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基因重组载体预防兔乙醇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将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的80只兔采用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5组:正常组(N,正常动物,空白对照)、致敏组(H,仅马血清致敏,不给予白酒)、模型组[M,马血清致敏,烈性白酒10 ml/(kg·d)灌胃]、无关序列组[Con,马血清致敏,白酒灌胃,一侧股骨头注入无关序列pGFP-V-RS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双基因组(S,马血清致敏,白酒灌胃,一侧股骨头内注入双基因重组载体pGFP-V-RS-siPPARγ-exCGRP转染的BMSCs)。实验第4、8周末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兔股骨头病理学改变。两样本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数据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统计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结果实验第8周,S、H组中骨小梁面积分数分别为(40.80±3.16)、(41.20±3.65)%,与正常组[(41.80±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8、0.661,P>0.05),明显高于M组[(28.10±2.55)%]、Con组[(28.30±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6、8.496、8.322、8.089,P<0.01)。S、H、N组中空骨陷窝计数分别为(13.30±1.66)、(13.10±1.63)、(12.30±1.4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3、1.279、1.273,P>0.05),明显低于M组[(39.30±3.86)%]、Con组[(39.10±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02、18.397、17.686、18.397、18.505、19.282,P<0.01)。S、H组中最大脂肪细胞平均直径分别为(42.55±4.16)、(42.53±4.15) μm,与正常组[(41.36±3.85) μ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94、0.577,P>0.05),明显低于M组[(52.31±5.26) μm]、Con组[(52.19±5.13)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6、4.128、4.129、4.141, P<0.01)。M、Con组中出现明显的早期ONFH病理学变化,股骨头软骨下骨区的造血组织显著减少,骨小梁变细稀疏、中断、结构紊乱,骨髓坏死,骨小梁面积分数降低、空骨陷窝显著增多,脂肪细胞增殖肥大,脂肪组织堆积。N组中无这些ONFH病理学改变。S、H组中病理学改变很少,骨组织结构接近于N组。8周时,M、Con组中病理学变化比4周时加重,ONFH发生率为87.5%、87.5%,而S、H、N组中为12.5%、12.5%、0%(χ2=9.833、9.833、12.444、9.833、9.833、12.444,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基因重组载体能够高效阻止乙醇导致兔ONFH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预防乙醇性ONFH的发生,显著优于单一基因的作用。

  • 标签: 双基因重组载体 预防 乙醇 股骨头坏死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2例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患者,入院后均接受rt-PA治疗,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好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均完成90 d临床随访,其中预后良好组55例,占53.92%(55/102);预后不良组47例,占46.08%(47/102)。2组文化程度、溶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溶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卒中患者预后不良与文化程度较低,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较高,有家族遗传,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有关系,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及早采取针对性对策,最大限度改善青年卒中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预后 卒中,青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年度统计报告数据,截至 2017年 11月底,全国共有 4376家以上的药品生产企业实施了原料和制剂生产。然而,从企业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来看,有混合的特点。全国分阶段、分批次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不仅提高了药品生产管理水平,也加强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了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与国际接轨。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对国内制药企业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分析药品生产企业 GMP组织结构合理化问题的探讨。

  • 标签: 药品企业 GMP组织结构合理化 探讨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討影响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治疗的 60例 ACI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ACI患者 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根据静脉 rt-PA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 HT组和 NHT组,其中 HT组为 21例发生出血转化患者, NHT组为 39例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出血转化发生率为 35.00%, HT组合并房颤占比、血糖( Glu)、血钠( Na)、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均高于 N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合并房颤、 Glu、 Na, NIHSS评分均属于 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合并房颤( β=2.368, SE=1.18, OR=10.676, P=0.045, 95%CI=1.057~ 107.856) ;Glu( β=2.678, SE=1.071, OR=14.556, P=0.013, 95%CI=1.787~ 118.534) ;Na ( β=2.284, SE=1.147, OR=13.518, P=0.024, 95%CI=1.427~ 128.011) ;治疗前 NIHSS ( β=2.604, SE=1.18, OR=10.676, P=0.045, 95%CI=1.057~ 107.856) ]。结论 ACI患者静脉 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与患者治疗前 Glu、 Na水平过高、有房颤、神经功能严重缺失程度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治疗时应该对此类患者谨慎给药,减少出血转化发生率。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 ;出血转化 ;溶栓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原理是将外源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以构建重组病毒,免疫机体后在体内表达相应蛋白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该类疫苗具有载体种类多、插入片段长、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优势,能克服灭活疫苗的效力维持时间短和减毒活疫苗回复突变的弊端。此文综述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疫苗,合成 痘病毒科 腺病毒科 水疱病毒属 疫苗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1月01日至2020年03月01日在本院就诊的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17)。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皮静脉溶栓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是94.12%,参照组的症状恢复率是76.47%,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4例并发症,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H5N1 avian influenza A virus,H5N1 AIAV)NIBRG14株结构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为研制新型人用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转录PCR扩增H5N1 AIAV NIBRG14株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编码基因,并将改造的HA、NA基因克隆至痘苗病毒穿梭质粒pSCCK。在重组质粒与痘苗病毒天坛株(vaccinia virus Tiantan,VTT)于Vero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后,筛选同时表达HA和NA的重组痘苗病毒(rVTT-HA/NA),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反转录PCR扩增的HA和NA基因大小约分别为1 700和1 400 bp,与预期相同。DNA测序证实,改造的HA和NA序列正确。对获得的rVTT-HA/NA进行PCR及测序表明,HA和NA基因正确插入VTT。蛋白质印迹显示,rVTT-HA/NA感染的Vero细胞表达的HA和NA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表达的HA具有血凝活性,血凝滴度为1∶32。结论重组痘苗病毒rVTT-HA/NA可稳定表达H5N1 AIAV NIBRG14株的HA和NA。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血凝素类,病毒 神经氨酸酶 痘苗病毒 疫苗,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心源性脑梗死(CCI)和非心源性脑梗死(NC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45例CCI患者(A组)和45例NCCI患者(B组),两组均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7 d与治疗后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30 d,两组M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30 d与治疗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肤黏膜牙龈出血7例,症状性出血1例,非症状性出血4例,脑疟6例,未见再梗死,总并发症发生率(40.00%)高于B组(15.56%,P<0.05)。结论rt-PA治疗CCI与NCCI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对CCI患者存在一定风险,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和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住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起病在24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49例,其中24例行rt-PA静脉溶栓为溶栓组,25例行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者为桥接组,通过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后24 h和出院时治疗有效率、出院后90 d良好预后率和功能独立率、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如症状性颅内出血、住院期间及出院后90 d任何原因所致的死亡等)及次要安全终点事件(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的患者比例,溶栓组高于桥接组(66.67% vs 36.00%;29.17% vs 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P=0.032;P=0.023),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效比较:桥接组与溶栓组治疗后24 h及出院时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32.00% vs 25.00%;44.00% vs 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后90 d良好预后率和功能独立率桥接组高于溶栓组(28.00% vs 4.17%;36.00% vs 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χ2=5.384,P=0.020)。安全性比较:桥接组在肾功能异常、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上低于溶栓组(8.00% vs 33.33%;4.00% vs 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49);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住院后90 d任何原因所致的死亡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具有rt-PA溶栓和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指征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rt-PA桥接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纯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且两者安全性无差异。

  • 标签: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桥接治疗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间质瘤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手术,所有病例均是生长于胃壁的单一肿瘤。术中术野稳定、清晰,无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间质瘤。中位手术时间 64(48~92) min,中位失血量 38( 22~105)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5( 4~7) d。术后 1 例患者发热,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无穿孔,出血等相关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新颖、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胃部间质瘤的治疗。

  • 标签: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腔镜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7例。给予参照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和血管再闭塞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对比血管完全再通率,研究组再通率为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研究组血管再闭塞率为5.41%,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时候,可以将治疗效果有效提升,减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介入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5例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男62例,女73例,年龄(70.35±4.72)岁,年龄范围为65~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组(n=67)和神经介入治疗组(n=68)。静脉溶栓治疗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神经介入治疗组在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临床效果、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神经介入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4.1%(64/68)]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82.1%(5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介入治疗组血流速度[(9.97±1.29)cm/s]、最小血流量[(4.98±1.32)ml/s]、动态阻抗[(483.65±130.43)pa.s/ml]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9.01±1.35)cm/s、(4.12±1.23)ml/s、(418.54±129.32)pa.s/ml],脑血管外周阻力[(1 825.43±246.74)pa.s/ml]低于静脉溶栓治疗组[(1 965.65±264.98)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介入治疗组NIHSS评分[(11.43±2.41)分]低于静脉溶栓治疗组[(15.98±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中通过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 神经介入治疗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12月,在同期我区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同收治 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选出 60例为研究对象,以 rt-PA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的不同为基准分组,发病 <4.5小时的 30例归入观察组,发病 4.5-9小时的 30例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溶栓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对比无差异( P>0.05),统计学意义不成立。观察组比对照组溶栓治疗 90天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 指数 )评分高,差异大( P<0.05 ),统计学意义成立。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在病发 4.5 小时内和 4.5-9小时进行 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能达到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但是 <4.5小时治疗患者远期康复效果好,日常生活能力更强,因此临床中建议病发后尽 早溶栓治疗。

  • 标签: 脑梗死急性期 时间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静脉溶栓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1904010245)
  • 简介:摘要组织缺损或畸形往往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生物医用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和规模化发展方兴未艾,国内医疗市场也陆续涌现出一批优质的组织修复产品,如同种异体骨修复材料、脱细胞异体真皮、脱细胞神经、肌腱等。但由于受文化习俗、医药监管法规/制度、精细化加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发、监管及规模化程度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结合公开报道的数据和实地考察情况,将美国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近况作简要回顾、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我国组织捐献事业和组织库及组织修复材料的发展模式带来切实有益的探索。

  • 标签: 美国组织库协会 组织修复材料 同种异体骨 监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对治疗宫颈 HPV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 ,旨在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 48例宫颈 H P V感染患者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作为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对其治疗 3个疗程后 HPV转阴率的数据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结果 :在治疗 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 HPV转阴率为 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0.00% ,经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治疗宫颈 HPV感染采取重组人干扰素临床效果显著。,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HPV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拯救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标记的EGFP-EV-A71重组病毒。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以pMD19T-SDLY107全长质粒为模板,将2A蛋白酶识别序列加入到结构蛋白VP4的5′端;以pEGFP-N1质粒作为模板,扩增获得EGFP目的片段,将其插入到上述重组质粒中,得到重组质粒pMD19T-107-EGFP。经酶切和体外转录后,转染横纹肌细胞肉瘤(RD),拯救获得重组病毒EGFP-EV-A71。采用Karber法计算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以测定病毒滴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病毒复制水平,并绘制病毒复制曲线,比较重组病毒与母本病毒的复制力有无差异。乳酸脱氢酶(LDH)和细胞增殖(CCK-8)实验分别测定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和存活率。结果包含EGFP的重组EV-A71感染性cDNA克隆被成功构建;转染RD细胞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并且表达出较强的绿色荧光;重组病毒与母本病毒具有相似的复制动力学特征和致细胞病变效应。结论成功拯救了EGFP标记的重组病毒EGFP-EV-A71。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病毒拯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多层螺旋 CT重组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 98例腰椎峡部裂患者列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其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9例)与研究组( 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 X线片扫描技术的诊断方式,研究组给予多层螺旋 CT重组技术的诊断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腰椎峡部裂方面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质具体诊断情况好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精准度也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多层螺旋 CT重组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提升对腰椎峡部裂骨质的具体诊断情况,并且具有较高诊断精准度,值得将多层螺旋 CT重组技术大力推崇,并运用于临床之上。

  • 标签: 多层螺旋 CT重组技术 腰椎峡部裂 诊断应用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72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6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左西孟旦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