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方法:在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监测中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并统计采血室空气、采血人员手部以及相关器械表面消毒质量,于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实施目标监测法,并比较 2018年与 2017年在上述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2017年各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 2018年( P<0.05)。结论:常规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低于目标监测法,因此可将目标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管理中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卫生消毒效果监测的真实性,从而保障采血质量以及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常规监测;目标监测;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outine monitoring and target monitoring 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Methods: the routine monitor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room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and the disinfection quality of the air, hands of blood collection personnel and the surface of related devices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room was counted. The target monitoring method was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icators between 2018 and 2017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each index in 201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8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utine monitoring is lower than that of target monitoring in th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effect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so the target monitoring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uthenticity of monitoring of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effect,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blood donors.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南华县建城区鼠种群、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变化及侵害状况 ,为合理灭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粘捕法进行监测,晚放晨收 ,每月监测一次。 结果 布放鼠夹2400个 ,回收鼠夹 2357个张 ,,捕获鼠 35只 ,密度 1.49﹪,褐家鼠为优势种群。 结论 南华县建城区鼠种群构成以褐家鼠为主,侵害度以农村自然村、餐饮业较高 ,应进一步加强优势种群的监测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鼠防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密度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内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适用范围越来越大,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内镜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问题,主要是因为内镜消毒不当或者管理不到位所致。为此,各医疗机构需要做好内镜的消毒与监测,提高内镜使用安全性。为此,本文对内镜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内镜的消毒与监测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医务人员。

  • 标签: 内镜 消毒 监测
  • 简介: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内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适用范围越来越大,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内镜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问题,主要是因为内镜消毒不当或者管理不到位所致。为此,各医疗机构需要做好内镜的消毒与监测,提高内镜使用安全性。为此,本文对内镜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内镜的消毒与监测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医务人员。

  • 标签: 内镜 消毒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人间布鲁菌病(布病)监测点疫情及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为制订布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3 - 2017年,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在江苏省设立无锡宜兴市、淮安淮阴区两个布病监测点进行布病监测。收集2013 - 2017年宜兴市和淮阴区两个监测点的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监测点内一般职业人群(健康体检者)和布病重点职业人群(从事牲畜交易,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者等)血液样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3 - 2017年,江苏省宜兴市和淮阴区两个监测点共报告布病病例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男女性别比为2.6∶1.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4岁,占72.22%(13/18);发病时间集中在1 - 6月份,占94.44%(17/1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7.78%(14/18);未发生布病聚集性疫情和爆发疫情。在两个监测点共调查一般职业人群17 743例,血清学检测均为阴性,未发现布病感染者,且无布病相关体征、症状者。2013 - 2017年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者共113例,总阳性率为7.83%(113/1 444),各年份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 = 6.463,P < 0.05)。其中,宜兴市血清学检测106例,阳性率为11.79%(106/899);淮阴区7例,阳性率为1.28%(7/545),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926,P < 0.01)。从事牲畜交易,牲畜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的职业人群阳性率分别为5.10%(20/392)、9.74%(49/503)、8.01%(44/549),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618,P < 0.05);且从事牲畜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职业人群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从事牲畜交易的职业人群(P均< 0.05)。结论江苏省布病监测点重点职业人群布病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事牲畜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的职业人群更易受布鲁菌感染,仍需加强对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健康宣教及对外来牲畜的检验检疫工作,预防人间布病的流行。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监测 职业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全麻苏醒过程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到 2020 年 1 月期间本院治疗的共计 100 例全麻手术患者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 n=50 )和对照组( n=50 ),对照组患者在苏醒过程中给予主观评价,实验组给予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对比两组患者拔管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全麻手术患者经过监测后,拔管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呛咳、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临床针对全凭静脉麻醉下的患者开展仔细的肌松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能够提高患者苏醒过程中的舒适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苏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核心体温监测法在体外循环手术温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温度监测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对膀胱温、直肠进行监测,B组则对膀胱温、腋温进行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异常发生情况,并对体温异常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A组发生体温异常者32例,B组发生体温异常者30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高温、低温者经降温、复温后其膀胱温与直肠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高温、低温者经降温、复温后其腋温与膀胱温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膀胱温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体温监测更加准确,且对患者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可防止体温出现大幅度变化。

  • 标签: 膀胱温 温度监测 核心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可穿戴监测设备用于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和睡眠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样健康志愿者20名,均参与睡眠和活动时间两种监测。选择本院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患者89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43例参与睡眠时长监测,46例参与活动时间监测。采用ePM/eP pod无线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活动和睡眠时间,同时分别人工记录活动时间和Fitbit手环记录睡眠时间,计算两种记录方式的差值。结果健康志愿者或术后患者中,Fitbit手环和可穿戴监测系统监测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Fitbit手环与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的睡眠时间呈正相关(r=0.937,P<0.001),术后患者Fitbit手环与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的睡眠时间呈正相关(r= 0.984,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中两种监测设备记录的睡眠时间差值在95%一致性界限之(LOA)间的比率为95%,术后患者中两者差值在95%LOA之间的比率为98%。健康志愿者中,人工记录和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的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中,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的活动时间与人工记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人工记录与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的活动时间呈正相关(r=0.973,P<0.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中人工记录与可穿戴监测系统记录的活动时间差值在95%LOA之间的比率为100%,术后患者中差值在95%LOA之间的比率为96%。结论可穿戴监测设备可应用于术后患者睡眠和活动监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可穿戴电子设备 睡眠 运动活动 麻醉后护理
  • 简介:内容摘要: 1968年 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计划组织成立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药品安全性监测体系已日臻成熟。借鉴国外先进的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方法,对完善和健全尚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药品安全性监测体系具有很好的意义。

  • 标签: 国外 药品安全性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监测血糖对 PETCT 检查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内收检的行 PETCT 检查的患者 600 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按照血糖含量是否高于正常范围进行分组,分组后对两组患者开展 PETCT 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性。 结果: 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血糖异常组患者,同时在图像观察中,正常范围组图像质量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PETCT 检查的工作原理较为特殊,因此对于患者的血糖含量有着较高的要求,高于正常值的患者图像质量往往较差,准确率会明显较低,因此需要严格注意血糖指标,特别是在该检查方式使用人群当中,伴有高血糖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在检查规定范围之内,避免血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的积极性和风险管理意识。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药品不良反应( ADR )监测工作意义。结果:促进药品生产企业 ADR 监测工作水平提高。结论:从认识上重视药品不良反的存在,从行动上加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逐步完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ADR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
  • 简介:摘要胎心监测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措施,通过胎心监测获得的信息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及时干预,但随着胎儿监护技术的广泛使用和种类多样化,过度监护导致过度干预等问题日渐显露。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胎心监测方法及其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 标签: 胎心监测方法 电子胎心监护 间断胎心听诊 围产儿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监测辖区内部分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危害因素,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修订及风险管理等提供支持。方法:于2020年收集辖区内50份样品并检测。其中31份进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19份食品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检测。结果: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合格率为80.65%(25/31);食品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100.00%(19/19)。结论:本次食品安全风险监结果显示,辖区内食品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合格率较高,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合格率有待提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019年合浦县疟疾监测数据,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检人数均无阳性人数。常住居民血检人数占总人口数(1095434)的0.98‰,16-49岁组血检人数最多,占58.41%;流动人口血检人数为43人,本省外来人员占51.16%,护林/砍伐/割胶占20.93%;中华按蚊占所有捕获蚊子总数的11.34%。结论 合浦县应继续加强监测特别是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做好防蚊、灭蚊等控制措施,巩固消除疟疾已取得的成果。

  • 标签: 合浦 疟疾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统计并分析 2017 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原因。 方法 :收集 2017 年上高县居民的死亡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死亡率、预期寿命等指标,结合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上高县居民 2017 年死亡率为 6.06‰ ,死亡原因前三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年龄结构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 结论 : 2017 年上高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可以通过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死亡原因进行有针对的干预,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 标签: 慢性病 死因 死亡率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