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前不久,一项有关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报告通过专家鉴定,这是我国首次对荒漠草原进行定季定位连续性、周期性及可比性的生态环境监测。该课题由内蒙古生态环境监测站达茂旗子站和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环境监测站合作,从1991年开始进行。监测表明:达茂旗沙化、砾石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己达6838.2km~2,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43.22%。此外,其它区域的草原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 荒漠草原区 环境监测站 达茂旗 监测报告 古生态
  • 简介: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东北寒区主要冻土分布之一,其生态环境脆弱。开发30年来,由于人们缺乏对寒区冻土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致使该寒区冻土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为此,提出要重视对此寒区脆弱的冻土生态环境保护。

  • 标签: 冻土 寒区 森林 大兴安岭
  • 简介:近年来,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青海省内的黄河源头生态环境十分令人担忧,进入90年代,源头水量减少22.7%。1997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现状,提出治理对策。

  • 标签: 黄河源头区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 简介:前言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类和生物的存亡。而以林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则是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并极为重视对城市大环境绿化的规划与建设。现在已出现莫斯科、平壤、新加坡、日内瓦等一些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外国城市环境绿化规划建设的理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 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绿化 新加坡 花园城市 莫斯科
  • 简介:居住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师通过技术的手段,控制居住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借助于景观现象学的分析方法,从人的环境体验来探讨景观设计方法及其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创设出与审美观念和休闲活动相符的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和适用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 标签: 景观设计 居住区 生态环境建设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审美观念
  • 简介:生态环境控制的问题上,单纯的自然科学的技术控制有其局限性,而社会科学因为是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念来控制人的行为而具有优越性.在生态环境的社会控制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事实上,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世界性,任何单纯的技术控制手段都不可能有很大的成就.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社会控制就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趋势.

  • 标签: 社会控制 必要性 内涵 途径 方法
  • 简介: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如何对待环境的态度有关,而决定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态度与行为的是人们所具有的文化模式,也即稳定的文化价值倾向.目前世界上的两大文化模式--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西方文化由于其内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对环境的掠夺性倾向,成为人类环境的一种巨大威胁;而东方文化由于其非理性和反人性的特征,既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也不能抵挡西方文化的冲击.只有强调人与人合作、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才是人类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

  • 标签: 文化模式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 简介: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题。森林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是陆域生态系统的主体。人与森林共存共荣,息息相关。历史上汕头森林资源奇缺,到建国时全市仅有残次林不足四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1.27%,当时的潮汕大地到处荒山秃岭,环境恶劣,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群众深受无林之苦。建国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投身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大潮之中,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勤努力,我市于一九九三年提前实现绿化达标。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32.2%。这近百万亩森林,是我市大地之"肺",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降解污染、减少

  • 标签: 生态环境 涵养水源 有林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森林资源 生态系统
  • 简介:生态学的角度,对盐碱地城区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挑战、总体思路、生态林带建设及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

  • 标签: 盐碱地 生态环境 建设 景观
  • 简介:一、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识到同其它生态环境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环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或破坏最强烈的地方。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活动最频繁

  • 标签: 城市园林绿化 生态环境建设 绿化工作 绿化建设 草坪 城市建设
  • 简介:本文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植被生态环境的分析,预测武夷山发展旅游对植被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提出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发展旅游业,应本着保护的原则,在注重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有规划地进行,以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标签: 武夷山 植被 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
  • 简介:以加快水土保持步伐、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生态脆弱典型流域为例,以航片为基本信息源,通过实地调查,获得1990年和2002年土地利用数据.根据统计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计算土地利用合理性指数,采用限制性影响因素法,评价研究土地资源,并与2002年土地利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990-2002年,基本农田、林草地类增加,坡旱地减少.1990年,土地利用合理性指数为0.55,2002年为0.67.2002年,农地类土地资源呈两级趋势,具备灌溉条件的水浇地为Ⅰ等适宜性,旱梯田与坡旱地为Ⅲ等适宜性.林地类土地资源有90.32%属Ⅱ等适宜性.牧草地类土地资源属于Ⅰ等适宜性和Ⅱ等适宜性.通过分析,Ⅲ等适宜性农地更适合草类生长.保持现有水浇地和旱梯田面积,将Ⅲ等适宜性农地退为草场,研究农林牧用地结构将达到1.0∶2.5∶4.8.

  • 标签: 地类 适宜性 旱地 水浇地 梯田 牧草地
  • 简介:生态建设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落实好国家对天然林禁伐地区、停伐企业和被关闭的小型木材加工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力度,加快荒山绿化;在以往过度开垦造成生态破坏的地区,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 标签: 木材加工企业 扶持政策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 关闭 荒山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