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3mg/L+KT0.5mg/L+CH300mg/L与MS+2,4-D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 标签: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幼穗 愈伤组织
  • 简介:利用烟草基因组数据和RT-PCR技术从NicotianatabacumL中克隆出一个新型NAC转录因子新成员——NtNAC1。进一步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NtNAC1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高级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NtNAC1编码一个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45kD的NAC转录因子,推测其可能作为一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调控酶参与植物的调节作用。

  • 标签: 烟草 NAC 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 简介:试验以龙须菜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不同培养基对龙须菜芽诱导的影响,建立龙须菜芽诱导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法是先用70%的酒精消毒15s,再用0.1%的升汞消毒6min,效果最好;诱导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05mg/L效果最好。

  • 标签: 龙须菜 诱导
  • 简介:为探讨细胞因子在禽流感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因子活性检测方法,通过对胸腺和脾脏IL-2、IFN和TNF3种细胞因子的检测,研究不同日龄(7和21日龄)SPF雏鸡感染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后,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无论是7日龄,还是21日龄SPF雏鸡感染AIV后,其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IL-2和IFN诱生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SPF雏鸡 细胞因子 免疫器官 病毒感染 H5N1
  • 简介:影响因子(hnpactfactor),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尽管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值,但其意义在于可克服期刊由于历史长短、载文量多少带来的偏差。一般说来,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 标签: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分子植物育种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统计值
  • 简介:以杉木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凝固剂种类、有机附加物等因素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2,4D2mg/L+6-BA1mg/L+KT1mg/L+糖30g/L是成熟合子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1/2MS+2,4-D1mg/L+6-BA0.5mg/L+KT0.5mg/L+糖30g/L适于杉木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改良MS+6-BA0.5mg/L+KT1.5mg/L+蔗糖30g/L是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

  • 标签: 杉木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 简介:厦门大学李少菁等在1984-1985年的三个不同季节里进行了切除雌亲蟹眼柄,诱导产卵的试验。结果表明,切除眼柄可导致非生殖季节的亲蟹产卵。在自然繁殖季节里,切除眼柄的亲蟹可提前11-17天产卵(比未切除眼柄的雌蟹)。

  • 标签: 亲蟹 诱导产卵 青蟹 季节 自然繁殖 摘除
  • 简介:红魔芋是自然界中含有大量葡甘聚糖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繁殖系数较低,病毒感染及种质退化严重。为解决红魔芋繁殖系数低、种质退化等问题,以红魔芋的球茎和无性株茅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表明,地下球茎是最佳外植体;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5%的升汞浸泡30min是最理想的消毒方式;愈伤及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1mg/L。

  • 标签: 红魔芋 地下球茎 无性株芽 不定芽
  • 简介:植物诱导抗病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因其对环境无毒无害、稳定、抗病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应用。通过对植物诱导抗性、诱导因子和一般特点进行归纳,并从组织病理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植物诱导抗病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诱导抗性 诱导因子 组织病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对甜玉米自交系1132种子经过空间诱变的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和自交繁殖,在SP2代植株发现穗行数、穗粗、穗轴粗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上出现变异的果穗,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穗行数、粒深、穗粗比对照明显增大的稳定变异株系,其根系也明显发达。利用分布在10条染色体的198对引物对16份稳定变异株系的进行SSR多态性分析,发现32对引物存在多态性,变异座位在玉米基因组10条染色体均有分布,但在第3、第4、第8、第9等4条染色体的变异座位明显较多,占总变异座位的69.7%。

  • 标签: 甜玉米 空间诱变 SSR分析
  • 简介:启动子是控制目的基因表达的关键元件,而诱导型启动子的出现为精确、灵活调控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提供了可能,目前已经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就环境胁迫诱导型、光诱导型、激素诱导型等各种常见的诱导启动子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对诱导型启动子的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诱导型启动子 作用元件 基因表达调控
  • 简介:控制甲壳纲十足目经济动物产卵是进行这类动物养殖时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知用紫外线照射海水可以刺激鲍鱼(Haliotisdiscus)产卵。然而人们对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甲壳纲动物产卵的效果却无从知晓。最近已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调查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对虾(Penaeusjaponicus)产卵的效果。

  • 标签: 产卵 对虾 动物养殖 经济动物 诱导 紫外线照射
  • 简介:研究了毛竹年龄、竹秆部位、竹林所在坡向和坡位、以及全年不同月份对竹材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竹材含水量随竹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基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中部,竹材梢部含水量最低;竹林所在坡向和坡形影响着竹材含水量,竹材含水量表现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凹形坡〉直线坡〉凸凹坡〉凸形坡的变化规律;全年中8月份竹材含水量最高,2月份最低。

  • 标签: 毛竹 竹材含水量 影响因子
  • 简介:以宫灯玉露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宫灯玉露愈伤组织诱导、丛芽诱导及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试验表明:最适外植体灭菌时间为8min,污染率为13.3%;培养基MS+30g/L蔗糖+6g/L琼脂+6-BA1mg/L+NAA0.1mg/L适合诱导愈伤;培养基MS+6-BA0.5mg/L+KT0.1ml/L+NAA0.01mg/L有利于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1/2MS+30g/L蔗糖+6g/L琼脂+IBA0.2mg/L适宜诱导根的生成,10~15d内可长出2~3条根;通过炼苗移栽幼苗的成活率达85%以上,从而建立了宫灯玉露工厂化育苗的组培快繁体系,为今后宫灯玉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 标签: 宫灯玉露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 简介: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给蚕、蜜蜂和其他重要经济昆虫的遗传操作提供许多方法,特别是DNA直接转化为研究这些昆虫提供一个有希望的方法。尽管转化蚕和蜜蜂的尝试已有若干报道(Miline等,1986;田村等,1990),但要发展DNA导

  • 标签: 转座因子 经济昆虫 蜜蜂 杂交带 转化载体 果蝇
  • 简介:本文应用高等哺乳动物血清补体B因子溶血检测技术检测仿刺参个体体内补体B因子。通过溶血法检测了健康仿刺参以及人工诱导化皮仿刺参体腔液补体B因子活性。结果显示仿刺参体腔液有补体B因子存在,且含补体B因子仿刺参体腔液溶血活性明显高于和去补体B因子体腔液的溶血活性。实验对仿刺参体腔液进行加热处理结果显示其补体B因子是对热不稳定的分子,此特性与高等哺乳动物B因子特征相同。仿刺参体内存在补体B因子,它与脊椎动物补体B因子性质相似,在免疫旁路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补体B因子 棘皮动物 仿刺参 溶血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