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对于一个种公牛站来说,饲养种公牛的目的在于获取大量品质优良的精液,并将其优良性状稳定地传给后代。良好的饲养管理,日常的草料供给,熟练的采精技术,以及采精员、饲养员和种公牛的相互配合、冻精技术等都会对精液的品质和产量产生诸多影响。

  • 标签: 公牛精液 产量 种公牛站 采精技术 品质优良 饲养管理
  • 简介:桂林市龙胜县是罗汉果发源地和主产地,人工授粉传统种植技术沿习至今,投工投劳较多;推广应用免花栽培技术,可减少投工投劳、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达到节本增效(每667m2可节省工钱1000多元),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罗汉果 免点花 栽培技术 节本增效
  • 简介:环境风险在农药登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7月,农业部发文,氟苯虫酰胺因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泾)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而停止在水稻上登记;吡唑醚菌酯因对鱼、潘剧毒,其定向释放的微囊悬浮剂在水稻上的登记能否通过评审,仍存悬疑;而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产品再评价时,可能会遭遇与氟苯虫酰胺同样的命运。

  • 标签: 环境风险 新农药 水生生态环境 苯甲酰胺 无脊椎动物 微囊悬浮剂
  • 简介:将体质量(14.12±0.27)g的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幼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直径40cm×水深50cm池中,每个池中15(G15)、30(G30)和45(G45)尾,投喂常规饲料,每周测2次水质。6周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时间和放养密度均影响带石斑鱼的生长、存活和水质。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为80.00~93.33%,养殖时间延长,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G15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G45组(P〈0.05)。试验结束时,带石斑鱼的增重率(WGR)变化在(97.17±1.01)%~(99.79±0.22)%之间,特定生长率(SGR)在(1.62±0.32)%/d~(1.65±0.43)%/d之间变化,G15与G45间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鱼的肝体比(HIS)、内脏比(VSI)和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G45组的平均溶解氧浓度(DO,5.13mg/L)显著低于G15组(5.79mg/L)(P〈0.05),而无机氮(DIN,1.331mg/L)、化学需氧量(COD,2.27mg/L)和活性磷(PO43--P,0.189mg/L)却显著高于G15组(P〈0.05)。

  • 标签: 点带石斑鱼 室内 循环水养殖