 海军 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