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掌握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特征对坡面微地形的响应,以陕西省吴起县合沟流域半阴、半阳2个坡向的原状坡及其5种微地形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坡向各类微地形的物种组成、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盖度、草本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多优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被状况最优,其次为浅沟和缓台,陡坎最差;2)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切沟〉塌陷〉缓台〉浅沟〉陡坎〉原状坡,其中切沟和塌陷的植物群落所处的自然演替阶段高于其他微地形;3)经过15年自然恢复,半阳坡形成以星毛委陵菜、赖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形成以铁杆蒿、茭蒿等地带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半阴坡各类微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状况、草本生物量、植被盖度以及植物多样性特征指数均优于半阳坡。掌握不同微地形植被配置的差异,有助于提高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 标签: 微地形 物种组成 草本生物量 植被盖度 植物多样性 Margalef指数
  • 简介:该文利用ArcGIS10.2中PatchAnalyst工具计算分析得出矢量数据情况下地类景观面积;利用数据转换工具获得30m×30m地类和DEM的TIFF格式数据,将土地利用景观栅格数据和DEM栅格导入Fragstats4.2中,获得二维和三维地类景观面积。得出以下结论:尖峰岭林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天然林分布较多,乔木林地和混交林地是林区主要景观类型。由于数据格式转换,尖峰岭林区景观总面积减少,但各地类景观面积发生变化差异较大;三维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相比,由于地形变化影响,尖峰岭林区总面积减少,但各地类景观面积发生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同一栅格粒度条件下,受地形影响,三维景观面积相比二维景观面积将有所增加,且对优势景观的面积增加量最多,劣势景观增加量较小,甚至不发生变化。通过研究分析,为尖峰岭林区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地形 土地利用 景观面积
  • 简介: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哈素海环路边坡研究了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Gaertn.)和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不同比例混播建植护坡植被地上部分茎叶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冰草和无芒雀麦2∶1∶1的配比组合优于其他配比组合,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茎叶截留量高于其他组合;其草层高度52.10cm,地上生物量干重20.37t/hm^2,持水最大截留率为38.03%、最大截留量5.35mm。水土保持效益显著,是最优的护坡混播配比组合。

  • 标签: 禾草 混播比例 护坡植被 水文生态效应
  • 简介:林地“一张”是国家林地落界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数据的最终体现,是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首次形成全国范围的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叠加的完整数据,为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依据.然而,由于多部门的管理弊端,国土资源部,也完成了全国土地“一张”,在林地与非林地的地类边界,以及相同地块不同地类的划分标准上出现了一定数量上的不同,这为未来国家福导的不动产资产登记,以及“多规合一”发展数椐提供的规范性、统一性、准确性上设定了一定.障碍.现以龙江森工翠峦林业局为例,准确分析林地“一张”与国土“一张”地类差异的具体情况,为未来解决两个“一张”的统一,提供数据依据.

  • 标签: 林地 国土 “一张图” 面积 叠加
  • 简介:简述了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透视图、建筑剖面等园林建筑的初步设计绘制要求。

  • 标签: 初步设计图 园林建筑 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