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糖尿病患者ABI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标准,周围动脉疾病患者的10年心血管事件病死率是无周围动脉病变患者的3~6倍,在我国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高危患者中下肢外周动脉病患病率为34.3%

  • 标签: 指数研究进展 臂指数 踝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丛神经是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研究目的探讨丛神经变异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 标签: 臂丛神经 变异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探法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9月至今诊治的100例临床手外科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当中,将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盲探法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神经阻滞效果、不良反应及穿刺时间等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穿刺时间、不良反应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在干预后临床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外科手术运用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方式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少,对神经阻滞更加完善,在临床上具备大力推广意义。

  • 标签: 超声下 臂丛神经 阻滞 传统盲探法 手外科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丛镇痛与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予以对照组患者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则采取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丛镇痛。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丛镇痛麻醉应用于肩关节粘连松解术中的效果显著,且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具备推广优势。

  • 标签: 丙泊酚 复合臂丛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8月,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及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阻滞效果的评价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C型机在骨科手术应用的日趋频繁,在手术中由于患者的体表标志被无菌敷料覆盖,手术室巡回护士操作C机时,为了放射的准确率,常需反复调整C型机方向,反复多次放射,才能获得较好的透视效果,安装与之配套的激光定位器价格昂贵,为此我们设计了简易激光定位器应用于C型机上,提高术中放射的准确率,减少放射对医务工作人员的伤害。

  • 标签: 简易激光定位器 C型臂机 应用
  • 简介:  61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ICBN保留组年龄26~80岁,本组保留ICBN61例患者,保留组61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神经

  • 标签: 中的意义 乳腺癌手术 保留肋间
  • 简介:对30例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术中可见桡神经挫伤18例

  • 标签: 伴桡 例报告 单臂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增龄对健康人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体检且结果为正常的8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划分为Ⅰ组(39岁以内)26例,Ⅱ组(40~60岁)25例,Ⅲ组(大于60岁)29例,对增龄与所选人群踝脉搏波速度影响进行研究。结果:Ⅰ组baPWV为(1414.19±136.87)cm/s,Ⅱ组baPWV为(1587.63±110.13)cm/s,Ⅲ组baPWV为(1997.76±203.45)cm/s。经分析baPWV与年龄呈强且为正的直线相关(r=0.700,P=0.000)。结论:年龄增高,脉搏波速加快,表明年龄与脉搏波速呈正相关性。

  • 标签: 增龄 健康人 臂踝脉搏波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定位方法在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在丛神经阻滞干预时以传统手法解剖学定位,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定位。比较两组的麻醉药品用量、镇痛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麻醉药物使用量为(17.24±2.53)ml,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1.54±2.88)min、阻滞操作时间为(185.52±24.85)s,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为(11.41±2.38)h,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丛神经阻滞中实施超声引导下定位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定位方法在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5月~ 2018年 8月收治的 100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 n=50)和实验组( n=50)。对照组在丛神经阻滞干预时以传统手法解剖学定位,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定位。比较两组的麻醉药品用量、镇痛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操作时间、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麻醉药物使用量为( 17.24±2.53) ml,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 11.54±2.88) min、阻滞操作时间为( 185.52±24.85) s,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为( 11.41±2.38) h,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 98.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丛神经阻滞中实施超声引导下定位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定位 ;丛神经阻滞 ;超声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ocalization methods in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50) according to block randomization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anual anatomy during brachial plexus block interventio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localization. The dosage of narcotic drugs, duration of analgesia,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block operation time, anesthe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osage of anesthetic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7.24 +2.53) ml,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 was (11.54 +2.88) min and the operation time of block was (185.52 +24.85) s, which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uration of analgesia was (11.41 +2.38) h, which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nesthesia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8.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0.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localization in brachial plexus block can achieve better anesthetic effect and safety.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前 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 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 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 B 超联合神经刺激仪行丛神经阻滞的临床 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或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选取的 83 例实施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运用 B 超引导进行丛神经阻滞、利用 B 超联合神经刺激仪开展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临床有关时间指标。 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 P < 0.05 ) ;实验组阻 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麻醉操作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 P< 0.05)。 结论:在开展 丛神经阻滞 麻醉中 B 超联合神经刺激仪 的实践效果较为斐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B 超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B超引导下给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2月—10月,选取我院的68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盲探丛神经阻滞麻醉)与研究组(以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评判麻醉效果优良性、各项麻醉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穿刺时间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与感觉神经麻醉持续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与盲探丛神经阻滞麻醉相比,前者的麻醉效果更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盲探 B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时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肩周炎患者展开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以对比治疗方式展开,所选取病例为80例,为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取组中40例以常规模式展开各治疗,即对照组,余下以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治疗,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整体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按照丛神经麻醉下中医肩关节松解术治疗,可有效提升对该类患者治疗效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 中医肩关节松解术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彩超联合踝指数在诊断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观察组)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患者和45例(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超声检查和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踝指数(ABI),比较两组患者彩超检查、ABI测量结果及不同方法下肢动脉病变(PAD)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彩超检查内膜毛糙、测量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血流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管腔闭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超联合踝指数诊断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有助于准确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臂指数 彩超 下肢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