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0 T超高MR评估脑动脉及其分支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1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招募的健康成年人40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其分为3.0 T MR组和5.0 T MR组,每组20名。对所有受检者进行时间飞跃MR血管成像(TOF-MRA),采用主观Likert5量表评分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采用3分量表法对脑动脉显示质量[大脑中动脉(MCA)及其3段、大脑前动脉(ACA)及其3段、大脑后动脉(PCA)及其3段、豆纹动脉(LA)、脑桥动脉(PA)]进行评估。2组间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40名受检者中男29名、女11名,年龄20~69(50±12)岁。5.0 T MR组图像的SNR值(187±9)和CNR值(156±7)高于3.0 T MR组(分别为91±4、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59、31.45,P<0.001),但5.0 T MR组、3.0 T MR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0(4.0,5.0)、5.0(5.0,5.0)分,Z=-1.23,P=0.218]。对脑动脉的评估上,3.0 T MR组与5.0 T MR组TOF-MRA在MCA、ACA和PCA近段及中段的显示均较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远段血管的显示上5.0 T MR组图像均明显优于3.0 T MR组图像(P<0.05)。在穿支动脉的评估中也可发现5.0 T MR组对LA和PA的显示均显著高于3.0 T MR组图像(P<0.001)。结论5.0 T超高场强MR扫描对远段脑血管及穿支动脉显示较佳,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图像质量 血管
  • 简介:摘要:本文以高核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成像技术为基础,对 20 名志愿者进行了膝关节损伤成像技术的试验,旨在探讨高核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成像技术与传统成像技术的差异性,并且为该成像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 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在东风着陆的卫勤保障经验,探讨卫勤保障策略。方法根据东风着陆卫勤保障现状以及前期多次卫勤保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总结出主要做法:(1)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预案;(2)严格筛选技术过硬人员;(3)配备合理药材设备;(4)完成救护载体加改装;(5)重视急救技术培训;(6)强化政治思想教育;(7)进行身体适应性训练;(8)认真参与实战化训练。并提出3点体会:(1)思想与行动重视,是完成任务的前提;(2)训练与实战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基础;(3)教育与管理并重,是完成任务的底线。结论通过总结出东风着陆的卫勤保障经验,为后续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和载人飞船着陆后现场医疗救护提供保障和救治经验。

  • 标签: 空间站任务 载人飞行 东风着陆场 卫勤保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联合高磁共振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疑似小肝癌患者143例,根据穿刺活检检测结果,其中无小肝癌者95例,确诊小肝癌者48例。所有疑似患者均给予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高磁共振检测,分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高磁共振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多期增强扫描平扫的检出率为68.75%(33/48),门静脉期检出率为62.50%(30/48),动脉期检出率为83.33%(40/48),延迟期检出率为81.25%(39/48)。高磁共振T1加权像的检出率为72.92%(35/48),T2加权像检出率为81.25%(39/48),门静脉期检出率为64.58%(31/48),动脉期检出率87.50%(42/48),延迟期检出率68.75%(33/48)。CT多期增强扫描联合高磁共振检测发现,门静脉期检出率为89.58%(43/48),动脉期为95.83%(46/48)、延迟期为83.33%(40/48)。结论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高磁共振检查对小肝癌均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小肝癌 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高场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混合痔高频电容痔疮治疗术患者,探讨致康胶囊对其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高频电容痔疮治疗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致康胶囊)与对照组(碘伏棉球消毒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组创面出血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创面出血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混合痔高频电容痔疮治疗术患者实行致康胶囊,能有效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出血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痔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术 致康胶囊 创面出血情况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磁共振对产妇合并急性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2例合并急性梨状肌综合征产妇,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03月,22例患者均采取高磁共振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均呈现出单侧发病;患侧SPAIR、T1WI和T2WI的SIR均明显高于对侧SIR(P<0.05)。 结论 给予合并急性梨状肌综合征产妇高磁共振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场磁共振 产妇 梨状肌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估辐射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受照剂量,指导放射性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判断辐射事故等级。方法使用自制辐射测量架和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模拟重建事故源项X射线透射仪出束时的辐射,以剂量率与距离平方反比关系拟合得到辐射水平空间分布图,作为剂量估算基础;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提出了手部皮肤吸收剂量估算的参数计算方法。结果X射线透射仪出束口方向附近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在mGy/h量级以上,出束口外200 cm空间内的空气吸收剂量率最高值为262 μGy/h,最低值为2.1 μGy/h,比环境本底水平高2个量级以上;无论是正常操作还是极端操作情况,辐射事故中两名女性受照射人员短期内总的手部皮肤吸收剂量均超过16.9 Gy,达Ⅲ度或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手部皮肤受照剂量估算结果为受照射人员放射性损伤的诊断、治疗以及辐射事故等级确定提供了有效支持,辐射重建方法及剂量估算方法可为同类辐射事故的处置提供参考。

  • 标签: X射线 辐射事故 辐射场重建 剂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