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试验研究枸杞籽对肥胖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以基础饲料饲喂大鼠,观察7天后,取尾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枸杞籽低、中、高剂量组。正式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继续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料。每日一次灌胃给予大鼠受试物溶液。高脂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当体积的大豆油。连续给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紫苏籽对 小鼠免疫作用的 影响。方法 240只雄性 ICR小鼠被分为 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 48只小鼠随机分为 4组:对照组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0.12 5g/kg·BW, 0.25 g/kg·BW, 0.5 0g/kg·BW),连续灌胃 30天后检测小鼠脏器 /体重比值、足跖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碳廓清能力 、 NK细胞活性。结果 中、高剂量紫苏籽 能增强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和碳廓清能力,提高 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对小鼠 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结论 紫苏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 标签: 紫苏籽油 免疫 迟发型变态反应 NK 细胞
  • 简介:摘要 : 通过饲喂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 枸杞籽 、 亚麻籽与维生素 E 混合后 的 混合 植物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剂量组 混合 植物 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水平 (p < 0.05 ), 以及 高剂量组 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 含量 (p < 0.05 ) , 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无明显影响 (HDL - C)( P > 0.05 ) 。

  • 标签: 枸杞 籽油 亚麻籽油 维生素 E 大 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紫连的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为紫连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连中紫草、黄连、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紫连的指纹图谱,并测定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显示,紫草、黄连、冰片斑点清晰,专属性好;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定了紫连的13个共有峰,并确认了盐酸小檗碱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特征峰,各批次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0.981;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在40.48~202.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稳定性好,可为紫连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色谱法,薄层 高效液相色谱 紫连油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科按摩结合红外线治疗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到8月我院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红外线照射治疗,试验组施以伤科按摩结合红外线治疗,对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压疮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伤科油按摩 红外线 压疮
  • 简介:摘要白电的主要成分是"正己烷"等低碳烷烃类有机成分,中毒多见于长期吸入致神经系统损伤,因误服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少见。本文对收治的1例误服白电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白电中毒致化学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白电油 正己烷 中毒 化学性肺炎 CT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亚麻籽辅助降血脂及免疫功能 的作用 。 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造成大鼠血脂异常,观察 亚麻籽 对大鼠血清 总胆固醇 TC 、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C 水平 的影响。 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亚麻籽,观察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 碳廓清实验、 NK 细胞活性实验 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结果 亚麻籽 显著降低大鼠血 总胆固醇 TC 、 甘油三酯 TG 的含 量,对大鼠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无明显影响; 亚麻籽 显著增加小鼠 碳廓清指数 、小鼠足趾肿胀度,对 NK 细胞的活性 无明显影响 。结论 亚麻籽 具有一定的降脂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 标签: [ ] 亚麻籽油 降血脂 TC TG 免疫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对小鼠功能 的影响。方法:将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 200只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 0.1 、 0.2 、 0.6 g/kg bw)组及对照组。 连续灌胃 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 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抗体生成细胞数、 小鼠碳廓清 实验、 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 0.2 、 0.6 g/kg 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 能增加小鼠 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0.2g/kg bw剂量能增加 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脾脏 /体重比重、胸腺 /体重比值、 碳廓清吞噬 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 0.05)。结论: 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 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 标签: [ ]雨生红球藻油 紫苏籽油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 : 目的 : 通过试验 比较 研究 枸杞籽、亚麻籽、紫苏籽三种植物 对肥胖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方法 : 以基础饲料饲喂大鼠,观察 7 天后,取尾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 (TC) 水平,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 枸杞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臭氧联合综合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带状疱疹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臭氧治疗,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对治疗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止泡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 w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臭氧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其疼痛及皮肤破损等症状,且该模式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

  • 标签: 臭氧油 综合护理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β-CD)为包合材料,优化茶树包合物制备工艺,并对其药剂学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茶树HP-β-CD包合物的产率、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茶树HP-β-CD的制备工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考察茶树HP-β-CD的稳定性。结果茶树HP-β-CD制备的最佳工艺为:茶树∶HP-β-CD=1∶10 (ml∶g),包合温度为40 ℃,包合时间1 h。茶树载药量为(9.25±3.25)%。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结果显示,制成包合物后茶树特征峰消失,表明茶树和HP-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80 ℃水浴8 h后,茶树保留率为40%,为未包合茶树保留率的4.32倍,表明茶树HP-β-CD稳定性良好。结论以HP-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的茶树包合物包合率高、稳定性良好,在药品及化妆品制剂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茶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物稳定性 正交试验 剂型改进
  • 简介:摘要 研究沙棘籽、紫苏籽、银杏叶提取物配伍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结果显示:给予模型组高脂饲料2周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受试物前各剂量组TC、TG、LDL-C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1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TC、LDL-C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TG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9个规定中辅助降血脂动物功能实验评价标准,可判定沙棘籽、紫苏籽、银杏叶提取物配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 标签: 沙棘籽油 紫苏籽油 银杏叶 大鼠 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沙棘籽番茄红素复合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 沙棘籽番茄红素复合物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 均大于2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在2.5~10.0g/kg·BW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沙棘籽番茄红素复合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也未发现对小鼠精子的损伤作用。在剂量1.58、3.17g和6.33g/kg·BW 的30天喂养试验中,各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沙棘籽番茄红素复合物属实际无毒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沙棘籽油 番茄红素油树脂 安全 微核 30天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鸦胆子口服乳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75 例 临床 效果 。 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为 75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照治疗措施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 n =37 )、观察组( n =38 ) , 对照组患者在此次研究中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选择于睡前服用鸦胆子口服乳液灌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判定,对比两组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以后里急后重、血性腹泻、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数据对比结果表示为 P <0.05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为 P <0.05 。 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鸦胆子口服乳液灌肠治疗措施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鸦胆子油 口服乳液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观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碘化栓塞与改良微球注射法栓塞治疗胃肠道源性肝脏转移瘤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的胃肠道源性肝脏转移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碘化组和微球组。碘化组45例,常规先灌注化疗药物,再用碘化与表阿霉素乳化剂栓塞;微球组55例,先灌注同样化疗药,后行表阿霉素与栓塞微球交替灌注化疗栓塞。观察术后不良反应,采用χ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局部有效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以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致死及致残性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18.7±3.4)个月。碘化组术后1、3、6、12、24个月的局部有效率为71.1%(32/45)、68.9%(31/45)、51.1%(23/45)、28.9%(13/45)、6.7%(3/45),微球组为90.9%(50/55)、89.1%(49/55)、72.7%(40/55)、49.1%(27/55),23.6%(13/55),微球组优于碘化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碘化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微球组中位生存期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238,P=0.004)。微球组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肝脓肿,经引流抗炎、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患者,采用改良微球栓塞法对肿瘤的局部有效率高于碘化栓塞,且能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胃肠道源性肝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肿瘤转移 栓塞, 治疗性 碘化油 微球 胃肠道肿瘤
  • 简介:摘要: 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DF) 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形成的组织损伤。创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严重的将面临截肢等风险。创面的修复技术对于治疗糖尿病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鸦胆子乳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K562/VCR细胞株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使用四唑盐(MTT)比色法对经过鸦胆子乳干预作用后的体外细胞K562/VCR细胞增殖抑制比率进行检测。结果随着鸦胆子乳浓度水平的不断升高(125、250、500、750、1 000 mg/L),对K562细胞的抑制比率持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鸦胆子乳作用时间的不断增加(24、48、72 h),对K562细胞的抑制比率持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鸦胆子乳浓度水平的不断升高(500、750、1 000、1 500、2 000 mg/L),对K562/VCR细胞的抑制比率持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鸦胆子乳作用时间的不断增加(24、48、72 h),对K562/VCR细胞的抑制比率持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鸦胆子乳浓度水平的不断升高(空白对照组、鸦胆子组500、750、1 000、1 500 mg/L),K562/VCR细胞周期当中的G0/G1比率持续升高,S比率及G2/M比值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鸦胆子乳之后,K562/VCR细胞当中的ADM浓度(荧光强度)显著升高(161.4 ± 10.9比95.9 ± 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乳能够对多药耐药K562/VCR细胞株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对多药耐药细胞周期的阻滞产生诱导作用;鸦胆子乳能够增加多药耐药K562/VCR细胞株当中化疗药物的积贮量。

  • 标签: 细胞增殖 抗药性,肿瘤 鸦胆子油乳 K562/VCR细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