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西思想文化的碰撞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婚前性行为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由于受到认知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非婚受孕、人流现象屡现,给女青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同时由于没有安全的防护措施,感染性疾病、妇科疾病甚至艾滋病。对此,本文就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避孕行为进行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与措施。

  • 标签: 大学生 婚前性行为 避孕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干预对中年军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年度体检确诊为高血压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有计划地采用饮食、运动、心理、控制体重、限盐、限酒等认知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6个月后,正确用药、减少膳食脂肪、合理膳食用盐、保持适当体重、适当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监测血压、保持乐观心态等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组收缩压由干预前(150.3±10.8)mmHg(1mmHg=0.133kPa)降至(133.7±6.7)mmHg;舒张压由干预前(93.6±7.9)mmHg降至(85.4±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和行为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认知和行为干预 血压控制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掌握痛风症相关知识,减少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针对患者缺失的相关知识和存在不健康生活习惯问题进行健康教育、行为指导结果提高患者对痛风症及其后果的认识,有效预防、减少痛风症及其与之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性。

  • 标签: 痛风 健康教育 行为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杀行为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自杀行为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我院的精心护理,46例患者已经康复,恢复良好,2例患者进行了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杀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护士的健康行为,是指能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而采取的行为,包括生活方式、情绪管理、家庭社会支持、定期体检、做好职业保护、规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护士健康 行为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自杀、自伤行为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在病情稳定时,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以缓解抑郁、愤怒、恐惧等不安情绪,及增进自控能力。

  • 标签: 自杀 自伤 护理
  • 简介:近日频繁发生的患者伤医事件,“白色暴力”不断刺激公众神经。10月17日,多名患者家属打砸上海中西药大学附属某医院,并拉扯打骂医务人员;10月21日,医生熊旭明被患者家属围殴,眼角受伤、脾脏破裂;10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被刺身亡,两名医生受伤……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10天里全国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恨和矛盾才能让患者将尖刀和拳头抡向诊室里的医生?

  • 标签: 暴力 患者家属 行为 中国医师协会 医务人员 脾脏破裂
  • 简介:目的探讨“发起人主导-同伴驱动相结合的”同伴群干预模式对降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高危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同伴驱动方法招募过去12个月中有过肛交或口交的MSM,建立同伴群干预队列。通过培训同伴群中的“发起人”和MSM志愿者,由他们组织实施4个主题的干预活动(行为危险评估、行为改变计划、行为改变实践和经验分享),干预时间为2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和干预结束第3个月干预对象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等变化,评估同伴群干预对降低MSM人群HIV髙危行为的作用。结果127名MSM参加干预研究,干预结束第3个月随访到106人,随访率为83.5%0干预对象艾滋病知识由干预前(14.9±2.419)提高到干预后的(17.6±1.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近3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固定性伴、男性性伴发生肛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0.1%、48.4%和51.3%,提髙到评估调査时的70.3%、54.2%和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近I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报告率干预前为34.9%,42.5%,干预后下降到17.0%,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起人主导-同伴驱动相结合”的同伴群干预可降低MSM人群无保护肛交行为

  • 标签: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高危行为 同伴干预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流动务工、闲散客居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卫生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患者复诊过程进行健康行为指引、督促改变不良习惯。结果健康生活、卫生知识水平比原来提高、血糖逐渐控制。结论通过行为模式的改变,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行为指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药物安全使用上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提高大学生对药品知识和药物安全使用行为,加强对大学生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善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药物知识 用药行为 大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婴幼儿喂养行为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儿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根据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独裁型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喂养行为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同时喂养行为也影响了儿童营养状况、社会情感的发展和进食行为。本文还阐述了喂养行为的评估方法,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儿的营养失衡率,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 简介:摘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处于较低水平,许多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到居民健康,通过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提出应对措施,对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控制、治疗慢性病,是社区防治慢性疾病的经济有效途径。

  • 标签: 社区居民 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8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行为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膀胱功能训练及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观察行为训练后8周及16周,患者尿失禁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治疗8周后,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16周后,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结论行为训练治疗急迫性尿失禁效果满意,方法简单,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迫性尿失禁 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方法,分析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疗效的意义,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方面的特殊护理,以丰富患者及其家属的预防保健知识。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自觉实施总有效率达到了91.3%,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3.9%),其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传授正确的健康指导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1,有利于我们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让患者自觉配合治疗、护理,保障治疗的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