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CT影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识别COVID-19感染的肺部病变。CT影像在早期的病情判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T影像仅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诊断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等综合评估。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对于COVID-19感染的CT影像特点和演变规律的理解会进一步完善,提高疫情的应对和治疗水平,为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CT影像特点 演变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最近20多年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妊娠咳嗽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寻找出妊娠咳嗽方药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等数据库,筛选关于中医药治疗妊娠咳嗽的文献,录入全部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总结配伍及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123首方剂,其中包含的中药为165味,从高到低进行频次统计,发现≥10次的有38味,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桔梗、甘草、黄芩、苦杏仁、陈皮;165味中药中,使用频次较多的功效分类主要是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健脾补气药以及辛散解表药;挖掘出常用药对10对,其中甘草-桔梗药对出现频次最高,共54次;挖掘出常用组合1组,即甘草-桔梗-苦杏仁,出现频次为24。结论:中医药治疗妊娠咳嗽的组方主要以化痰平喘、清热、解表、健脾补气为法,配合驱邪和安胎的考虑,常用处方就是桔梗汤和二陈汤等,体现出经方和验方的实效性。

  • 标签: 妊娠咳嗽 方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柴胡类经方主要指的是少阳证及其变证,临床运用广泛,其主要以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为代表,以上五方都可以和解少阳、调畅枢机,也均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然而临床运用中各有侧重。本文将对柴胡类方的证治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少阳病 柴胡汤类方 伤寒论 病机 证治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的用药规律分析。方法 通过整理《温病条辨》中关于秋燥的条文,收集出《温病条辨》中三焦篇关于“秋燥”的方剂,归纳出“秋燥”的主要治法及药物的使用频数,以及对所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温病条辨》中与“秋燥”相关条文共17条,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证的方法以“苦温甘辛法”为主,归纳出方剂共18首,共涉及189味药物,其中共有39味中药的频数≥2。这39味药四气五味主要为苦温甘辛。结论 《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病证,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治法是以苦温甘辛为法,其理法方药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及借鉴。

  • 标签: 《温病条辨》 秋燥 用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中药复方的应用规模。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2年发表的中医药期刊进行分析,对其中关于高血压接受中药复方治疗的文章进行收集,对其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中药复方治疗时的用药规律。结果:根据分析得知,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材主要有牛膝、天麻和钩藤;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分类包括:补气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等。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接受中药复方治疗中,主要药物类型为补虚扶正、平肝息风类中药复方,其中兼顾清热泻火、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常用治疗药物包括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中药复方 用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系统的归纳并且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年来发表的多动症文献做统计,通过筛选其中为中药治疗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文献中的药物频次,分析药物四气五味,寒热温凉以及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分析方剂的中药频次、常用药对。使用聚类分析进行核心药物组合的挖掘。结果:共计筛选方剂267首,中药216味。其中补虚类用药占比最重,其次为清热、平肝熄风、安神、利水渗湿等药物;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与五脏均有关联,其中心肝为主,肺脾肾次之;其中远志、石菖蒲、龙骨、茯苓、甘草为出现频率最多的药物;通过聚类分析提取出 5 个不同的核心组合方剂。结论: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多用补虚类中药,常配伍清热、平肝熄风、安神类中药,以补虚泄实,调节脏腑,平衡阴阳。

  • 标签: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儿童多动症 组方用药规律 方剂
  • 作者: 张传龙 刘福栋 王桂彬 庞博 花宝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梳理《金匮要略》中牡丹皮相关条文和应用方剂,总结并探析其应用的病位与病性规律,以及配伍、用量及炮制规律。挖掘仲景应用牡丹皮的内涵,知仲景应用牡丹皮方剂所涉肾、膀胱、胞宫和肠,均属《黄帝内经》中“少腹”病位,且凡用牡丹皮之方,所主病证均具有“郁”“瘀”的病性特点,具体表现为水郁、湿郁、瘀热、瘀血、癥瘕5种,并据此分析仲景应用牡丹皮配伍规律。研究还发现,随着病位下移,牡丹皮用量增加,在炮制问题上遵“病缓则去心,病急则不去”的原则。最后,结合牡丹皮现代临床应用发挥及药理研究,为扩大牡丹皮临床应用范围及“异病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金匮要略》 牡丹皮 病位 病性 肿瘤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6月6日收录的有关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文献,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取308篇文献,纳入317个针刺处方,涉及173个腧穴,主要归膀胱经、胃经、大肠经、脾经。足三里、合谷、内关等均为使用频次≥50次的高频腧穴。特定穴中多使用五输穴。针刺缓解术后疼痛常见部位为腹部、肛周、腰背部、膝部。腹部术后疼痛常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足三里-内关”;肛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承山、长强等,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承山-长强”等;腰背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肾俞、环跳等,关联度较高的组合为“阿是穴-环跳”“肾俞-环跳”等;膝部术后疼痛选穴常用血海、梁丘等,二者配伍组合关联度较高。结论针刺缓解术后疼痛多选取阳经穴位,以远近配穴、循经取穴为主,且注重特定穴的使用。

  • 标签: 疼痛,手术后 针刺 选穴规律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许斌教授认为乳腺类疾病大多由于肝气郁滞,气机不通等原因引起,或因气机闭塞而形成痰凝血淤,或因脾肾两虚,因虚致实。从藏象的角度来看,肝主疏泄,条达全身的气机,使全身气机通畅。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气机不畅,继而则会出现两胁以及乳房的疼痛,严重者则会出现结节,在中医上统称“乳癖”。目的:观察半年间许斌教授临床门诊病例患者,总结98例患者方药并跟踪记录,采用理气疏肝散结,滋阴合营等中药组成,对乳腺结节及增生患者的疗效。结论:采用理气疏肝散结,滋阴合营的方药组成治疗乳腺结节及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乳癖 舒肝理气  滋阴合营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剖析吴鞠通《温病条辨》一书中,治疗暑温病的用药特点及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医治暑温病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一书中,医治暑温病的方剂,借用SPSS25.0软件对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药味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剖析。结果:收集方剂25首,药物85味,寒性药物占39.2%,五味以苦味和甘味为主占32.6%与23.9%。结论:吴氏医治暑温病,多以清热为主,滋阴为辅,善将苦寒与甘寒药物运用到不同治法中。

  • 标签:  《温病条辩》 暑温 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