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可均匀调节阻断压力,适用于开放和微创肝脏手术的新型肝门血流阻断,完全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入肝血流,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方法:选取市售成年杂种猪8头,分为开放手术组、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两组,每组各4头。采用Pringle法完全阻断猪肝蒂血流,观察肝断面的止血效果。结果: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使用新型阻断阻断肝蒂血流均获成功,止血效果确切,耗时少。结论:可调压肝门血流阻断止血彻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弥补了现有肝门血流阻断装置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蒂;肝门;解剖学;血流阻断

  • 标签: 肝门血流阻断器 研制 调压 腹腔镜辅助手术 PRINGLE法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调式聚髌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的体会。方法将46例临床诊断为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用运可调式聚髌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痊愈40例,占86.95%;显效4例,占8.69%;好转1例,2.17%;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97.83%。结论可调式聚髌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优点1、充分利用了镍钛记忆合金的独特性能,巧妙达到了髌骨骨折解剖复位、有效固定的目的。2、手术简便易行,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3、固定牢靠;4、扩大了聚髌治疗髌骨骨折的适应症;5、并发症少,疗效好;6、经济实惠,适宜广大患者,7.早期可以下床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最大恢复对于各种类型的骨折均能良好地固定,对于粉碎性骨折尤为适用。8.锻炼早康复好,值得进一步实践推广。

  • 标签: 可调试聚髌器结合克氏针内固定 髌骨粉碎性骨折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中纵形入路可调试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方法正中纵形入路可调试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7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2周。临床疗效优19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88.9%。结论正中纵形入路可调试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良好的髌骨骨折固定方法。

  • 标签: 髌骨骨折 正中纵形入路 可调式髌骨爪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患者在轮椅推送过程中的安全。方法自制飞机式与汽车式的安全约束带应用临床小孩、老人、偏瘫、截瘫、帕金森综合症等患者。结果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意外发生。结论经济、方便、安全,效果显著,而且便于出院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 标签: 护理 安全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护士病人关系 约束带 轮椅推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发现导致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低血压倾向的维持性血透患者2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8例,年龄43岁~79岁,平均年龄59.6岁。每周透析2~3次,每次4h。透析时间为1~5年。患者均采用瑞典金宝AK95S和AK200S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液,聚砜膜透析。透析液流速500ml/min,血流量200~250ml/min。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不仅可预防症状性低血压,还可预防透析中发生的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是一种简单有益又经济的措施。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来有效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低温可调钠透析
  • 简介:摘要可调节外固定架能较好地恢复并保持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纠正桡骨短缩畸形,有利于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容易操作,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 复杂骨折 外固定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ADD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具有人工椎体和前路固定板一体化、人工椎体高度可调的特点,以及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的信赖。目的:观察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置入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采用ADD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治疗3,6,12个月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此后,每年检查1次。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18个月过程中,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调节体内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纠正,术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得到较大幅度提升。1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因此可以认为,采用带翼可调节置换行颈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疗效确切。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 带翼可调节置换器 脊髓损伤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可调节缝线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调节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的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控制情况和滤过泡形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可调节缝线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中应用可以良好的控制术后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低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

  • 标签: 高眼压状态 小梁切除术 可调节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式头位架在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取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给予可调式头位架的使用,对照组让患者自主采取各种替代工具。比较两组舒适率、耐受率、有效率。结果实验组适率高、耐受性强、有效率100%;对照组舒适率、耐受性都不理想,还有一部分治疗效果差,有效率73.3%。结论通过使用可调式头位架能让患者获得舒适感、增加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可调式头位架 后入路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
  • 简介:摘要头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其发病原因总体来讲比较复杂。因为有些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头痛。整体来讲,由于颅内外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头痛,称“质性头痛”;若无实质性病理变化的头痛,称“非质性头痛”。

  • 标签: 中医 推拿 治疗 头痛 头晕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多科协作模式,分析该模式下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安全性及对病态肥胖症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多科协作模式下由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连续施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的28例病态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数据,总结多科协作模式下肥胖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管理流程,观察手术安全性和术后长期减重效果及合并症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平均体重129.1kg,平均体质指数44.9kg/m^2.全部患者均顺利施行手术,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1例(3.6%)肺部感染,远期并发症2例(7.1%)注水泵处皮肤感染。术后体重和体质指数逐渐下降,术后24个月平均额外体重减轻41.3%。规律随诊、依从性良好组额外体重减轻百分比显著高于不规律随诊、依从性差组。术后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有效减重,并能改善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多科协作模式可优化疾病诊治流程,保障围手术期安全;术后规律随诊对获得长期减重效果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肥胖症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 多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纳米的铜技术,支架采用钛合金材质,含有吲哚美辛药物,新型的宫内节育—宫喜环使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观察研究对于自愿使用宫内节育包括宫喜环,TCU220,宫型环,吉妮环的育龄妇女各400例,对放置宫内节育的育龄妇女在术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一年进行随访,对月经的日记卡进行记录,对临床中不同的主诉进行记录。结果在子宫内放置节育环后的第一、三、六个月,一年内,临床中各种节育对月经影响和上环后诉不适感带妊娠率比较。结论使用宫喜环实施避孕的临床效果发现,在上环后的不适感对月经影响,节育环脱落,带妊娠等方面都优于放置TCU220,宫型环,吉妮环的育龄妇女。

  • 标签: 新型宫内节育器 宫喜环 避孕 临床效果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季为多。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有内、外二因,外因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内因为正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不足者,感受湿热毒邪,结于肝脏,导致肝郁脾虚之候;病久及肾,而致肝肾两虚。

  • 标签: “肾为先天之本” 矫治器 牙齿 慢性乙型肝炎 脾为后天之本 湿热疫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和普通输液在输液时产生疼痛的比较。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均以每分钟20滴速度维持,持续10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出现,以后逐渐增加,30分钟后维持在每分钟40~60滴。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输液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输液,观察两组输液时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密输液在减少疼痛的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输液

  • 标签: 疼痛 微粒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 简介:FDX4343R是追求高画质高灵敏度性能的摄影用x射线平板探测,可减少患者负担(降低射线剂量,帮助正确诊断)。应用由电子管技术逐步成熟的东芝自有的蒸发真空技术,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并且通过东芝的电路技术可以实现低噪声、高画质的表现。

  • 标签: 平板探测器 东芝 X射线 高灵敏度 射线剂量 X射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最近《科学》杂志在目录页的首要位置,以图片导读的方式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聚焦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文章报道丁中冈科技工作者在生物识别领域取得领先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显著效果。虹膜识别、人脸识别,这些上世纪80年代只存在于007电影和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如今正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显身手。

  • 标签: 虹膜识别 中国 识别器 《科学》杂志 生物特征识别 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